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环为周围部分,包绕髓核,软骨板为上、下部分,直接与椎体骨组织相连,整个腰椎间盘的厚度为8mm~10mm。腰椎间盘突出须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能穿高跟鞋,可以穿平底鞋或选择负跟鞋康复锻炼。
目录
1腰椎间盘的基本结构
纤维环分为外、中、内三层,外层由胶原纤维带组成,内层由纤维软骨带组成,纤维环的前侧部分和两侧部分最厚,几乎等于后侧部分的两倍,后侧部分最薄,但一般也有1-2层纤维,纤维环斜行紧密分层排列,包围髓核,构成椎间盘的外围部分,像一盘旋的弹簧,使上下椎体相互连接,并保持髓核的液体成分,维持髓核的位置和形状。纤维环可能因为长期姿势不当或外部冲击造成松动,一旦纤维环松动,髓核就发生移位刺激神经,这就成为通常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软骨板为透明的无血管的软骨组织,在椎体上下各有一个,其平均厚度为1mm,在中心区更薄呈半透明状,位于骨后环之内。软骨终板内无神经组织,因此当软骨终板损伤后,既不产生疼痛症状,也不能自行修复。椎体上下无血管的软骨板如同膝、髋关节软骨一样,可以承受压力,起保护椎骨,缓冲压力,连接椎体和椎间盘之间的营养交换的作用。在幼儿时是椎体骨质的生长区域。
20岁以前腰椎间盘有血管分布,其后逐渐消失其水分含量也逐年降低,胎儿时纤维环和髓核的水分含量分别为80%和90%。30岁时分别降至60%和75%。
2腰椎间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脊柱疾病,大多与腰部外伤和慢性劳损有关,早期保守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对于你说的情况,如果有腰椎间盘突出,就要改正不良的坐姿,多做腰背部的伸展锻炼,可以多做燕子飞样运动进行锻炼。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就是注意保养,平时避免久坐久站,避免提重物,尽量睡硬板床,如果出现疼痛以及肢体麻木的症状,可以适当口服珍宝丸和腺苷钴胺片营养神经对症治疗.
3腰椎间盘的检查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主要的症状和体征是:
①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②在腰4-5或腰5骶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③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可排除其它骨性病变
4腰椎间盘的预防
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以在桌子下面伸伸脚、缓解双腿部位的疼痛,促进双腿部位的血液循环。对于下肢循环不畅的患者,要多多做做抬腿的运动。
2、长时间久坐的白领可以在打电话的时候站起来接电话,双脚轮流支撑着自己的身体,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的循环。在办公室工作的人,还可以利用健身球,来避免久坐不动带来的危害。
3、对于经常坐着的白领和司机,可以在座位上放上一个靠垫,这样有助于缓解久坐带来的腰痛和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要和足以选择合适的枕头,保持颈椎的合适弧度和高度,这样有助于人体全身放松。
4、对于气血少,亚健康人群,可以适当摄入虫草素,虫草素有助于补血益气,提高身体免疫力功能。
5腰椎间盘的认识误区
1、姑息迁就,得过且过
腰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很多20-50岁的高发人群自认为年富力强,根本不重视自己身体的“小病小灾”,并没有把自己腰部的不适感放在眼里,不预防,也不医治。其实,这时候你的腰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病变。等到影响工作、生活时才拍CT、做检查、找专家,这时医治就已经很难了。
2、大量吃药 注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但就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理而言,无法解除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药物疗法并非治本之法,只能暂时缓解病人的痛苦。其结果是终生投入,没完没了,停药就会发作,但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
“溶核术”采用注射蛋白酶类的药物,髓核虽然消失,但它是以加快退变为代价的,使椎间盘失去弹性,上下椎体落到一起,增加磨损,容易产生骨质增生,另外其它椎体就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加快其它椎间盘退变的速度,时间长了,还容易导致其它椎间盘发生病变。
3、动动手术 彻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并非首选,一般说来,只有经保守治疗无效,病人疼痛无法解决、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时候才需要进行手术。况且手术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发症也多。腰椎是人一生中活动较多的部位,经过手术后,这些部位会变得相对脆弱,容易发生退变更加容易受到伤害。
4、 一旦疼痛 推拿就好
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会有一定时期的疼痛史。由于开始阶段病症较轻,在疼痛的时候,许多人都习惯借助推拿按摩来舒缓疼痛。其实,推拿和按摩只能起到缓解作用,不能除根治本。而且由于许多推拿和按摩的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事故。因此,选择实施牵引和按摩治疗的医生,首先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疾病的发病阶段有所了解,并不是说按摩时间越长,疗效就越显著,而按摩的手法、轻重等,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