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听说自己得了脂肪肝后就感觉这种疾病十分严重,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疾病会慢慢出现肝痛的情况。其实这都是患者自己在吓自己,脂肪肝早期是绝对不会出现肝部疼痛的,不过如果您一直拖延着不去医院治疗的话,病情就会加重,就有可能出现肝部疼痛。具体情况我们还是来看专家的介绍吧!
目录
1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得脂肪肝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它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光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从已知的研究来看一般通过纯节食减肥或药物减肥一个月体重下降1/10或以上者得脂肪肝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一旦停止体重反弹也会非常快。目前许多年轻人患脂肪肝的原因就是盲目减肥引起的。所以拥有正确的生活方式,才不会受到脂肪肝的青睐。
脂肪肝患者要正确的对待自身病情的治疗,脂肪肝的治疗不能陷入使用保肝产品的误区。倘若是酒精性脂肪肝,建议戒酒三四个月,至于中毒造成的脂肪肝,一定要查清楚是不是药物中毒。而营养不良造成的脂肪肝,那需要把营养不良的习惯纠正,使自己重新拥有正确的生活方式。
相信大家看完上面文章后已经知道哪些人容易患上脂肪肝这种疾病了,可见这种疾病并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的。如果您有上面的一些坏习惯的话,请大家一定要及时改正,不然您最后就患上脂肪肝了。这种疾病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变成肝癌,威胁生命,可见还是相当严重的。
2脂肪肝会引起疼痛吗
轻度脂肪肝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在轻度脂肪肝时感觉不到任何自觉症状,在体检时才被偶然发现。有些轻度脂肪肝会出现一些轻微的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患者常会把它误认为可能是消化不良而被忽略。
脂肪肝会出现肝部疼痛吗?肝病专家表示,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
随着轻度脂肪肝的加重至重度脂肪肝,有近一半的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维生素缺乏的表现,如舌炎、口角炎、末梢神经炎、皮肤角化、皮下瘀斑等。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肝病专家指出,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另外,中重度脂肪肝是可以引起肝区疼痛的,尤其是在喝酒、吃了大鱼大肉之后,更容易引起肝区疼痛。而肝硬化和肝癌同样会引起肝区疼痛,但是在没有检查依据的情况下,不能排除你这几年内没有感染病毒性肝炎,也不能排除出现肝硬化或肝癌的可能。
脂肪肝会不会出现疼痛?这个问题上面文章专家已经为大家说得非常明白了,在平时我们就要多了解一些脂肪肝的常识,尤其是要知道它的预防方法。另外在生活中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好预防工作,这样您就不是那么容易得脂肪肝了,自己身体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3脂肪肝的原因
脂肪肝的病因学包括脂肪肝发生的条件(诱因)和导致脂肪肝的原因(致病因素)两个方面。在脂肪肝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均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即为脂肪肝发病的条件因素。
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化学性致病因素 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营养因素 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这些致病因素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近来研究发现部分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分别引起大泡性和小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肺结核、败血症等一些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因营养不良、缺氧以及细胞毒素损害等因素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外各型病毒性肝炎恢复期以及慢性病毒感染均可诱发肥胖性脂肪肝。
4.遗传因素 主要是通过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或染色体的畸变直接致病的。在肝脏,它们主要引起先天性代谢性肝病,其中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果糖耐受不良等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大泡性脂肪肝,而尿素循环酶先天性缺陷、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遗传缺陷等则可引起小泡性脂肪肝。此外某些家庭中的人具有某种疾病的素质,如肥胖、Ⅰ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脂血症等,此种现象称其为遗传易感性。
4脂肪肝患者食疗方法
1、少吃或不吃煎炸等油类含量高的食品。
2、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也宜限制。
3、控制食糖,各种甜食及高热能食物,如含糖量高的蔬菜,水果,胡萝卜,土豆,芋头,山药,粉条,巧克力,甜点心等。
4、适当选用含甲硫氨基酸高的食物。
5、优先保证优质蛋白质食物及新鲜绿叶蔬菜。
再次正确的脂肪肝的食疗方法 :
1、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咖喱和酒类等:少用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
2、保证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供应,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进食过多。
3、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按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每天可给脂肪0.5~0.8克,宜选用植物油或含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等;碳水化合物每天每公斤体重可给2~4克,食用糖的摄入不宜过多。
4、控制热量摄入,以便把肝细胞内的脂肪氧化消耗。肥胖者应逐步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围内。以标准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可给热能84~105千焦(20~25千卡)。标准体重(公斤)=身长(厘米)-105(或100),男性165厘米以上减105,而女性和男性165厘米以下者减100.
5、限制食盐,每天以6克为宜。
6、高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可给1.2~1.5克,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蛋白质供给,优质蛋白质应占适当比例,例如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
7、含有甲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小米,莜麦面,芝麻,油菜,菠菜,菜花,甜菜头,海米,干贝,淡菜等食品可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协助肝细胞内脂肪的转变。
8、适量饮水,以促进机体代谢及代谢废物的排泄。
5脂肪肝不能吃什么
1、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大部分都是在肝内解毒、分解、代谢,这对肝脏功能已收到损伤的脂肪肝患者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脂肪肝患者要想病情稳定、不复发就应绝对忌酒。
2、含脂肪高的油腻油炸食品
如肥肉、鱿鱼、动物的肝脏等含高脂、高胆固醇的动物性脂肪的食物。并应尽量少吃一些含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猪油、羊油、黄油、奶油等,因为脂肪肝本身对脂质代谢障碍,摄入过多的优势,会增加肝脏脂肪的堆积,进而加重肝脏脂肪化的程度。肝脏不好时对油腻食物消化也会不好,多吃油炸食品同样会对肝脏带来残酷的考验,因此建议平时在做饭炒菜时选用蒸、煮、炖、烩、氽、凉拌为宜,不宜煎炸。
3、辛辣、刺激性食物
脂肪肝患者体质多属湿热内盛型,而辛辣、刺激热性食物可助湿热,食用后对病情也较为不利,所以脂肪肝患者要想病情稳定、不复发就应避免食用辣椒、韭菜、羊肉、狗肉、胡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4、各种药物
受伤的肝脏功能减弱,此时再吃大量药物(包括某些维生素、草药),或者吸入环境中的油漆和氯化物等化学物质,都会使肝脏的受损状况雪上加霜。然而,专家表示,一旦脂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就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绝不能擅自加大药量。
5、高蛋白食物
脂肪肝患者肝脏代谢功能已不如从前,如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会使血氨升高,肝脏无力将血氨迅速转变为尿素时,就易诱发肝昏迷等中毒反应,这对脂肪肝的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脂肪肝患者不能吃过多牛肉、对虾、海参、乌鸡、羊肝等高蛋白食物。
6、含糖量较高的食物
如蔗糖、果酱、巧克力糖等含糖量高的甜点。摄入糖量过多,会给肝脏代谢造成负担,过多的糖无法被机体有效吸收,在体内转变为脂肪,会加重脂肪肝病情。除蔬菜、水果所含天然碳水化合物外,尽量不要使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因为糖类摄入过多可增加胰岛素分泌,促使糖转化为脂肪,不利于脂肪肝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