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卡相关性血管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的伤害是比较大的,那么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该疾病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患者的患病原因并不十分的清楚,治疗安卡相关性血管炎一定要注意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提升自身的免疫能力。
目录
1血管炎的分类
很不统一,一般依据受累血管的种类、大小、免疫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但在发病中这些因素可能是重叠的,这增加了血管炎疾病分类的复杂性。
(1)变应性白细胞破碎性(坏死性)血管炎:由多种原因致敏引起的一组血管炎疾病,主要累及细小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后静脉,以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纤维蛋白沉积、变性及坏死与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核破碎成核尘为特征。发病多较急,常有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主要有: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变应性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低补体性(荨麻疹样)血管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2)结节性多动脉炎:典型病例累及中、小动脉,管壁坏死,甚至动脉瘤形成,为一严重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主要有:系统性结节性多动脉炎、良性皮肤型结节性多动脉炎、婴儿结节性多动脉炎(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3)血栓形成性血管炎: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和静脉,而以形成血栓为特征,并呈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蒙多氏病(胸壁血栓性静脉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网状青斑性血管炎、节段性透明性血管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肉芽肿性血管炎:一组原因不明的大、中、小血管受累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以管壁内外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病程慢性,有时甚为严重。主要有:韦格纳氏肉芽肿、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颞动脉炎、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大动脉炎。
(5)淋巴细胞性血管炎:原因不明,以皮肤细小血管受累、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产生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病程慢性,反复发作。主要有:淋巴瘤样丘疹病、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6)结节性血管炎:一组以皮上下脂肪组织间隔内血管受累和产生皮下结节损害为特征的皮肤疾病主要有:结节性血管炎、硬红斑。(7)血液成分异常性血管炎:由于血液中某些成分异常引起的细小血管炎性疾病,表现皮肤或内脏损害,病程为慢性。主要有: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
2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病因并不明确,多数病因不明,少数病因较明确,如血清病,药物变态反应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已证实是长期多种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病因,进而又发现中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均能引起安卡相关性血管炎。
1、对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只有充分调动体内各种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各种机能的平衡,内外兼治,将病邪驱除体外,才能达到治病求本,事半功倍的目的。
2、免疫清血排毒法通过调节免疫机制,消除免疫性炎症,清除免疫复合物,排除体内湿毒火热之邪,从而使周围血管疾病得到根本上的治疗。
3、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防止感冒等。
上述关于安卡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方法的分析,希望帮到安卡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也希望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出现劳累过度等症状,那样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都是没有帮助的。
3变应性血管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有发热、焦虑、全身不适、肌痛、关节痛,但典型关节炎少见。突出损害为皮肤血管炎,表现为等麻疹、丘疹、出血性丘疹、淤斑、结节、水疱、大疱、皮肤糜烂和溃疡或复发性等麻疹。病人常感皮肤瘙痒,针刺样或烧灼性疼痛。病变以下垂部位如下肢和骶部突出。某些病人可伴有皮肤外血管炎,以关节和肾脏受累多见,患者关节痛,可出现血尿和蛋白尿,少数病人呈肾功能衰竭。胃肠道症状有腹痛、出血,以Henoch―Scloonlein紫癜为突出。也可有外周神经病变。肺部血管受累在胸部X线片上可显示肺部非特异性渗出病变。血象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贫血、血沉增速,嗜酸性粒细胞可有轻度增多。血清补体水平降低为本组疾病中类风湿因子,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可为阳性,但滴度不高。
变应性血管炎急性期病程可持续数周,病变消退后常留下色素沉着。部分病人可反复发作,少数患者转变为慢性过程,持续数月或数年。变应性血管炎主要为一儿科疾病,多数发生于7岁前,但成人甚至老年人亦可发生。成人几乎每例皆有皮疹,更有坏死趋势。关节表现可涉及大或小关节(儿童多影响膝踝关节)。胃肠道表现较儿童少见。肾损伤与儿童相似,但似更易出现肾功能衰竭,病程更缓进。成人可出现心肌损伤,而在儿童中极少见。
4几种类风湿血管炎食疗方法
血管炎的种类很多,其中常见的血管炎有一种是类风湿血管炎。类风湿血管炎可累及全身任何一个脏器,如皮肤、肌肉、眼、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是关节外损害的基础。发生在皮肤及周围血管,可见到皮肤有棕色皮疹,小片状损害或紫癜,甲床有瘀点或瘀斑;肌肉可因血管炎而导致局灶性肌炎、肌萎缩和变性;那么如何治疗 类风湿血管炎呢?食疗偏方有哪些呢?
1桑椹汤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去渣饮用。适用于腰酸头晕者。
2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
3黄豆冬瓜皮汤冬瓜皮60克,黄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饮用,适用于患肢浮肿,全身贫血者。
4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适用于肢体浮肿者。
5丹参酒白酒500克,紫丹参90克,浸泡一周后,每次容易饮30毫升,1日1-2次。适用于脉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类风湿血管炎一般与病程长有关,对患者可造成重要影响,可明显影响患者寿命。类风湿治疗上的进展可降低血管炎发生率,并有助于合并心血管病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尤其对有血管炎和其他关节外表现的患者带来好处。忘大家早日康复!
5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血管炎在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一般是血管炎症、血管坏死导致的,血管炎的类型比较多,例如病毒血管炎、结核性血管炎等。出现特别的症状后要到医院诊治,然而血管炎的治疗方法比较多,药物疗法多见,尤其是中药,副作用小,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来说,如果是血管炎,临床表现比较局限,受累器官不多,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好且复发率也低,也就是原本血管破裂的程度减轻。从外表的皮肤即能轻易看出,患处的皮肤颜色从原本鲜红出血,或局部暗暗、黑黑的颜色会转换成正常肤色;或在接受治疗血管炎后,血管强韧度变强,皮肤瘀青及出血状况越来越少,这时就能判断是否要继续接受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管炎初期多为实证,以血热或湿热者居多,局部皮损红肿疼痛、结节、风团、丘疹、紫癜、溃疡,治以清热祛湿、凉血化瘀为主,用药如大黄、元参、紫草、金银花、薏苡仁、赤芍等。当时间一久,由实证转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表现为暗红瘀斑结节,而且当人一疲倦、睡眠变差或遇寒则病情加重,患处变得更加严重,治以温经散寒、益气活血化瘀法为主,用药如附子、炮姜、当归、人参等。
血管炎中医偏方1
材料:桑椹汤桑椹子60克,加清水3碗,煎至1碗半。用白砂糖或红糖适量调味,去渣饮用。
主治:血管炎患者,适用于腰酸头晕者。
血管炎中医偏方2
材料:赤豆桃仁莲藕汤桃仁15克,赤豆60克,莲藕100克,洗净切成小块,加清水适量煮汤,以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赤豆及莲藕。
主治:适用于肢冷血脉不和者和血管炎。
血管炎中医偏方3
材料: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红枣7枚,红糖适量著熟后服食。
主治:适用于肢体浮肿者和血管炎。
中医如何治疗血管炎就是上面文章介绍的了,在生活中要引起重视,血管炎患者需要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参加一些活动。
温馨提示:
忌辛辣、鱼虾、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夏季应忌羊肉、狗肉等热量较大的食物。
血管炎是血管壁及血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伴有血管损伤,包括纤维素沉积、胶原纤维变性、内皮细胞及肌细胞坏死,又称脉管炎。致病因素直接作用于血管壁的为原发性血管炎,在血管炎症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为血管炎疾病;由邻近组织炎症病变波及血管壁致病的为继发性血管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