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它虽然很少夺取人的生命,但却能让人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甚至失去意识。中风通常来得很突然,年龄越高越容易中风。而且中风十分难治疗,许多人一中风就几年无法行动。既然中风很难治愈,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预防中风呢?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中风患者的饮食宜忌
1、每日食盐在6克以下,人体摄入过多食盐,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增加血液粘稠度,使血压升高。
2、限制动物脂肪,如猪油、奶油、蛋黄、鱼子、动物内脏、肥肉等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浓度升高,促进动脉硬化。可食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饱和脂肪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推迟和减轻动脉硬化。
3、补充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4、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2怎样预中风比较好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要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A性行为、肥胖病、颈椎病等。
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另外,还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多食用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要适当地食用一些新鲜果蔬和豆类,养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同时要重视心理预防,保持愉快的心情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每天坚持运动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3人们为什么会得中风
1、吸烟
研究表明:吸烟者脑中风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停止吸烟,危险随之消失。
2、糖尿病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的脑中风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3、高血压
(1)高血压是脑中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血栓形成、脑出血。
(2)血压长期持续高于正常,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高,血压越高,脑中风的危险性越大。
4、肥胖
控制体重不仅有利于预防脑中风,而且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会带来有益的影响。
5、嗜酒和滥用药物
(1)研究表明:嗜酒可引起高血压、心肌损害。
(2)有些药的滥用也会引起脑中风,尤其是可卡因和其他毒品。可卡因能引起血压升高诱发脑出血。
6、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
(1)久坐不动是指不爱运动的人,这种人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利于健康,也是脑中风的危险因素。
(2)活动量少,容易肥胖,容易患高血压,也容易引起体内动脉血栓形成。
7、心房颤动
慢性心房颤动容易在心脏内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随血流到达脑血管内导致脑栓塞。
8、血液黏稠
研究表明: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发生脑中风。
4中风患者的早期症状表现
一、全脑受损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迷糊或昏迷不醒。
二、局部脑损害症状
1、偏瘫,即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跌倒。
2、偏身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
3、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4、失语,即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或自己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
5、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即看东西天旋地转或觉自身旋转。
6、复式,即看东西成双影。
7、发音,吞咽困难,说话舌头发笨,饮水呛咳。
8、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
这些症状有时单独出现一个,有时同时出现多个。时间就是生命,一旦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紧急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千万不要先找家人商量,或者以为过一会就会没有事了而不理会,而延误治疗。
5中风的日常护理方法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5、饮食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6、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