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但好多人不知道食物中毒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现象要怎么要怎么办,出现中毒症状后不可以吃些什么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多少
(1)某些致病性微生物污染食品并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有大量活菌(如沙门氏菌属)或产生大量毒素(如金黄色葡萄菌产生的肠毒素)。
(2)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品并达到能引起急性中毒的剂量(如农药的污染)。
(3)食品本身含有毒成分(如河豚含有河豚毒素),而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能将其除去。
(4)食品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贮藏条件不当而产生了有毒物质(如马铃薯发芽产生龙葵素)。
(5)因摄入有毒成分的某些动植物(如食入毒藻的海水鱼、贝;采用有毒蜜源植物酿的蜂蜜)。这些动植物起着毒素的转移与富集作用。
(6)某些外形与食物相似,而实际含有毒成分的植物,被作为食物误食而引起中毒(如毒蕈等)。
2食物中毒呕吐不能吃什么
(1)忌饮食无规律:胃炎的饮食原则上应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人的症状。应以饮食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为原则。尤其是年老体弱,胃肠功能减退者,每日以4~5餐为佳,每次以六七成饱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2)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层,对胃黏膜有较大的损害,人们在吸烟时候,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并附着在口腔、咽喉部,随吞咽进入胃内,这些有害物质对胃黏膜也有很大损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烟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恶性变。
辣椒,芥末、胡椒、浓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饮料,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也应戒除。
(3)忌过冷、热、硬食物:过凉的食物和饮料,食人后可以导致胃痉挛,胃内黏膜血管收缩,不利于炎症消退;过热的食品和饮料,食入后会直接烫伤或刺激胃内黏膜。
3小儿食物中毒早期症状有哪些
1。沙门菌中毒 多由食肉或内脏引起,尤其是病死的家畜。潜伏期6~24h,最长可2~3天,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可伴皮疹,大便有脓血。病程1~3周,可死亡。
2。葡萄球菌中毒 剩饭菜、污染的肉、奶、蛋类食后引起。潜伏期短,一般3h,表现吐、泻,以吐为主,发热不明显。
3。嗜盐菌中毒 由食海产品或用盐腌渍的食物引起,潜伏期8~12h,有腹痛、腹泻伴呕吐,中度发热,大便呈洗肉水样或脓血便。
4。肉毒杆菌中毒 肉毒杆菌为厌氧菌,多因食过期罐头、腊肠或密闭贮存食物引起,潜伏期1天至数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头痛、眩晕瞳孔散大、软弱无力、眼睑下垂、复视、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吞咽和呼吸困难,失音,可因呼吸麻痹死亡。
5。大肠埃希杆菌 潜伏期短,一般4~12h,症状轻,以腹泻为主,大便腥臭味,很少发热。
6。真菌 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而后出现肝、肾损害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惊厥、昏迷,有些真菌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4食物中毒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细菌培养
应取可疑食物、呕吐物和粪便作细菌培养。
2.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根据不同病因做相应的细菌学、血清学检验。
3.血培养
重症患者血培养,留取早期及病后二周的双份血清与培养分离所得可疑细菌进行血清凝集试验,双份血清凝集效价递增者有诊断价值。可疑时,尤其是怀疑细菌毒素中毒者,可做动物试验,以检测细菌毒素的存在。
查看详情>>5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