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大家很多人对于狼疮肾炎这种疾病还不是很了解,但是最近出现这种李斌的人数越来越多,狼疮肾炎会大大降低我们男性朋友的肾功能,对于我们的性生活质量豆鼓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女性朋友因为这一点就会跟我们的丈夫吵架,严重影响了夫妻间的关系和谐,狼疮肾炎能过性生活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狼疮肾炎的症状
SLE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13,但男女患者有同样高的肾脏受累率,平均发病年龄为27~29岁,85%的患者年龄在55岁以下,SLE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约70%的患者有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结合肾活检组织免疫荧光和电子显微镜检查,则SLE 100%有肾脏累及,常因感染,受凉,日光照射,酗酒,应激,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疾病发作或加重,也可因激素应用不当,减量过快或骤然停药而引起复发,每一次复发,都会使受累的脏器损害更为加重,甚至出现功能衰竭。
(1)一般症状: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体重下降,消瘦的表现,90%的患者有发热,其中65%作为首发症状,热型不定,可为间歇热,弛张热,稽留热或慢性低热,40%可超过39℃,应注意是否因感染所致,特别是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
(2)皮肤黏膜损害:SLE的皮肤黏膜损害多种多样,发生率在80%以上,50%的病人可出现蝶形红斑,为鼻梁和双颧颊部呈蝶形分布的水肿性红斑(鼻唇沟处无皮损),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渗出严重时可有水疱和痂皮,红斑消退后一般不留瘢痕,20%~30%的患者可出现盘状红斑,多位于暴露部位的皮肤,为环形,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隆起斑片,表面可覆有鳞屑及角质栓,皮损消退后常留有瘢痕,蝶形红斑和盘状红斑均为SLE的特征性皮损,日光或紫外线照射会加重,35%~58%的SLE患者可有光过敏,50%~71%的患者可出现脱发,是SLE活动的敏感指标之一,约50%的患者可出现血管性皮肤病变,为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炎症或痉挛所致,包括网状青斑,血管炎性皮肤损害,雷诺现象,甲周红斑,荨麻疹样皮损,冻疮样狼疮样皮损及毛细血管扩张等,7%~14%的患者可出现黏膜糜烂或无痛性溃疡。
(3)关节和肌肉病变:约95%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和关节炎,常见于四肢小关节,5%~10%的患者有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多因长期,大量,不规则使用激素所致,半数患者有肌痛和肌病,甚至出现明显的肌无力症状或肌肉萎缩,关节肌肉病变常与病情活动有关。
(4)肺和胸膜病变:28%~50%患者可出现胸膜炎,胸膜腔积液,积液多为黄色渗出液,以单核细胞为主,需与结核性胸膜炎鉴别,有认为,胸腔积液ANA≥1∶160,或胸腔积液/血清滴度≥1,或SM抗体阳性,有助于SLE胸腔积液的诊断,2.7%~10.1%有急性狼疮性肺炎,死亡率较高,主要死因是呼吸衰竭和肺栓塞,急性狼疮性肺炎缺氧症状较重,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偏多,阴影变化大,大剂量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5)心血管系统表现:50%~55%的SLE患者可合并有心脏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心瓣膜病变,心律失常和高血压。
(6)血液系统病变:50%~75%的患者出现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可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部分与SLE的炎症,肾功能不全,失血,饮食失调,药物作用等有关,50%~60%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多在4.0×109/L以下,淋巴细胞减少症(<1.5×109/L)更多见于疾病活动期,20%~50%的患者可并发轻度的血小板减少,多在(50~150)×109/L,5%~10%的患者可少于50.0×109/L以下,是SLE病情活动的常见临床表现,此外,25%的SLE患者存在多种狼疮抗凝物质,如抗Ⅷ,Ⅸ,Ⅺ,Ⅻ,凝血因子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7)胃肠道症状:25%~50%的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0%的患者可有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少数有脾大。
(8)精神神经系统表现:50%~60%可出现神经精神病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包括精神异常(如抑郁,躁狂,智能缺陷,精神错乱等),癫痫,偏瘫,偏头痛,舞蹈病,外周神经炎及视网膜病变等,多数与狼疮病情活动有关,预后差,是SLE的重要死亡原因。
