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其实是根据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来的,主要是根据孩子的成长变化情况,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便可以因材施教,像很多孩子到了青少年期都有叛逆的心理,这就是家长的教育走偏了,或是走了极端,没有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和敏感期。那么新生儿也需教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1掌握几大教养敏感期
一、语言敏感期(0至6岁)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牙牙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的学会母语,正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二、秩序敏感期(2至4岁)
孩予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特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戚力。
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三、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孩予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三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遭事物;三~六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特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比如:听觉筒、触觉板等,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能。
您也可以在家中准备多样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是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时,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2新生儿也需教养
1、利用一切机会与新生儿说话,说的内容与生活内容相结合。如吃奶喽渴了吗宝宝真漂亮妈妈来了等。
2、经常抚摸新生儿前额和全身皮肤,经常搂抱孩子,喂奶或换尿布时要充满感情地望着孩子,不停地对他说话,以满足婴儿心理需求,加深母子的相互信赖和感情。
3、促进新生儿视觉的发育。用红气球,经常移动位置给婴儿看;用富于感情的目光注视孩子,不仅可促进婴儿视力,还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
4、锻炼新生儿听觉。可用铃铛在头部的前后左右各方向轻轻摇动,使孩子追随铃声活动头部,也可选优美的乐曲给新生儿听。孩子哭闹时,将其抱在怀中紧贴母亲心脏部位,当新生儿听到熟悉的母亲心跳时,会立刻安静下来。
3培养有主见的孩子的教养
1.不要压制孩子的主见
父母当然比孩子拥有更大的权力,甚至有权让孩子完全得不到任何权力,但这么做的后果是造就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感而且脾气暴躁的孩子。疏导是比围堵更好的手段。而且,孩子拒绝父母要他做的事,不是要反对父母,只是想对自己的事有主导权。如果父母理解并尊重这一点,那么释放部分的权力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2.支持孩子自己做主
家长可以支持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并提醒他界限何在。当孩子做选择时,他觉得自己的确享有主导权,这一点会令他开心。
3.父母保持适当的权威
许多孩子家长也许在自己的孩童时期,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是极端威权的,父母说一,他们决不敢说二,所以,许多家长小时候从未享受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如果孩子所争取的是对他自己的自主权,而不是对父母的或其他人的管理权,那么他的要求就没什么不对。父母应将大人的权力保留在适当范围内,别将它过分延伸到孩子身上。但同时,也要让孩子尊重父母的权威。
4宝宝教养注意区别差异
生理上有差异:
男宝宝出生时体重多比女宝宝重,身高和头围也略胜一筹。男宝宝大脑比女宝宝大约重10%,而女宝宝拥有更大的胼胝体使左右脑可以频繁地沟通。
食量、说话、走路也有不同:
一般说男宝宝胃口好的多于女宝宝,这是因为男宝宝好动,喜欢奔跑、跳跃和打斗,能量消耗大,需要补充较多的营养。女宝宝的视觉、嗅觉较男宝宝灵敏,对食物就更挑剔,不容易接受新口味,这是因为女宝宝比较安静,消耗量较小。然而男宝宝说话和走路都晚于女宝宝,这是因为女宝宝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比男宝宝快。
Tips:对胃口好的男宝宝,爸妈要注意控制食量,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变成小胖墩。对女宝宝要适当地控制零食,以免影响食欲。男宝宝开口较晚,妈妈不要着急,学话需要长期累积,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女宝宝也不要让她过早走路,强行提前走对骨骼发育有害无益。
技能与探索有不同:
男宝宝对新的物品感兴趣,喜欢将新买来的东西拆开看个究竟。在睾丸素的刺激下,喜欢快速移动的物体,如电视、汽车、电脑等。男宝宝动手能力也比女宝宝强,能熟练地使用工具,组装玩具和搭积木。女宝宝对新生事物常抱有畏惧心理,在女性荷尔蒙的作用下,对玩具比较爱护,喜欢照顾娃娃。
5教养方面的4大误区
有些妈妈喜欢叫女宝宝帮助自己在身边学做一些家务事,但不喜欢男宝宝插手,认为男宝宝做家务事是“婆婆妈妈”的表现。其实男宝宝跟妈妈学些家务,对提升精细动作很有益处,妈妈应正确引导。
女宝宝做错了事总爱以撒娇的方式逃避爸妈的惩罚。当然宝宝做错了事爸妈不应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然而无论男女宝宝做错了事都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应的惩罚和教育。
爸妈不喜欢男宝宝有暴力倾向。男宝宝喜欢模仿电影中的打斗动作,常会受到爸妈的训斥,其实这仅仅是单纯的模仿而已,如果爸妈能善加引导,帮宝宝辨明是非,就可以培养他的正义感。
一些爸妈认为女宝宝爱打扮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男宝宝爱打扮就有点“娘娘腔”了。其实男宝宝也应打扮得帅气十足,爸妈要让他建立起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