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人都患有或轻或重的胃部方面的疾病,大多都是由于自己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饮食问题造成的,得了胃病对患者的困扰非常的多,很多的食物都不能吃,而且严重的话就只能吃流食,还有可能会诱发胃溃疡的产生,有的人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迟迟都不见好转,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菜才好呢?看看吧。
目录
1如何治胃炎又快又好
从专业角度来讲,慢性胃炎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同时由于胃粘膜损伤,慢性胃炎常常伴有胃溃疡,使胃粘膜难以愈合。
针对这类疾病,首先应该采取的就是消炎止痛,修复胃粘膜。现在的慢性胃炎普遍采用药物治疗,尤以中西结合,显效又养胃的药品最为理想。例如修正斯达舒,它含有的氢氧化铝为抗酸药,能中和胃酸并保护溃疡面;维生素U能促进肉芽发育和快速成膜。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促进溃疡面愈合和粘膜再生。
同时,服用药物的患者还要注意日常饮食,平时要避免烟酒、咖啡、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芹菜等粗纤维食物,以免下肚后摩擦脆弱胃壁,使伤口更难愈合,空腹时也不要喝可乐等碳酸饮料等。
2胃炎发作时应多喝水
单纯性的急性胃炎起病较急,多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发烧、脱水、酸中毒和休克等中毒症状。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消除病因,杜绝致病因素继续对胃黏膜的刺激,并卧床休息。腹痛剧烈及大量呕吐者应暂禁食。
急性胃炎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较多,故需大量饮水补液,每小时一次,约100-150毫升,以缓解脱水并加速毒素的排泄。
饮食以流质为主,使胃部得到充分休息。开始先给清流,如米汤、杏仁茶,逐步增加牛奶、蛋糕。待病情好转后则给少渣半流,继而用少渣软饭。如伴有肠炎、腹泻、腹胀,应减少脂肪用量,禁用胀气食品,如牛奶、豆浆、蔗糖等。
此外,还要少量多餐,每日用餐5-7次,每次量不要过多,尽量减轻胃的负担。
3慢性浅表性胃炎吃什么菜才好呢
1、大枣
大枣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康复是有一定帮助的,学者研究发现,红枣中含有大量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只能暂时性阻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服用方法为:
①、红枣 10枚,水煎服,每日3次。
②、生食红枣,每次10克,每日3次。
③、红枣10枚,大麦100克,加水煎服,日服2-3次。
大枣水煎时掰开煎为好,煎熬时不宜加糖。
2、蜂蜜
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多食用蜂蜜,最好每天喝一勺蜂蜜。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体内的一种有毒液体,但在临床上被用于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经常喝会对花粉过敏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3、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除了少吃海鲜类食物外,还应该少喝冷饮和吃刺激性食物,牛肉、咖啡、巧克力、乳制品、蛋、花生、草莓、蕃茄等食物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呼吸道过敏,让慢性浅表性胃炎变得更加严重。
4胃炎可以喝牛奶吗
专家指出,慢性胃炎是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胃病,与胃酸分泌的量有关,胃酸过多或过少都可导致胃炎。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慢性胃炎患者,其饮食应少用或不用酸性食物,如浓肉汤、柠檬酸、橘子汁、各种甜汤等。
而牛奶是碱性食物,可以中和胃酸,牛奶中含有一种磷脂类物质,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很厚的疏水层,它既能抵抗外来不良因子对胃黏膜的损害,又能促进溃疡病灶的愈合,用在溃疡病和慢性高酸性胃炎患者身上效果也很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牛奶中含大量钙、铁、锌、铜、锰、钼等矿物质等成分,食用过多亦能刺激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酸过多的胃炎患者能喝,但不宜多喝,尤其是胃炎发作期专家建议尽量不喝,缓解期时每日1瓶牛奶还是应该补充的。
对于胃酸分泌过少的慢性胃炎,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其饮食应多用酸性食物,可食用少油清淡的肉汤、适量橘子、香蕉等,以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至于牛奶,是碱性食物且易胀气,因此应少食。不过,牛奶中的蛋白质加热后发生变化,而利于胃炎的恢复和治疗,又是较好的营养食品,完全不吃未免可惜,对于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宜经常多喝点热牛奶,或食用牛奶时,适当加些开水冲淡浓度,应会减轻不良反应,除对胃病本身有疗效外,同时对整个人体的营养供应都将大有益处。
5胃炎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一)西医药治疗
1、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二)中医药治疗
1、胃阴亏虚型患者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药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克,北沙参、玉竹、白芍、全栝楼各15克,麦冬、花粉、草决明、草石斛、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脾胃虚寒型患者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茯苓、山药、扁豆、海螵蛸、煅瓦楞子各12克,陈皮、良姜、香附、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