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岁月,症状渐变得频繁。膝关节出现肿胀、退化,活动幅度减少、下蹲变得困难。坐得久时,如看电影时,会感前膝疼痛,需要偶尔伸直膝关节来纾缓不适。疼痛原因是坐着时,膝盖较贴近股关节沟,增加了膝盖承受的压力,站起身时,前膝疼痛亦会加剧。那么如何治疗膝关节疼痛呢?膝关节如何保健呢?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膝关节痛怎样缓解
不用药物、不用工具,仅凭个人的双手就可以接触一般的病痛。
轻拍压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手掌在压痛点处进行虚掌拍打,痛点在膝关节的内外侧、髌骨上下。拍打痛点时要注意力度,先由轻到重拍5分钟,再由重至轻拍5分钟。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痛疾病。
掌揉髌骨法 已掌心扣按髌骨,保持足够压力,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一五指抓住髌骨四周的骨缝按揉5分钟。直到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感止。
表面抚摸法 用手掌或指腹贴于皮肤上,做直线或圆形的轻轻抚摸动作,动作要轻柔,用力要均匀。
表面揉法 用拇指指腹或掌根或手掌紧贴于皮肤上,做圆形或螺旋形的动作揉法。
表面捏法 拇指与其四指分开,使手呈钳形,用拇指和四指捏住疼痛部位,做间断的用力对合动作。
结束手法 以双手手掌按压并吸附住患痛腿部双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做快速差动,由大腿向小腿方向揉动,直到局部组织有热感为宜。
2治疗膝关节炎八大偏方
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保养自己的身体,出现了膝关节痛。你知道吗?这种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缓解,控制病情的发展。各种的骨科疾病为了能够及早的恢复健康,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整。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效果如何?
那么,膝关节炎怎么进行防治呢?下面来告诉大家一些膝关节的防治方法。5个方法治疗膝关节炎 骑自行车或有效
一、缓步行走
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以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
二、骑自行车
每天30~40分钟的骑车运动,可以令膝痛老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三、慢跑
对于膝关节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强关节韧带弹性的好方法。跑步时最好用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跑步结束后不宜马上停下来,而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四、高位马步
两膝稍变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五、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空中抬腿时间争取达到10~15分钟。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六、直身跪坐
晨起后或晚上临睡前,两膝跪在床上练习跪坐。跪坐时腰杆保持直立、臂部尽量向后坐,尽力能接触到脚后部。
温馨提示:以上是向大家介绍的膝关节炎怎么进行防治,通过详细的介绍,这些防治方法大家一定都非常了解了吧!在生活中,大家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让你们的饮食也出现了改变,人们享尽了各种的美食,但是真正对我们身体有益的饮食却很少,由于不良的饮食吗?
人们很容易出现关节疾病,由于饮食不当,营养不充足,很多患者都收到了影响 ,其中膝关节炎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还有各种的骨科疾病为了能够及早的恢复健康,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整。
接下来的文章就来为大家介绍,治疗膝关节炎的八大偏方。
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克,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克,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依据情形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薏苡仁,米烂熟后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防风薏苡仁粥:防风10克,薏苡仁30克。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千克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克,雌鸡1只约500克,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猪脚伸筋汤:薏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3一生中如何保护膝关节
做户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好膝关节
膝关节疼痛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比较常见。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曹学伟指出,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容易出毛病的关节,而且只有15年左右的“好时光”,同样是膝关节疼痛,发生在不同的年龄表示的意义却大不一样。另外,他还介绍了急性关节损伤的处理方法,提出冰敷比热敷更有利于消肿。
反复崴脚可能是旧伤愈合不好
除了劳损性损伤以外,另一类常见关节损伤就是运动伤。曹学伟指出,关节急性损伤的处理有两大原则,其中一个就是尽量避免移动。
“骨折后,骨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继续移动伤者或者受伤的部位,损伤可能会加重。止动可以减少出血,对以后的治疗产生很多积极的因素。
很多人都认为,关节受运动伤后如果用冰敷,容易使关节受凉而造成关节炎,用热敷则可以使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更快消肿。但曹学伟说,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急性损伤的早期用冰敷更有利于消肿。“中医理论认为,急性损伤都是‘热性’的,所以说在这个时候用冰敷就刚刚好。”
有网友提问道:“我儿子的脚腕打篮球时崴了,现在经常崴脚,怎么样注意才会快些好?”
