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阻塞,淋巴回流障碍,大量淋巴液在皮下脂肪层积聚而成的组织肿胀。淋巴水肿病可在全身各部发生,主要表现为肢体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硬化、上皮层过度角质化、粗糙、形貌如大象皮肤,亦称“象皮肿”。要注意什么呢?一起看。
目录
1淋巴结的功能
1,过滤淋巴液
淋巴液经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经淋巴窦过滤再经输出淋巴管(淋巴门)流出,淋巴液在淋巴结中,淋巴液的水分被吸收的最多因此淋巴结输出淋巴管内淋巴的体积比输入淋巴管要小,输出淋巴管的口径也比输入淋巴管要小,每日经淋巴结吸收的淋巴液有4-8L。机体每日生成2-3L淋巴液,如果将组织间液包括进去有12L之多,淋巴液往往要经过数个淋巴结才能得以滤清。
2,激活免疫功能
输入淋巴管收集的细胞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淋巴液在淋巴结过滤时收到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检查,它们随时准备攻击外来异物,激活体内免疫机制。
因为输入淋巴管的数目要多于输出淋巴管,所以淋巴液的流速在经过淋巴结时明显减慢,以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完成检查淋巴液的任务。
在急性炎症时淋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从血液中渗出,并出现在淋巴中,细菌也是淋巴的成分之一,它们经输入淋巴管到达淋巴结,吉尔贝吞噬。
2淋巴水肿的诊断与治疗
淋巴水肿的发病机理是淋巴系统因发育异常、局部感染、外伤、肿瘤、手术--梗阻或反流,形成淋巴管内高压,淋巴转运功能下降,低产出性衰竭。肢体浅层软组织内体液积聚、继发纤维组织增生、脂肪硬化、筋膜增厚及整个患肢变粗的病理状态。患肢反复发作丹毒,促使病情不断加重。晚期的肢体病变组织坚硬如大象之皮,故又称为象皮肿。病情严重者除肢体增粗外常有皮肤赘疣样增生、渗出及溃疡等,甚至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
根据病情,淋巴水肿可以分为5期:Ⅰ期:除淋巴循环异常外,无水肿,轻度可逆性水肿;Ⅱ期:持续性水肿,平卧或夜间休息时自发性恢复;Ⅲ期:可持续水肿,不能自发性恢复,且逐渐加重;Ⅳ期:纤维化性淋巴水肿,淤滞性疣病,肢体“柱状”;Ⅴ期:肢体严重畸形,象皮肿,结节硬化性皮炎,疣病。
淋巴水肿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体征。
辅助检查主要有B超、CT、MRI、同位素淋巴闪烁造影及淋巴管造影(直接和间接)等。这里重点介绍三种最重要的手段:核磁共振、同位素闪烁淋巴造影和直接淋巴管造影。
核磁可以清晰地显示软组织的变化,如皮肤增厚、皮下组织增生、筋膜变厚及肌肉组织的变化。还可以显示增生扩张的集合淋巴管、淋巴干、乳糜池,以及组织中乳糜返流的程度和范围。可以应用于淋巴水肿(包括原发、继发及混合性淋巴水肿)的鉴别诊断。其中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可用于鉴别淋巴管畸形和血管畸形的关系。磁共振淋巴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Lymphography,MIU)是通过注入磁共振造影剂显示淋巴管和淋巴结的一种方法,可以显示不同时期肢体淋巴水肿的梗阻部位及异常淋巴管的解剖形态和功能,是淋巴系统形态和功能检查的理想方法,特别是对肿瘤前哨淋巴结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淋巴液的成分生成和重要成分
1,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透明质酸。
组织间的蛋白质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漏的,淋巴系统承担大部分组织间蛋白质的回收。
透明质酸由组织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合成,但与其他间质成分不同的是,透明质酸主要不在原位代谢而使由淋巴系统输送到淋巴结和肝脏中分解。
2,水分
淋巴液中还有组织间隙未被毛细血管吸收的水分,而这相当量的水分被输送到淋巴结中经过毛细血管后静脉吸收入血。
3,细胞
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结合处移出的白色细胞核少量的红细胞进入起始淋巴管。
输入淋巴管收集的细胞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朗格汉斯细 胞。在急性炎症时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从血液渗出,并出现在淋巴中。
4淋巴水肿对于身体的危害有哪些呢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危害表现为淋巴水肿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肢体水肿呈凹陷性,抬高肢体后,可减退或消失,皮肤无纤维化样损害。中度:水肿压之不再凹陷,抬高肢体水肿消退不明显,皮肤有中度纤维化。重度:出现象皮肿样皮肤变化。继发性淋巴水肿常有复发性淋巴管炎和逐渐加重的淋巴水肿。淋巴管炎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突发性寒战和高热。
建议您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配合卧床休息,积极控制感染。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5淋巴水肿患者饮食
平衡膳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热水,合理选择饮料。如饮酒应限量。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蔬菜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蔬菜颜色的搭配就有所讲究了,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要多食深色蔬菜。每个成人每天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达到一半。深色蔬菜,如红辣椒、菠菜,颜色比较深的绿色的、红色的,或者是紫色的,像紫甘蓝这样的菜。它的维生素,也就是β胡萝卜素含量要比浅色蔬菜高很多。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相比,前者维生素C含量也明显高一倍。β胡萝卜素,也就是我国居民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蔬菜,所以我们强调吃蔬菜主要是为了保证维生素、膳食纤维,特别是水溶性纤维,所以最好吃深色蔬菜吃到一半。
均衡营养有三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平衡膳食,是通过膳食平衡达到营养的需求,这是最高境界。第二个途径是强化膳食,如果食物不可及或者食物中的营养素不够,就需要强化。如碘,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原因,碘的摄入很少,所以我们在食盐里要强化碘,通过强化可以满足碘的需要。第三个途径是膳食补充剂,即是营养补充剂,但是:不是食品,它仅含了它所标注的营养素,它不能代替吃饭提供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也不是药,不能代替药物进行治疗。
主食是营养强化补充微量营养素的最佳途径,对于解决微量营养素不足也是上述三条途径,即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和营养补充剂。
合理膳食,通过科学的膳食达到充足均衡的营养摄入是最理想的途径。
营养补充剂,服用营养素补充剂也是一种能够迅速见效、简便易行的方式,但是由于价格较高一时还难于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