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食用了不该吃的食物或者是垃圾食品的时候,就很容易便秘,众所周知,便秘会使我们非常难受,不仅肚子感觉到很难受,而且心情也会变得异常糟糕,那么吃便秘的中药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便秘的自我推拿法
采用自我推拿的方法可起到行气引导,和肠通便的作用。具体方法是:取仰卧位,先以食指或中指按揉中脘(脐上约13~14厘米处)、天枢(脐旁约6.5厘米处,左右各一)、关元(脐下约10厘米处)穴,每穴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然后双手掌重叠向下,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10分钟,每分钟频率约80~100次。
坚持上述方法每日早晚各1次,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症状不难消除。
2吃便秘的中药有哪些呢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引起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指老年人的脏器功能已发生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或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而饮食又过于精细,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较少,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不易排出,从而形成便秘。
临床上经常用两种中药治疗老年便秘,效果不错,而且没有太多的副作用。其中一种是肉苁蓉,一种是决明子。
肉苁蓉
肉苁蓉味甘性温,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它质地柔润,药性缓和,补而不峻,无燥烈之害。药理学研究表明肉苁蓉有延长果蝇寿命的作用,并有降血压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肉苁蓉中所含有的无机盐类及亲水性胶质类多糖,有推动肠蠕动、促进排便的缓泻作用。有人用肉苁蓉熬粥或煲汤喝,对防治老年便秘也很有效。
决明子
决明子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治疗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
治疗便秘或习惯性便秘,可取炒决明子10—15克,冰糖10克,沸水冲泡当茶饮用,每日1剂,每剂泡3次;或取经粉碎的炒决明子10—15克水煎 10分钟左右,兑入20—30克蜂蜜并搅匀,每早服l剂或早晚分服。
对于老年习惯性便秘,还可用决明子15克,打碎,直接泡茶饮用。若老年人便秘兼有气虚之症,也可加西洋参3克同泡服。老年人饮用决明茶,不仅有助于大便通畅,还能起到明目、降压、调脂等保健功能。
专家表示,维持正常的排便规律对肛门保健和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意义,那么什么叫规律的排便习惯?就是每天定时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超过10分钟,如果10分钟后大便还是排不出来,宁可先起来暂时不排便,间隔三十分钟或一小时后再去排便。
3便秘食疗的原则
凡是粪便于燥坚硬、排便不畅,或数日才排便一次,严重丧失正常频率者,称为便秘。
食物在胃肠道经消化吸收后,其残渣形成粪便,规则地定期由结肠顺利排出,是机体的基本生理过程,如果粪便在体内潴留过久,就会产生各种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引起各种疾病。
中医认为,便秘多因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所致。另外,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而肺气的闭塞也可影响大肠的排便功能。
一般临床上多见的是习惯性便秘,多因饮食、排便习惯不良、肠道蠕动减退、应激性减退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便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遵循以下饮食原则:
1.宜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如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笋类等,以增加食物残渣。
2.平时应多喝开水,有助于大便的软化。
3.适当吃一些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牛奶、奶油等。
4.在烹调菜肴时可适当多放一些食油,如豆油、菜油、麻泊、花生泊等。
5.适当进食一些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豆类、粗粮、甘薯、马铃薯等,以促进肠道的蠕动。
6.忌食烈酒、浓茶、咖啡、韭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少吃荤腥厚味的食物。
4便秘应该如何预防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因为早餐后能引起胃结肠反射,有利排粪运动。
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正常人每千克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
