现如今生活压力大、环境污染以及一些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人们生病的机率大大增高,比如糜烂性胃溃疡这种疾病,它是由于我们没有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导致的,这种糜烂性胃溃疡是比较高发的疾病,人们可以选择食疗的方法来缓解病情,糜烂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了解胃溃疡是怎么形成的
1、遗传:在胃溃疡中,尤其是男性的亲属中,其发病率高于一般人,有时可见到一些家族中的几代人都有消化性溃疡,分居两地的双生子同患本病的事例也偶有发现,揭示本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2、饮食:食物对胃粘膜可产生物理的或化学性的损害。据文献报道,在日本有一种泡菜能引起严重的胃窦炎,可能是胃溃疡的一个致病因素。酒精在本病病因上有无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但多数人认为酒癖者易患本病。此外,营养不良、暴饮、暴食都可诱发胃溃疡病。
3、情绪: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对胃溃疡的发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影响。
4、吸烟:吸烟作为胃溃疡形成的一个条件和使已有的溃疡加重,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5、药物:一些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质激素已被列为致溃疡的物质。其中阿斯匹林是最主要的致溃疡药物,许多解热镇痛药及治疗感冒的药物中均含有阿斯匹林,长期大量服用,可以引起胃溃疡。
6、某些疾病:如胃泌素瘤、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肺气肿、肝硬变、肾功能不全及小肠切除过多的患者易患溃疡病,这些在我国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肺气肿的病人,可能是由于局部粘膜的抗酸能力降低而引起胃溃疡,胃泌素瘤无疑是由于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壁细胞,引起大量胃酸分泌而损伤胃粘膜,导致胃溃疡形成。
2糜烂性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胃溃疡说到底是胃部的部分组织失去了保护或者屏障,进而出现了胃的损伤或孔洞,治疗的目的是要把胃的功能调整好,金相伴花粉把胃的“损害区”修复好,这需要很多活性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饮食疗法是预防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软米饭、豆腐和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B、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限制多渣食物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汤、生葱、生蒜、浓缩果汁、咖啡、酒、浓茶等,以及过甜、过酸、过咸、过热、生、冷、硬等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引起疼痛,层至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渍疡面,使胃酸分泌增加;过冷、过硬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溃疡病人还应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烹调要恰当以蒸、烧、炒、炖等法为佳。煎、炸、烟熏等烹制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影响溃疡面的愈合。 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不看书报,不看电视;保持思想松弛,精神愉快。在溃疡活动期,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以前有学者为溃疡病人制定了少吃多餐制,以避免过饱或过饥。近年来研究认为,尽管进食可暂时缓解疼痛,但少食多餐不断地刺激胃酸分泌,使胃酸分泌整日处在活跃状态,显然不利于溃疡病愈合。因此,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曰三餐规律进食。
3生活中如何预防胃溃疡
(l)应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平时以营养丰富、含渣滓少、易于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如果溃疡严重或有少量胃出血 时,则应以流质饮食为宜,如牛奶、面糊、米粥等,这样不仅可供给病人较多营养,而且牛奶可中和胃酸,有利止血。但要忌食肉汤、鸡汤和甜食,因为它们能促使胃酸分泌,对溃疡的愈合不利。
(2)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忌食生冷、过硬过热的食物。油煎或油炸的食物或生冷、过硬、过热的食物不仅不易消化,而且还会促使胃酸过度分泌,直接损伤溃疡面。另外,太热的食物还会使血管扩张,容易引起胃出血。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咖喱、过量的食盐、酱油、香料以及醋、酸等,糖果、咖啡、浓茶、烟类等,均可刺激溃疡和胃粘膜,增加胃液酸度,所以也应尽量避免食用。
(3)应定时进餐,避免过饥过饱;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按时就餐,每餐进食量要有一个基本定量,吃得太饱会使胃负担过重。吃得过少,食物不能充分中和胃酸,有可能引起胃壁自身消化或因溃疡受胃酸刺激而引起疼痛。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以利消化。
4胃溃疡的临床症状
1、复合性溃疡
胃与十二指肠同时有溃疡存在的称之为复合性溃疡。多因先有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排空障碍而出现胃窦部涝留,继而发生胃溃疡。复合性溃疡病程较长,症状较重,且易引起出血或幽门梗阻。
2、多发性溃疡
一般溃疡病例只有一个溃疡,如有2~3个同时存在的即称为多发性溃疡。
3、巨大溃疡
如果溃疡直径大于2.0厘米,即称为巨大溃疡。巨大演疡可并发胃后壁穿孔、胰腺受累及,常误诊为胰腺癌。
4、应激性溃疡
由于外伤、大手术、颅脑部疾患、严重感染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和坏死而形成的溃疡。本病多于应激后10天左右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男女差异。发病前多有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病史。常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呕血、黑便,发病多突然,常无前驱征兆且不易止血。此外、可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返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较一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为轻。可通过胃镜检查或气钡双重朋予以确诊。治疗上徐对症处理外,应积极按疗原发病。
5、吻合口溃疡
又叫边缘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后易发生,多位于吻合口,呈圆形成椭圆形溃疡,或单发或多发,一般在手术后2-3年发生。
6、胰源性溃疡
亦称胃泌索瘤或卓。艾综合征为胰腺β细胞瘤。主要是因为胃窦部、十二指肠的G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胃泌素,而引起多发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为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症状,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亦可有暴发型。溃疡为多发性,常发生于十二指扬,亦可见于胃、食管、空回肠等。可通过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影象学检查等予以确诊。
5胃溃疡的诊断标准
胃溃疡的诊断方法:
1、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造影):针对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或肝功异常者,疑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者,推荐X线钡餐检查,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
2、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有诊断价值和常见方法之一,它具有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治疗方便等特点。
3、胃液分析: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仅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还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4、大便潜血试验:有呕血或黑便,或怀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选择大便潜血试验。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则可提示胃出血。
胃溃疡是很常见的胃部疾病,但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大都很相似,所以诊断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胃溃疡的诊断多是综合考虑,从症状到体征到各种检查。标准如下: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变化、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或长期服用能致溃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上腹隐痛、灼痛或钝痛,服用碱性药物后缓解。典型胃溃疡常于剑突下偏左,好发于餐后半小时到1~2小时。疼痛常伴反酸嗳气。
(3)基础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测定有助诊断。胃溃疡的基础泌酸量正常或稍低,但不应为游离酸缺乏。
(4)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阳性。
(5)X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及粘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变形等间接征象仅作参考。
(6)胃镜检查,可于胃部见圆或椭圆、底部平整、边缘整齐的溃疡。根据溃疡面所见,可分为:
①活动期:溃疡面为灰白或褐色苔膜覆盖,边缘肿胀,色泽红润、光滑而柔软。
②愈合期:苔膜变薄,溃疡缩小,其周围可见粘膜上皮再生的红晕;或溃疡面几乎消失,其上有极少的薄苔。
③瘢痕期:溃疡面白苔已消失,变成红色充血的瘢痕;可见皱襞集中。
具备以上(1)(2)(5)或(2)(6)项者可作胃溃疡诊断,对诊断为胃溃疡者须与恶性溃疡鉴别,凡能进行胃镜检查者应做胃粘膜活检予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