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有的或可以同时并见皮肤紫癜、腹痛,有的仅是无症状性的尿异常。
目录
1肾炎性紫癜吃什么药比较好
1、限制食盐:制食盐时,按照病人病情和肾功能水平作调整,并非所有的紫癜性肾炎患者都要严酷限。
2、限制水量:在轻度肾衰时,因为肾脏浓缩功能下降,体内代谢产物需要较多的水分才能从肾脏排出,所以,肾脏病如果没有较重的水肿、心衰、高血压时,不应盲目限水。
3、避免乱食:应避免接触诱发紫癜性肾炎的各种过敏食物,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不偏食,五谷杂粮、新颖蔬菜和生果、牛、羊、猪的瘦肉等均可食用。
对于紫癜肾炎患者来说,饮食疗养方法治疗应掌握一定的原则。一定要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诱发及加重消化道出血等,对伴有高血压或水肿,应限制盐的摄入量。
2肾炎性紫癜的病因
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感染:有1/3病例起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见病原体有:病毒:柯萨奇、EB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细菌:沙门氏菌、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支原体、阿米巴原虫、蛔虫。
2、药物:抗生素、磺胺、异烟肼、卡托普利等。
3、食物、鱼、虾蟹等.
4、冷刺激,植物花粉、虫卵、蚊虫、疫苗接种,动物羽毛、油漆等。
3肾炎性紫癜的发病机制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紫癜性肾炎也属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其发病主要通过体液免疫,但也涉及细胞免疫,一些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凝血机制均参与本病发病。
2.本病发病有种族倾向,有一些研究提示本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4肾炎性紫癜的注意事项
①急性期患者应注意休息,重症应予卧床休息;
②注意饮食护理,依病情而异,可参照本书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有关内容;
③发现和去除过敏原,存在感染灶时,应予抗生素治疗,停止服用和 接触可能是致敏原的食物及药物;
④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可缓解关节肿痛和减轻软组织水肿,适于严重关节肿痛和腹痛病人以及肾病综合征型,前二者可用强的松每日1~2mg/Kg,连用7-14天即可,后者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并加服环磷酰胺每日2一3mg/kg,疗程在6~12个月左右。
5肾炎性紫癜的预后预防
预后:过敏性紫癜肾炎为一自限性疾病,有自然恢复的趋势,但因病情轻重不一,预后各家报道不一。本病预后与年龄、临床表现型别及肾组织学改变有关。小儿较年长儿童易完全恢复,对于成人患者预后的看法不一,一般认为成人预后较差,尤其是老年、起病为肾炎综合征者、或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者预后较差。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现认为肾小球新月体发生的比率是一个最重要的预后指标,Balow总结近200名患者病理资料后指出,肾小球新月体数目少于50%的患者,随访3年中肾功能无改变,而50%~75%新月体组约30%、多于75%新月体组约70%患者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理Ⅰ、Ⅱ、Ⅲa预后较Ⅲb、Ⅳ、Ⅴ好。
预防: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的饮食。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和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肾炎是两侧肾脏非化脓性的炎性病变。肾因肾小体受到损害出现浮肿、高血压、蛋白尿等现象,是肾脏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肾炎种类很多,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盂肾炎、 隐匿性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 红斑狼疮肾炎(狼疮性肾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