足够的水分: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秘结。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通过。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排便要养成规律,不要拖延。如果经常拖延大便时间,破坏良好的排便规律,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经常容易发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时间,每到时间就去上厕所,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对于还没有良好排便习惯者,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因为结肠运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晨起床后人由平卧转变为起立,结肠会发生直立反射,推动粪便下移进入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3、慎服导致便秘的药物
消化系统药: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肠胃解痉药:枸橼酸铋钾等铋剂:氢氧化铝等铝剂。
降糖药:格列齐特。
神经系统药:帕罗西汀、奥氮平,治疗帕金森病的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
心血管系统药:普罗帕酮、硝苯地平、比索洛尔,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调脂药。
泻药:长期使用,肠道会形成对泻药的依赖,自主运动减弱,肠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结果发生便秘。
补钙、补铁类药物也可引起便秘。
4、积极锻炼身体
散步、跑步、深呼吸、练气功、打太极拳、转腰抬腿以及体力劳动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膈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
腹部按摩也可预防便秘,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对向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圈。
5、及时治疗有关疾病
有关疾病的治疗对预防大便秘结亦有一定的作用。如过敏性结肠炎、大肠憩室炎、结肠肿瘤、结肠狭窄;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宫肌瘤;铅、汞等金属中毒。
5便秘如何鉴别
诊断标准:
便秘可能是惟一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之一。对于便秘患者,应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必要时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消化道机械性梗阻,有无动力障碍。
询问病史应详细了解便秘的起病时间和治疗经过,近期排便习惯的改变,问清排便次数,有无排便困难、费力及大便是否带血。是否伴有腹痛、腹胀、上胃肠道症状及能引起便秘的其他系统疾病,尤其要除外器质性疾病。
体格检查能发现便秘存在的一些证据,如腹部有无扩张的肠型,是否可触及存粪的肠襻。进行肛门和直肠检查,可发现有无直肠脱垂、肛裂疼痛、肛管狭窄,有无嵌塞的粪便,还可估计静息时和用力排便时肛管张力的变化。
便秘鉴别
根据情况选择一些特殊检查,首先应除外器质性病变如结肠癌、狭窄引起的便秘,腹部平片能显示肠腔扩张及粪便存留和气液平面。应进行内镜或影像检查,了解结肠和直肠肠腔的结构,还可发现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后者是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引起脂褐质沉着的表现。
1.结肠梗阻性便秘
(1)除便秘外,患者常有腹胀、腹痛、恶心与呕吐等症状。
(2)结肠肿瘤、肠粘连等慢性肠梗阻者,起病较缓慢,便秘呈逐渐加重,少数左半结肠癌患者大便还可变细;如系急性肠梗阻者,则起病多较急骤,病情较重,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较便秘更为严重;急性肠系膜血管梗死或血栓形成等缺血性肠病患者,也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可伴有恶心与呕吐及便秘等症状,但患者常有血便。
(3)腹部平片如发现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4)X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癌肿等病变。
2.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
(1)便秘常受到情绪紧张或忧虑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常有阶段性的腹泻史,仅少数患者只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2)钡剂灌肠检查有时可发现部分肠段呈痉挛性改变,但肠壁光滑。
(3)结肠镜检查有时发现肠镜通过痉挛肠管时较困难,且患者有疼痛等不适感,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3.张力减退性便秘
(1)多见于老年人,有内脏下垂,或长期营养不良者。便秘系因肠蠕动功能减弱所致,其中不少患者有长期使用泻剂史。
(2)口服钡剂检查时,见钡剂通过小肠、结肠的时间明显延长。
(3)结肠转运时间测定。通常采用Bouchoucha方法,测定不透X线的标记物在结肠的通过时间(DTT),当标记物在72h后仍未排出体外时,可考虑为慢传输型便秘。
(4)结肠镜检查常无器质性病变。
4.直肠性便秘
(1)多因有肛裂、瘘管、痔核等肛周病变,患者大便时有疼痛感,故而惧怕大便,久而久之缺乏便意,排便反射迟钝而发生便秘,使大便积聚在直肠内,每次大便较粗大且坚便,有时大便外面带有鲜血。
(2)少数患者大便干结如栗子状,同时有左下腹隐痛,多系乙状结肠痉挛所致。
(3)肛诊时可发现肛周痔核、肛裂及肛瘘等病变。
(4)钡剂灌肠时可见到痉挛的结肠呈狭窄状,但肠壁光滑无缺损。
(5)直肠、肛门内压力测定及直肠内肌电图测定。当压力或肌电图出现异常,则有利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诊断。
(6)结肠镜检查除见到肛周病变外,直肠及上端结肠均无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