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体内存在着失去的问题会给我们自身的骨骼带来很大的影响,病情严重的话可能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关节炎,风湿骨科疾病失去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睡眠质量会间接的影响,我们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是我们很多人都特别反感的一种问题,简述一下消除身体湿气的方法吧。
目录
1吹空调会致湿气重
吹空调会致湿气重
体内湿气重的原因,如果放在夏季,吹空调也是主因。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叹’冷气,有的还越‘叹’越冷,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却引来了一系列的病症。
夏天人体的汗毛孔本来是张开的,人们每天都要在室内外进进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另外,在空调环境中,人不出汗了,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因而引发湿热病症。
空调怎么吹才能避免体内湿气重
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调风扇很重要,空调温度不宜开得太低,白天应控制在24摄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摄氏度并伴有除湿状态,尤其晚上睡觉时不要直接吹风扇及空调风。
此外,使用空调必须注意通风,每天应定时关闭空调,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且最好每两周清洗一次空调机。从空调环境中外出,应当先在阴凉的地方活动片刻,待身体适应后再到太阳光下活动。
2潮湿多雨导致湿气重
为什么湿气重 潮湿多雨导致湿气重
在夏天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湿热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就容易在身体内积累湿浊之气,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
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就像大热天用被子捂着东西一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化热”,从而形成湿热。
湿气重如何调理?
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还可以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如果某段时间潮湿多雨,要注意祛湿。夏秋季节祛湿可以喝茶祛湿,湿热体质的人群尤其适合,健脾祛湿茶: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此外,还有清热去湿茶: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3 出汗可以排湿气吗
有人说多出汗可以排湿气,这种说法对吗?
出汗的过程要散热,如果出大量的汗还会丢失很多电解质,这个时候可不一定排湿气了。汗水阴液,对于湿有一定利的作用,但是体内的湿还仍然存在,那是因为脾虚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通过健脾利湿的方法,增加脾的运化功能,把水谷输布到全身,重新利用。
而单纯的出汗,不完全是中医讲的利湿的概念,大量的出汗是不利的,如果再不能及时补充,更加不利,这样是不好的。
健脾祛湿吃什么?
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等。
祛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红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4 湿热体质如何调理痘痘和口臭
湿热体质 为何脸上爱起痘又口臭?
你是不是一直在为油光脸上的粉刺困扰,或者正烦心于口苦、口臭、嘴里异味?这些现象可能意味着你属于湿热体质,想要彻底解决上述烦恼,就得针对“湿热”的源头来调。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会造成以下表现: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观察舌相,舌质偏红苔黄腻;脾气比较急躁;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的湿热交蒸气候难以适应。
湿热体质的人群有两种体型,一种偏胖,一种偏瘦。偏胖一点的类似于痰湿体质,但是比痰湿多了一个热象,所以就会经常起口疮,或者脸上冒青春痘,甚至后背、臀部起大的脓包型粉刺。
还有些人虽然不胖,但脸色偏暗,面颊处可能又有点红色,脸上经常有不清爽、油腻、笼罩一层灰尘的感觉。这种人还容易口臭,体味会比较大,有腋臭,跟他讲话时,就可能会闻到微微的难闻味道。女性的话,带下颜色会偏黄一点,量偏多;男子经常会觉得阴囊潮湿。
可以说,因为饮酒,吃香辣的东西,过食肥甘,现在湿热体质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相对来讲,南方湿热体质的人更多些。
5消除身体湿气的方法
1、室内保持干爽,防外湿
人体内产生湿气,除了自身代谢的问题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环境有关。外界湿气诱发内湿,经常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湿气入侵体内。所以,在阴雨绵绵的天气,尤其是回南天里,应该关窗关门,把湿气拒于外面。
2、饮食调理,祛内湿
脾虚湿困是春困的基本病因,应健脾去湿,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春困的最好途径。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要补脾。对于内湿不重的人,在饮食上,健脾祛湿,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能慢慢缓解。
脾虚:可用瘦肉、猪骨,任选北芪、党参、白芍、茯苓等药材一起煲汤饮用。
最好的消除体内湿气的方法就是采用泡脚的方法,泡脚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养生方式,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消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多喝一些八宝薏米粥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饮食调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摆脱湿气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