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对于痛风降尿酸的内容了解多少,现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享受高质量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病,痛风和尿酸过多就是其中的一种,需要我们尽快的解决出现的尿酸多的情况,可能我们大家对于治疗痛风降尿酸的方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治痛风降尿酸能够缓解症状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痛风是如何形成的
尿酸的产生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一些酶的参与。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两类:促进尿酸合成的酶,主要为5-磷酸核酸-1-焦磷酸合成酶、腺嘌呤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移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转移酶。
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泌尿酸发生障碍,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产生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引起关节炎、皮下痛风结石、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2治痛风降尿酸能够缓解症状吗
1、多喝水,每日保持1500~3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
2、严格戒酒,啤酒加海鲜绝对禁止。大量摄入蛋白质会使我们人体处于一种微酸的环境,这样会促进尿酸结晶的形成;再喝酒影响排泄。
3、避免大量进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猪肉,海鲜,如动物的内脏、沙丁鱼、金枪鱼,豆类及发酵食物等;鱼虾类、鲜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蛋白质以牛奶、鸡蛋为主。
5、饮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6、药物治疗,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减轻肾脏损害。
7、每天饮食中蛋白质的量应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克左右,动物内脏心、肝、肠、肾、脑和肉汤等以及沙丁鱼、虾、贝等海鲜都应少吃。饮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每日的饮食结构中,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可选用精白米、富强粉、玉米、馒头、面条等。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受寒、关节损伤等诱发因素;
8、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9、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
3痛风和类风湿有何区别
1、类风湿好发于女性,且以大足趾的跖趾关节多见;而类风湿关节炎起病大多是对称性关节炎。而痛风性关节炎以男性多见。晚期也可有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性关节炎也同样侵犯四肢关节。因而很容易误诊为类风湿。
2、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关节的软骨、骨破坏、脱位引起。而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升高。血沉一般不快,关节的滑液检查可查到尿酸结晶。类风湿因子阴性;而类风湿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阳性,关节滑液检查可发现类风湿因子,血沉大多增快,血尿酸正常。
3、类风湿一旦有一个关节受累则会累及到其他关节,而痛风性关节炎初起时都是单个关节。
4痛风带来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1.尿酸性肾石病。有10%~25%的痛风患者可发生尿酸性肾石病。部分患者甚至是以尿酸性肾石病作为首发症状而就诊。细小的泥沙样结石容易随尿液排出,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较大的结石常引起肾绞痛和血尿。并发尿路感染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腰痛这就是痛风的并发症。
2.痛风性肾病。早期常表现为间歇性的蛋白尿。一般病程进展较为缓慢。随着病情的发展,蛋白尿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肾脏浓缩功能受损,出现夜尿增多、等张尿等。晚期则可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最终患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少数患者以痛风性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关节炎症状不明显。由于肾脏滤过功能不全时,尿酸的排泄减少,可引起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故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很难判断其高尿酸血症与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3.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的尿酸盐结晶堵塞在肾小管、肾盂及输尿管内,引起尿路梗阻,导致患者突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如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这就是痛风的并发症。
4.缺血性心脏病。所谓缺血性心脏病,是指输送氧气及营养给心脏肌肉的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以致血液的流通受到阻碍,因而引起胸痛及心肌坏死,主要有狭心症及心肌梗塞,这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由于污垢阻塞的关系,水管口径愈来愈小,终致水流量减少或完全不通。严格来说这种情况所有人均会发生,所不同的是有些人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而加速进行而已,目前美国心脏病协会就把痛风列为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硬化的促进因子。因为痛风如未好好治疗,持续的高尿酸血症会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沈淀在冠状动脉内,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进,均加速了动脉硬化的进展。
5.肾结石。根据统计,痛风病人出现肾结石的机率为正常人的一千倍左右;由于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碱度越酸,越容易发生结石,因此必须多暍开水、服用小苏打以防止肾结石之发生都是痛风的并发症。
5痛风的检查
1.滑囊液检查 通过关节腔穿刺术抽取滑囊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可发现白细胞中有双折光的针形尿酸钠结晶。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检出率一般在95%以上。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其阳性率仅为偏振光显微镜的一半。此外,滑囊液的白细胞计数一般在(1~7)×109/L,主要为分叶核粒细胞。无论接受治疗与否,绝大多数间歇期的患者进行关节滑囊液检查,仍可见有尿酸钠晶体。
2.痛风石活检 对表皮下的痛风结节可行组织活检,通过偏振光显微镜可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尿酸盐结晶。亦可通过紫尿酸氨(murexide)试验、尿酸酶分解及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测定等方法分析活检组织中的化学成分。
3.X线检查 早期急性关节炎仅表现为软组织的肿胀,关节显影正常。随着病情的进展,与痛风石邻近的骨质可出现不规则或分叶状的缺损,边缘呈翘状突起;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进入慢性关节炎期后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有不规则或半圆形的穿凿样缺损,边缘锐利,缺损边缘骨质可有增生反应。此外,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可早期发现受累关节的骨密度改变,并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与病情观察的评价指标。单纯的尿酸性结石可透过X射线,其诊断有赖于静脉肾盂造影。混有钙盐者,行腹部平片检查时可被发现。
4.CT与MRI检查 沉积在关节内的痛风石,根据其灰化程度的不同在CT扫描中表现为灰度不等的斑点状影像。痛风石在MRI检查的T1和T2影像中均呈低到中等密度的块状阴影,静脉注射钆可增强痛风石阴影的密度。两项检查联合进行可对多数关节内痛风石做出准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