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人患有肝腹水这一类疾病,如果患有肝腹水,这一类疾病的话应该选择到正规大医院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就诊,并且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够让病情快速的好转,并且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配合医生的建议,治疗的过程中对自己一定要加倍的爱护,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肝腹水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目录
1肝腹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1、门脉高压:门脉高压是肝硬化腹水产生的主要的原因,肝硬化伴有门脉高压时,可在一些血管活性介质作用下,致使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大及淋巴回流量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回吸收减少,继而形成腹水。
2、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也是肝硬化腹水产生的原因之一,肝硬化时肝功能损害较重,消化吸收功能较弱、肝脏合成白蛋白的机能也相对减退,再加上食欲欠佳,所以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低蛋白血症,从而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降低,血液成分及组织液的外渗,继而形成腹水。
3、肾排水功能障碍:调查发现约75%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伴有肾排水功能障碍,这主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肝硬化时肝脏的正常功能严重受损、代谢功能也相对较弱,较易致使醛固酮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使肾排水功能障碍(主要为远端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能力就会相应增加),导致水钠潴留,继而形成腹水。
4、淋巴液漏出增加:肝硬化时肝内多有再生结节,所以较易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使肝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肝淋巴液生成增多,超过淋巴循环回流能力,致使淋巴液漏出增加,而淋巴液进入腹腔时即可形成腹水.
以上是肝腹水的发病原因,希望对您增加肝腹水常识有帮助。专家表示,肝腹水对人体危害很大,一定要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避免错过过理想的治疗时机。
2肝腹水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
其实如果患有肝腹水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病情需要,选择药物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有很多护肝的药物对患者的病情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起到保护肝脏跟养肝护肝的作用,用中药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理气的功效,所以,如果患有肝腹水的患者也可以选用中药制剂来进行治疗,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进行治疗,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之后才进行治疗,另外在饮食上患者也应该格外注意,多食用一些对身体有营养的食物,这样也能够很好的做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选用生物细胞疗法,这种方法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科技,这种方法是从肝硬化患者身上抽取少量的骨髓,然后再用高科技的手段分离提取生物细胞,这样在将分离出来的细胞经肝动脉注入肝脏之内,以后就会繁殖出新的肝细胞来,这样就可以使患者的病情重新获得新生,可以使患病的肝脏重获生机,生物细胞都是采取患者自身但细胞提取的,这样就会没有任何的排异反应,收费也比较合理,这种方法一般都比较适合早期的患者,治疗效果是比较高的.如果是晚期的患者,应该选择保守的治疗方法,或者是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患有肝腹水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一定要选择清淡的食物,不要吃那些过于辛辣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日常生活中不要让自己过度的劳累,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平日里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在饮食上一定要低糖,平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病情才能够早日康复和好转.
查看详情>>3肝腹水有哪些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常为发现肝腹水的重要手段,肝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免疫学检查对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水的性质和鉴别腹水的原因。
细菌学及组织细胞学检查,腹水离心后涂片染色可查到细菌抗酸染色可查到结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在腹水中查瘤细胞对腹腔肿瘤的诊断:
肝腹水的诊断:
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上述多种因素,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4肝硬化腹水患者饮食四大原则
忌食粗糙性食物。肝硬化腹水饮食要忌吃油煎、炸及硬、脆、干食品。食物宜柔软不宜粗糙,由于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引起食道下端和胃底血管变粗、管壁变薄。饮食不当,就可能刺破或擦破血管而引起大出血。所以应避免食用含粗糙纤维的食物,更不能食用硬、脆的干食品,以防止刺伤食道造成破裂出血。
控制脂肪类食物。每曰应摄入脂肪类物质50克左右,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油食品)为好。膳食脂肪过多,不仅有碍消化、加重消化道症状,而且容易在肝内沉积,引起肝脂肪变性。
控制盐及水的摄入量。对于有大量腹水而少尿的病人,可吃无盐饮食。病情好转,腹水减少,尿量增多后可吃低盐饮食,每日2—3克钠盐。有大量腹水的病人,对水的摄入,每天除主、副食、水果中含的水份外,不能再饮水,如感口千、烦渴,可饮少许。每天水的总进量包括输液,以不超过1500毫升为宜。
多补充蛋白质。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开始增多,同时肾血流量也开始增多,醛固酮分泌出现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增加,尿量增多。肝细胞组织的修复,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类物质。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饮食是极其必要的。如各种鱼类、牛奶、蛋品、瘦肉等动物类蛋白质和豆制品类植物蛋白,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肝硬化腹水饮食原则有哪些?总体而言,肝硬化腹水患者肝脏非常脆弱,因而在护理方面也要做到细致讲究,以上几种原则是患者必须遵循的,可以有效保护肝脏,促进肝脏恢复。
5肝腹水患者该如何护理
病情观察: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情变化快,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肝肾衰竭及感染等并发症,且为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故应密切观察。每日清晨在空腹的状态下测量腹围、血压,准确记录24 h尿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测量体重、腹围,尿量是动态观察腹水消长及利尿药物使用是否恰当的重要依据,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参考,也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信息,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性格、行为的变化,此为肝性脑病的最先症状,应及时处理。
心理与情志护理:肝主疏泄的功能受到影响,会使情志受到波及,同时,情志的改变也会反过来影响肝脏的功能。由于肝硬化患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可导致忧伤,恐惧,消极等悲观心理,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因此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多给予理解和关心,耐心细致地给病人讲解和疾病相关的知识,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休息与体验:大量腹水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减少不适。轻度腹水患者,可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以增加肝脏血液回流量,减轻肝脏负担。集中安排治疗护理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环境,保证患者得到充分休息⑵。卧床期间要为病人勤翻身、拍背,保持床铺的平整、干燥,以免发生褥疮。要鼓励病人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以免形成静脉栓塞等。
饮食护理:在病情的稳定中,患者饮食护理尤为重要。给予富含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低盐、低脂肪、少渣食物,少食多餐。尤其要注意盐的摄入,无盐饮食,每日钠的摄入量不超过0.5g,低盐饮食不超过2g,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约为1000ml/d。肝功能显著损害或有肝性脑病先兆的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
利尿剂应用时的护理:肝硬化腹水病人均使用较大剂量的利尿剂,因此对利尿剂的观察相当重要。要准确记录24小时的尿量,每小时不少于40~50ml。每日测量腹围一次,注意病人血钠钾氯等离子的浓度变化,防止电解质紊乱。同事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意识改变、腹胀、乏力、疲倦、撰样震颤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