(9)其他:月经不规则,痛经,经量过多或过少,部分患者可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腮腺肿大,结膜炎等。
2狼疮肾炎能过性生活吗以及治疗
狼疮肾炎不能过性生活。治疗方法如下:
1、烟酒必须戒除,也要注意休息。
2、如果单侧肾萎缩,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3、肌酐的增高,可以通过透析来解决,控制蛋白质食物的摄入等。
4、急性肾绞痛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制病因素如各种肾病、肾血管病、肾外伤等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都会引起肾萎缩,简单的说各种肾病的发展都是肾脏不断的纤维化的过程,最后肾脏表现为萎缩、缩小,建议抗纤维化治疗。
治疗方法:解决急性肾绞痛怎么治疗的问题,需要探究急性肾绞痛产生的根本性原因。肾脏受到外界的侵袭,炎症反应发生、细胞表型转化导致肾脏纤维化的逐渐发生与进展,从而肾脏实质受到损害,肾脏也随之缩小。而对肾萎缩治疗也应该把治疗重点放在如何阻止肾脏纤维化上,这一观点的确立与肾病年会的精神不谋而合。
治疗重点为:修复肾脏受损组织、恢复肾脏功能,阻止肾脏纤维化的进展,阻断肾脏继续萎缩。治疗具体原理为:促使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和免疫复合物的吞噬;减少ECM的合成增加其降解作用,肾脏受损组织就还有可能得以部分修复,肾功能也可以逐渐的恢复,肌成纤维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的凋亡,阻断其继续合成和分泌增ECM,增加肾脏内降解酶的生成,增强其对ECM的降解活性,减少ECM对肾脏组织的破坏,逐渐逆转受损的肾脏功能。
3狼疮肾炎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液成分变化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均有重要意义,LN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肾功能不全时可有尿比重下降,及尿毒症表现,尿素氮,肌酐均明显升高。
2.血常规检查 有血液系统受累的SLE患者,可出现:
(1)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同时可伴有网织红细胞增多,Coombs试验阳性。
(2)白细胞减少,可在4.0×109/L以下,用较大剂量激素治疗的患者,可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3)血小板减少,常在100×109/L以下。
3.血液化学检查 活动性SLE的患者几乎均有血沉增快,部分患者即使在病情缓解期血沉仍然较高,绝大多数狼疮活动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主要是γ-球蛋白增高,少数患者有冷球蛋白血症和补体水平(C3,C4,CH50,尤其是C3)下降;可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增加,血中多种细胞因子如IL-1,IL-2,IL-6,IL-2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增加,除非合并感染,C反应蛋白一般不高。
4.自身抗体检查 SLE时血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1)抗核抗体(ANA):阳性率高,达95%,特异性约70%,可作为良好的筛选试验,周边型或均质型对SLE诊断意义较大,而斑点型和核仁型可见于其他的结缔组织病,当ANA≥1/80时对诊断颇有特异性。
(2)抗ds-DNA抗体:未经治疗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率约为72%,特异性较高,可达96%,仅偶见于舍格伦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抗ds-DNA抗体的浓度变化对判别SLE活动有一定价值。
(3)抗Sm抗体:阳性率低,仅见于25%的SLE患者,但特异性极高,可达99%。
(4)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为25%~60%,特异性较高,药物性狼疮90%阳性,偶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舍格伦综合征等。
(5)抗SSA(Ro)及抗SSB(La)抗体:两种抗体对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主要见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
(6)其他抗体:SLE时还可有多种自身抗体存在,如抗RNP抗体,抗磷脂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红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抗骨骼肌细胞,抗平滑肌细胞抗体,抗甲状腺上皮细胞抗体等。
5.肾活检和皮肤狼疮带试验(LBT) 肾活检结合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对SLE的确诊率几乎达100%,并可确定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慢性变程度。
