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是一种肾脏方面的疾病,早期的狼疮肾炎患者,会出现乏力疲劳腰痛的等症状表现,需要进行及时的就医检查,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那么针对早期的狼疮肾炎还有哪些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呢?小编搜集了一些,治疗狼疮肾炎的方法和症状表现,有需要的人可以跟随小编来进行了解一下。
目录
1狼疮肾炎的介绍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SLE患者约35%-90%累及肾脏。肾脏受累表现与肾外器官受累可不平行。有些患者肾外表现(特别是发热、皮疹等)明显而肾脏受累轻;有些患者有明显的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损害却无明显的多系统受累。
2早期狼疮肾炎怎么办
1、狼疮性肾炎早期症状最常见为感染为首发因素。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常常与咽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及皮肤等感染相关。因此,当患有上述感染性疾病时应检查尿常规。
2、狼疮性肾炎患者虽然缺乏特异性症状,但早期常常出现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
3、1/3的狼疮性肾炎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表现为头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佳症状等。因上述肾病症状
就医、并且发现血压升高的患者一定要检查尿常规,特别是年轻患者。
4、狼疮性肾炎早期肾病症状
可能仅仅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健康人如果睡前没有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应不排尿或仅排尿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2次以上,应到医院检查尿常规和肾脏功能。
5、中度以上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常常合并贫血,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贫血的患者如除外血液系统疾病,应注意是否存在慢性肾功能不全。
现在大家通过小编上述介绍的一些关于早期狼疮肾炎的治疗方法和症状表现后,特别对一些经常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的人睡眠,是很容易感染的特别是狼疮肾炎一定要进行早期的发现治疗,才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
3狼疮肾炎的概述
SLE的肾脏损害称为狼疮性肾炎(LN),发病率国外统计为50例/10万人,中国统计为70例/10万人。从病理检查发现SLE患者中肾脏受损为90%左右。其临床表现复杂,除有常见的皮疹、关节痛、发热、怕光、脱发及多器官或系统损害外,肾脏损害较为突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本病有热带地区、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发病率增高倾向,有青年女性(20-30岁)发病率高的特点(男:女=1:9)。由于SLE的病因尚未明确,故至今尚无特效治疗,及早诊断与治疗可改善本病的预后。近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有很大进展,预后有明显改观。例如,由于早期正确的诊断及妥善的治疗,狼疮肾炎5-10年的生存率由20%-40%提高到74.6-81.1%。
4狼疮肾炎的病理
1.正常肾小球型(WHOⅠ型)本型极为罕见,肾小球组织结构无异常,无免疫复合物沉积。
2.系膜病性肾小球肾炎(WHOⅡ型)病变局限于系膜区,光镜下可无结构异常(Ⅱa型)或表现为系膜区单核细胞或系膜细胞增生(Ⅱb型)。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IgG、C3、C4、C1q,少数可见IgA、IgM呈颗粒状沉积,偶见IgG呈线状沉积。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呈节段性消失。本型常无肾小管、间质及血管的异常。
3.局灶性节段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WHOⅢ型)本型常见,约占30%。光镜下见在系膜病变基础上半数以上肾小球正常,有病变的肾小球呈节段性细胞增生,可伴细胞坏死。免疫荧光检查表现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少量IgG、IgM、IgA、C1q、C3、C4,备解素呈颗粒状沉积。电镜下可见内皮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4.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型(WHOⅣ型)最严重而常见,约占半数以上。光镜下几乎所有的肾小球均有严重的改变,表现为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白细胞聚集,许多细胞呈退行性改变,亦可有系膜细胞插入到基膜与内皮细胞之间,可有新月体形成。本型可出现“铁丝圈样病损及苏木素小体,常提示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此外,可出现透明血栓,免疫荧光检查可见肾小球所有区域IgG、IgM、IgA、C1q、C3、C4、C5-9,少数可有IgE呈颗粒状沉积,特别是内皮下。电镜下见显著的电子致密物沉积,主要见于内皮下及系膜区。
5.膜型狼疮性肾炎(WHOV型)较少见。光镜下表现可与特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相似(Va)或弥漫性系膜病变(Vb)或伴局灶性细胞增生及硬化(Vc)或伴弥漫性增生性肾炎改变(Vd)。免疫荧光示IgGIgM、IgA、C1q、C4、C3、C5~9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沉积,以IgG、C1q为多见,亦可见于系膜区。电镜下可见系膜区、内皮下、小管间质等处电子致密物沉积,这均提示LN的诊断。
6.肾小球硬化型(WHOⅥ型)病变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而缺乏其他病变。
7.血管异常及肾小管间质炎症血管异常多种多样,以典型的高血压动脉及小动脉改变最常见,以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为主,表现为血管壁血浆蛋白聚集,内皮细胞肿胀、破坏、管腔狭窄、堵塞,坏死性动脉炎少见。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常见,常伴肾小管萎缩和坏死,肾小管基底膜变厚及间质、肾小管基底膜、管周毛细血管等部位沉积,这些小球外的沉积常与肾小球病变的活动及小球细胞增生的严重程度相关。
5狼疮肾炎的饮食注意
气血(阴)两虚型,宜行气养血(阴),可吃温补(阴血)的食物,似鸭肉、鸭蛋、甲鱼、西洋参、黄芪、山药、薏苡仁、白扁豆、核桃肉、乌芝麻、
宜清热养阴,可多吃清冷食物,似西瓜、白菊花、金银花、薏苡仁、梨、藕、枸杞子、枸杞、马兰头、芹菜、土豆、西红柿、冬瓜、香蕉等。
鱼肝油、肉蛋、奶及奶油、莴苣叶、柑橘等。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物有乳造品、鸭蛋等。含维生素b6较多的食物有酵母、谷麦胚芽、玉米、谷麦、燕麦、米糠等。含维生素a丰饶的食物有鱼肝油、奶类、 蛋等。含胡萝卜素丰饶的食物有胡萝卜、玉米、红薯、西红柿、红果、樱桃、枇杷、李子、柑橘等。
苜蓿及黄豆、蚕豆、赤豆等豆类中,因含l-刀豆氨酸,可使狼疮性肾病恶化,故应限造或尽量幸免食用。
温馨提示:
SLE肾损害的预防,主要依赖于狼疮的预防以及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和合理有效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SLE)为一病因未明的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产生针对自身细胞核、胞质及胞膜抗原的抗体。临床常表现为发热、面部红斑、多形性皮疹、光过敏、多发性口腔溃疡、关节炎、多发性浆膜炎、血管炎、肾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某器官病变较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