曹学伟表示,踝关节外侧有一条韧带负责保持踝关节的稳定,脚腕崴了一般就是这条韧带撕裂了。如果在恢复期间韧带没有重新长上,踝关节缺少了它帮助固定就会变“松”,表现出来就是老崴脚。
因此,这名网友的儿子可能是踝关节韧带二度或者三度撕裂后没有很好地愈合,所以会反复崴脚。
30岁左右膝关节响“警钟”
曹学伟表示,膝关节的任务繁重,营养又相对较差,所以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排在首位,“说得‘恐怖’些,我们的膝关节只有15年左右的‘好时光’”,其余的时间里,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疼痛。
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
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只要不破坏到膝关节组织,基本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一次脆弱期,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甚至还会觉察不到。髌骨软骨是人体膝关节内一层3~5毫米厚的透明软骨,可以为膝关节缓冲运动带来的冲击。但由于髌骨软骨没有神经分布,所以在全层磨损前只会在脆弱期拉响一次“预警信号”,在这段时期内要避免剧烈运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膝关节的使用不能再随心所欲。
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在膝关节中,半月板的作用是缓冲震动、保持稳定。人体的60%体重都是由膝关节内侧支撑,因此内侧半月板的退变发生也比较早。又因为半月板上有神经分布,在退变过程中人可以感受到酸痛。这个现象的到来提醒人们:该开始保养关节了。
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损,关节炎已经产生。这时候应该节约使用关节,减少剧烈运动,尤其是上下楼梯和爬山,必要时可以使用拐杖来减轻膝关节承受的压力。
4膝关节炎保健措施有哪些
膝关节炎疾病一直是困扰着很多中老年人比较严重的疾病,出现这样的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一些病痛折磨,而且这个疾病治疗起来相当困难,患者要长期承受病痛折磨,专家表示对于膝关节炎一定要在治疗的同时重视好保健护理,那么,膝关节炎保健措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膝关节炎保健措施有哪些
在病变早期也应当采取适当的保健和预防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使症状晚发生,对症状明显者也可以有减轻痛苦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骨性关节炎患者因年龄较大,常合并有心血管和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在治疗时,尤其手术治疗时,必须全面考虑,以防发生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骨性关节炎发展缓慢,早期症状较轻,无明显功能影响,所以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治疗的,只有出现关节僵硬,剧烈疼痛,才为治疗指征。
适当休息: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工作和生活,不可使受累关节过度负重、受潮、受凉、过于劳累,并应避免久坐、久站。不应使膝关节处于某一体位长久不动,应适当活动关节。
消除关节劳损因素:肥胖病人应节制饮食,减少体重;或坚持多乘车(包括骑自行车)少走路,尤其少上下台阶及走不平的路。
理疗:可解除疼痛和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可用热敷,最好是湿热敷。热气浴、温泉浴也可应用。透热或超声疗法可用于解除亚急性期疼痛,感应电可用于肌肉萎缩。超短波、微波、离子透入均有消炎止痛的良效。有条件作温热矿泉浴、旋涡浴则效果更好。
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仍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常用有效药物,常用常用药为布洛芬、奈普生、芬必得、扶他林等。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药因副作用较大,应慎用。配用缓解肌肉痉挛的药物,如氯挫沙宗、舒筋灵、强筋松,芬那露等,效果较好。还可以加服维生素类药物,如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急性炎症期,红肿热痛者,还应给予抗生素,因有些骨性关节合并有低毒性感染。
注射疗法:分局部痛点注射和关节腔内注射两种,均应严格消毒,定位准确。注射疗法的特点是药物直接到达病灶局部,可以消除炎症刺激,阻断病理反射的发生和发展,消除炎症渗出增生肿胀,缓解肌肉紧张或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制止原发和激发疼痛。
5膝盖按摩方法是什么
腿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少人因为腿出现问题而变的越来越消极,这样是不对的,无论你的腿是否有问题,你都可以了解膝盖按摩方法,这样每当空闲的时候,就可以进行膝盖按摩方法,这样当你年老的时候,膝盖就不会出现问题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膝盖按摩方法。
“人老先老腿,腿老膝先衰”,引起膝盖疼痛、肿胀的原因很多,大多由骨膜、筋膜粘连,关节软骨退化,加之周边毛细血管被瘀阻造成。根据我多年临床经验,通过穴位按摩可达到缓解疼痛,改善、提高膝关节功能的效果。在此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膝关节疼痛穴位按摩手法,供老年朋友参考:
急性扭伤寻梁丘,关节积水犊鼻求;膝盖发凉找昆仑,膝痛中渚要常揉;再加胆经膝阳关,手三里处病不留;跪膝引血下行法,膝病肘治解忧愁。
点揉痛点
用手指按压,找到膝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用拇食指腹在压痛点处进行点揉(见图①),压痛点多位于膝关节内外侧、髌骨上下及膝后腘窝处。膝后腘窝处可以用食中指点揉。按揉每个痛点时注意力度,先由轻至重点揉20次,再由重至轻点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进痛点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膝关节疾病。
点揉穴位
点揉膝关节周围的一些特定穴,每个穴点揉1分钟,以酸胀为佳。关节水肿时,点揉穴位疗效较好。
1. 血海穴、梁丘穴
位置:下肢绷紧,膝关节上侧肌肉最高处,内为血海、外为梁丘。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有效增加股四头肌的血液供应,配合股四头肌锻炼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尤其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抬腿无力、屈伸困难,效果显著。
2. 犊鼻穴、膝眼穴、委中穴
位置: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为犊鼻穴,内侧凹陷处为膝眼穴。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作用:刺激此三穴可增加关节内血液供应和润滑液的分泌,防止因摩擦造成的疼痛。
3. 阴陵泉穴、阳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高骨后侧凹陷处。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高骨稍前凹陷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疏通下肢经络,改善小腿无力、疼痛等异常感觉。
4. 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位置:三阴交穴位于内踝高点上四横指处。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
作用:刺激此二穴可以令下肢有力。具有补益肝脾肾,健步强身的作用。
掌揉髌骨
以掌心扣按髌骨,在保持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使髌骨产生向内向上的轻微运动,在此基础上,带动髌骨做环转运动2~3分钟。按压时,以髌骨下产生酸胀温热为宜。此手法适用于膝关节骨质增生、髌骨软化症、膝关节水肿及伸膝装置外伤性粘连、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脚底按摩是保健也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