皮肤LBT对诊断SLE具有较高的价值,一般取材部位在暴露部位非皮损皮肤,多取腕上伸侧外观正常的皮肤,在皮损部位取材假阳性率高,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在皮肤的表皮与真皮连结处或皮肤附属器官基底膜处见到一条由IgG,IgM和(或)其他免疫球蛋白,补体组成的黄绿色荧光带,呈均质或颗粒状,则为LBT试验阳性,对无肾外表现的LN,鉴别诊断有困难时,皮肤LBT有重要意义。
SLE的肾脏病变多种多样,其病理改变的特征为:
(1)“铁线圈”样病损:由于内皮下沉积物而使基膜增厚,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有大量的内皮下沉积物,是SLE肾损害的重要特征。
(2)苏木精小体:一般认为是抗核抗体在原位造成细胞损害所致,由高度凝固的细胞核染色而成。
(3)坏死性血管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呈纤维素样坏死。
(4)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核碎裂,病毒样颗粒和包涵体。
(5)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球蛋白沉积。
4狼疮肾炎的饮食
SLE病人的饮食和起居是配合临床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SLE病人的康复,因此在饮食和服用药物上要注意忌口。
(1)药物忌口
1.人参、西洋参、绞股蓝含有人参皂甘,能提高人体免役功能,但人参既能提高人体的细胞免疫,同时又能提高人体的体液免疫,增加免疫球蛋白数量,使免疫复合物增多,激活抗核抗体,从而加重和诱发SLE。因此,人参、西洋参、绞股蓝及其复方制剂、药品保健品等均应慎用;一般不宜使用。
2.能引起光敏感的药物:补骨脂、独活、紫草、紫浮萍、白蒺藜、白芷,这些药物除非对症治疗的需要,否则只可以短期使用,但不可常用。
3.紫河车(胎盘)、脐带、蛤蟆油、蜂皇浆,含雌激素的避孕药等,因人体内雌激素增高是SLE发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故应避免使用。
4.有些药物对正常的肝肾功能并无影响,但是一旦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的情况,则会因服用而加重病情,这些药物有生甘遂、杜仲、佩兰、木通、铁树叶、望江南子、萱草根、苍耳子、川楝子、苦楝根皮、黄药子等,临床应避免使用。
(2)食物的忌口
1.羊肉、狗肉、马肉、驴肉、鹿肉等,由于性温热,使用后不仅会加重SLE病人的内热症状,而且在临床上发现个别病人因此加重狼疮的病情并造成不良的后果,故不宜使用。
2.菠菜传统认为能诱发狼疮,现知菠菜能增加狼疮性肾炎的蛋白尿和管型,并能引起尿浑浊和尿路结石(草酸盐结晶),故不宜食用。
3.脱发的患者不宜食用花菜。花菜能加重脱发的进程。
4.香菇、芹菜、草头(南苜蓿、紫云英),能引起光敏感、面部红斑、皮疹,故SLE患者不宜食用。
5.辣椒、青椒、大蒜、大葱、韭菜、桂圆等过于热性的食物并不绝对忌口,但不宜多食、常食。
6.对于长期服用激素而引起高血脂症的病人,应注意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猪肉、猪油、猪内脏、鸡油、肥鸭、肥鹅、肥牛肉、羊肉、带鱼、鳗鱼等,含糖的甜食在体内能转化成脂肪,也应少食。
7.不宜饮酒,也不能随便用药酒或补酒进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成分能刺激血管壁而加重血管炎,应戒断。
查看详情>>5狼疮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SLE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共同的免疫学基础,狼疮性肾炎既可作为SLE的首发表现,又可作为SLE的主要或唯一表现,故临床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特提出以下几项鉴别要点: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不发热,除非合并感染。
2.肾炎伴肾外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尤其是青年女性,应高度怀疑狼疮性肾炎。
3.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前,有条件者应常规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以免误诊。
4.必要时行免疫病理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和肾活检),亦有助于鉴别。
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SLE肾损害的预防,主要依赖于狼疮的预防以及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SLE)为一病因未明的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产生针对自身细胞核、胞质及胞膜抗原的抗体。临床常表现为发热、面部红斑、多形性皮疹、光过敏、多发性口腔溃疡、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血管炎、肾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较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