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疼痛,尤其是一些用嗓过度的人群中更容易引发慢性咽炎,随着气候的变化,特别是秋冬季节,比较容易感冒受凉或过敏,也会引起喉咙疼痛,很多人在患有慢性咽炎后,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慢性咽炎还会是喉咙产生黄痰,常常使我们焦虑不安,慢性咽炎吐黄痰怎么办?我们一起看看吧。
目录
1慢性咽炎的病因有哪些呢
1、病原微生物:
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等,是急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可直接来源于空气、饮食,也可间接来源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2、邻近器官疾病:
鼻腔;鼻窦、口腔、牙齿、牙龈、喉、气管、支气管等邻近器官的急、慢性炎症,沿着粘膜、粘膜下组织、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侵犯到咽部,或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或鼻病呼吸受阻而被迫张口呼吸等,均可导致咽炎。
3、物理或化学性刺激:
如讲话过多,喜食辛辣、烫热饮食,烟酒过度,化学性气体、粉尘等空气污染,均可损伤咽部粘膜上皮和腺体。破坏局部防御体系。
4、气候、季节因素:
寒冷可造成咽部粘膜血管收缩,吞噬细胞数目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干燥可影响咽部粘液分泌和纤毛蠕动,降低对空气的清洁、加湿作用,直接对咽部粘膜造成刺激和损害;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大,室内空气流通差,也容易引起抵抗力下降和致病微生物入侵。
2慢性咽炎吐黄痰怎么办
1、按摩: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局部发红,咽喉发热为佳。按压翳风、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钟。每日上晚各1次。
2、灸法:
取合谷、曲池、外关、任选一穴,用温和灸法或指压法,每次5~20分钟,每当症状发作时施治。
3、刺血疗法:
取耳背上部静脉,先用手轻揉患侧耳部,使其局部充血,再于耳后寻找其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于耳后静脉点刺,挤出血液3~5滴,即用酒精棉球压按针孔。每日一次。第二次在患侧耳背施术部位下方点刺。第三次仍在第一次部位。此法于小儿尤佳。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内道及耳背的脉络,及血数滴,每日一次。
4、中药服
荆芥1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竹叶10克,大青叶30克,鱼醒草25克,忍冬藤30克,岗梅根3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外,咽喉炎患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忍住不要咳嗽清嗓子,因为经常这样做,粘膜的慢性炎症会受到持续的刺激而辗转不愈。
3慢性咽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咽炎有什么症状?慢性咽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动作,吐白色痰液。
慢性咽炎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全身或局部症状;鼻咽干燥不适,有粘稠样分泌物不易咳出,故病人咳嗽频繁常伴有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慢性咽炎滤泡。
慢性咽炎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因此,慢性咽炎患者应尽早到专业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咽炎发病人数非常多,在这么大的发病人群中什么样的患者都有,有一部分患者抱有侥幸的心理,不进行治疗让其顺其自然。这样做的患者一般都不太了解咽炎长期不治疗的危害。
4如何预防急性咽炎与慢性咽炎
咽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咽喉疾病,咽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而对于急性咽炎我们要重视,一旦发现要及时的去诊治,避免因治疗不当或延误不治导致慢性咽炎的病发。
咽炎通常是指咽部粘膜,以及粘膜下的组织发生的炎性感染,通常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病程的持续时间,以及病理改变性质的差异,咽炎通常还划分为急性咽炎与慢性咽炎两种。
咽炎通常都是由于着凉、过度劳累、烟酒不忌等不良因素导致的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趁机侵入感染所导致。有时营养不良,患有慢性心脏、肾脏、关节疾病,以及生活、工作与学习的环境恶劣,当细菌感染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高。
若咽痛比较厉害,还会造成吞咽困难,从而导致体内营养失衡。若急性咽炎拖延治疗,或反复发作,还可能转为慢性咽炎。
若急性咽炎感染向上延伸,感染至耳朵、鼻子等部位,会诱发急慢性鼻炎、急慢性中耳炎等。向下蔓延,则会诱发急性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如果致病因素进入血液循环,会诱发诸如急性肾炎、脓毒血症、风湿病等全身性疾病。
5慢性咽炎患者生活中应该怎样保养
慢性咽炎患者术后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饮食宜温凉,避免过热、过硬损伤粘膜引起伤口出血。慢性咽炎患者保持良好的体位对术后恢复起到关键作用,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头部充血、出血,且便于分泌物吐出,减轻局部肿胀。术后二日适当活动,对于缓解疼痛、增强身体抵抗力尤为重要。这是慢性咽炎术后的注意事项之一。
嘱慢性咽炎患者将口内分泌物轻轻吐出,不宜用力咳,更不能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后当天给予局部冷敷,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减轻疼痛和肿胀。嘱慢性咽炎病人多次少量饮水,湿润口咽部,或术后于患者口部盖湿纱布以湿化吸进的空气。这也是慢性咽炎术后的注意事项之一。
严密观察鼻腔堵塞物有无松动脱出,若慢性咽炎患者纱条脱出,切勿用手拉出,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患者出现阵发性喷嚏、咳嗽时应指导慢性咽炎患者张口深呼吸,以免堵塞物脱出引起出血。
慢性咽炎患者术后三天内不应从事体力或大运动(运动食品)量活动,以防出血。术后以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入鼻腔,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慢性咽炎患者每日2次,坚持1-2月,可防止和延缓息肉复发。注意休息,禁止吸烟、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勿用力擤鼻、挖鼻,防止鼻腔出血。预防受凉感冒,以免影响创面愈合。
慢性咽炎患者保持居室内空气湿润清洁,不在室内吸烟,不把有刺激气味的物品放在室内。生炉取暖的家庭,在炉子上放置一盆水,以改善干燥环境。慢性咽炎患者少食煎炒和有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不少慢性咽炎患者无决心戒烟酒,以致服药治疗效果极差,故慢性咽炎必须戒烟酒。慢性咽炎患者避免过多用声、讲话。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有全身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