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部位,连接着上下半身,若是腰部出现不适或者受到外伤的时候,身体都会承受巨大的痛苦,严重的甚至不能正常行走,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腰椎盘突出了,一般老年人是该疾病的主要患病人群,因为身体缺乏运动且容易损伤而致,老年人腰椎盘突出怎么治疗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从它的发病原理和原因来讲。首先是用力不当,从这点上要预防它,首先是要注意,抬太重的东西要注意,尽量避免超过自己负重能力的工作。
另外根据它的发病原因之一长期的坐姿不对。所谓长期姿势不对就是坐的时候歪着,导致脊椎不平衡,也容易出现这个病。有时患者的腰肌功能比较差,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要预防它,一个坐的姿势要注意,姿势正确,保护脊柱;第二个,抬东西的时候,抬东西姿势摆好,避免腰部损伤。
除此之外,因为患者的肌肉功能比较差,日常中间我们要有意识的锻炼身体,谨慎的锻炼,增强腰肌功能。腰部肌肉功能加强,能保护腰椎,保护腰椎也就达到了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的目的,使腰椎产生移位。当然另外要注意保暖,不要淋雨,不要涉凉,要经常温暖腰椎,因为腰部受寒湿,寒湿阻滞经络会引起腰痛,腿痛,所以总的来讲,预防是根据其发病病因来考虑的。
2老年人腰椎盘突出怎么治疗呢
1.戒负重练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2.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称胸腔负压,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
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切忌屏气使劲。
3.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诱发意外。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
根据中医指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将其分成三个证型。第一个是寒湿或者寒邪阻络型;第二个是气滞血瘀型;第三个是肝肾亏损型。内科的分型可能比较多一些,内科有内科的特点。从推拿方面大致公认的分型为三型:寒湿阻络,气滞血瘀,肝肾亏损。根据这三型病因的不同,治疗的方法、用药、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
第一型是寒湿阻络型,它发病的病因多为受寒冷或者淋雨。有这个病因以后引起腰痛。由于寒湿阻络以后,导致经脉的运行不通,所以下肢出现麻木疼痛。中医来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是腰腿痛,表现主要为腰痛或腿痛的情况。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症状表现,由于是受寒受冷引起的, 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可能症状会加重,患者多喜欢热,不喜欢冷。从舌苔来讲,舌苔有点白腻苔,脉搏多见于弦脉情况。当然寒湿按照辨证,寒有时会有怕冷这些情况,这是中医的第一个辨证分型。
第二个是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都有一个外伤史 ,用力不当,或者撞了一下,导致了腰腿痛,腰不能动,下肢不能动,这种情况下,他的脉象也是多见于弦脉,弦是主痛主经,舌苔一般来说,急性发作舌苔可能多见或者薄白苔这种情况,那么我们把舌头翘起来,舌下静脉往往比较青紫,有瘀血这个情况。这个是第二种的。
第三种是肝肾亏损(肝肾亏损型),多见于老年人比较多一点,他有个慢性腰痛史,以前也痛,年纪也比较大,那么椎间盘有退化,甚至有些病人他的椎体有压缩变形,或者说有骨质疏松这种情况,这类的病人都属于肝肾亏损,腰是酸痛无力这些,肾虚的表现一些症状。这个治疗,他的脉象一般比较沉脉,或者沉细脉,他的舌质比较红,有的可能淡,有的胖,也就是说他有气虚和血虚的表现,这个是肝肾亏损的一个分型。
4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怎么引起的
一、退行性变:目前认为,其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由于腰椎所承担的特殊的生理功能,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比 其他组织器官要早,而且进展相对要快。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谓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即由于椎间盘受体重的压迫,加上腰部又经常进行弯曲、后伸等活动,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尤其是下腰部的椎间盘,从而产生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二、其他因素:1、外力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长期腰部用力不当、过度用力姿势或体位的不正确等情况。例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煤矿工人和建筑工人需经常弯腰提举重物。这些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的损伤日积月累地作用于椎间盘,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2、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1) 椎间盘在成人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也较差,特别是在退变产生后,修复能力更加微弱。
(2) 椎间盘后外侧的纤维环较为薄弱,而后纵韧带在腰5、骶1平面时宽度显著减少,对纤维环的加强作用明显减弱。
(3) 腰骶段先天异常: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这些异常造成椎间隙宽度不等,并常造成关节突出,关节受到更多的旋转劳损,使纤维环受到的压力不一,加速退变。
3、种族、遗传因素: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例如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发病率较其他民族明显要低。
查看详情>>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
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多吃新鲜的水果,适当补充动物肝脏,饮食多样化,少喝可乐类饮料。如果饮食量少,可以适当吃一些营养补充剂。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术前、术后及康复期都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芹菜、木耳、竹笋、苹果、香蕉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不畅,晨起可喝淡蜂蜜水或淡盐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