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他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腰疼,同时伴有下肢放射痛,甚至有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不正常。这个病的检查,目前通用的方法是CT,磁共振检查。腰椎盘突出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等方法,其中,患者最好能卧床休息,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那么,腰椎盘突出会很严重吗?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能骑自行车吗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开始出现退行性变,由于腰椎的负重比其他椎体都大,活动范围也最大。
所以,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发生也较早,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
脱水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在此基础上如果较重的外力或多次反复的劳损,造成纤维环弹性下降或继而出现破裂,围在纤维环中间的髓核就会突出。
由于椎间盘纤维环的厚薄是不一致的,后1/3最为薄弱,所以绝大多数的髓核组织是向后突出。
突出后的椎间盘压迫临近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由于下腰部负重大、活动多,故突出多发生在下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物刺激神经根而引发的腰部疼痛。
为了使突出物后凸的张力减小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脊柱就会出现侧弯。腰椎侧弯方向可以凸向患侧,也可以凸向健侧,这与突出物和神经根的相邻关系有关。
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内侧,腰椎凸向健侧。相反,如果突出物在神经根的外侧,腰椎凸向患侧。
同时由于腰椎后凸与侧弯一样可以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还可以使后纵韧带张力加强,对突出物有一定的束缚作用。
人在骑自行车时,恰恰是处于弯腰位,此时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较小。而直立行走时,则与骑车时正相反,神经根受刺激较重,故常可见到患者呈跛行步态。
2腰椎盘突出会很严重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另外就是下肢放射痛。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的话,应该好好卧床休息,不要活动,即便是大小便,都不要活动,这种情况应该坚持至少三周以上。另外,保持良好的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腰椎盘突出,比如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态,工作一个钟头以后应该起身活动。
3腰间盘突出最佳治疗
微创治疗
无痛苦、见效快、复发率低微创介入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30-50岁的人群,治疗时间比传统的治疗手法缩短了许多,一般3-7天就可以出院了,比较适用于上班族。
保守治疗
可以起到一种对身体整体调节的作用,能加强腰部的稳定性,但它的弊端主要是治疗过程较繁杂、时间较长,一般要一个月左右,建议年龄较大者采用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选择之一,但不是最好的选择,要坚持“能不做就不做”的原则。手术的风险较大,创伤面比较大,神经系统恢复起来比较慢,极容易破坏椎体,引起腰部不稳定,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手术的并发症比较多,最好还是慎重考虑。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之一。
4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结核的区别
1、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发生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患者腰痛伴有一侧放射性坐骨神经痛,症状时重时轻;下腰棘突旁压痛伴有放射痛;脊柱姿势改变和不对称性运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实验阳性;患侧下腰部腰5或骶1根性感觉、肌力和反射异常。同时,X线造影、CT、MRI等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间隙、突出方向、突出物大小、神经受压情况及主要引起症状的部位等等。一般来说,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X线检查等对多数患者可作出正确诊断和病变定位。
2、腰椎结核
多见于儿童和青壮年,少数患者可出现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因此应注意鉴别。但腰椎结核患者有结核病史,有低热、盗汗、消瘦、乏力及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脓液及病理检查有结核改变。患部附近常有寒性脓肿或瘘管,X线检查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破坏。
5腰椎间盘突出治愈率提高如何做
正确的行走姿态:
行走时上身挺直,目视前方,保持身体平衡,重心上下左右移动不超过2.5厘米。
适当的睡床:
适合腰椎病患者的睡床是平板床或平板上铺硬垫,仰卧时能保证腰椎生理前凸,侧卧时不使脊椎侧弯。
良好的劳作方式:
屈膝、屈筋、直腰搬重物:用此姿势搬重物无需用大力伸展腰部,仅用两手握住重物后,伸展款及膝关节,重物即能被搬起,因为伸展这两个关节的臀大肌和股四头肌力量强大、肌纤维长,工作效能大。
坐位姿势与坐具:
长时间坐位工作者应保持或尽量不减少腰椎前凸的坐位姿势,所以用靠背椅较合适。劳动用椅的靠背以后倾100°,椅位高度以能使膝关节屈曲90°—100°、脚能平放地面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