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脑病这种专业的名词很多人可能都很陌生,相信中风很多人都听过,中风就是肝脑病。肝脑病分为分严重的和轻中度的。轻中度的肝脑病患者可能记忆有些混乱,整个人反应比较迟钝,说话也比较慢。肝脑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如何避免患上肝脑综合征?一起来看下。
目录
1肝脑综合征有哪些表现
1.肝脏疾病的躯体症状和体征
(1)常见的明显的黄疸:眼球结合膜黄染、皮肤黄染,甚至黏膜也黄染,尿无黄染等。黄疸为:①间接胆红素为主,是溶血性黄疸,依家族史和相应化验确诊;②直接胆红素为主,不贫血,球中胆红素阴性、尿胆原也阴性。后者为肝癌、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阳性表现特征。
(2)肝性腹水: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腹水。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积水500 ml以上),蛙状腹、腹壁静脉曲张等。肝功能异常。低蛋白征。
(3)其他消化症状: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肝区痛等。急性肝炎可有发热,可有肝臭。
(4)肝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有关肝炎、黄疸、蛋白、腹水和其他检查,肯定发现有不同的阳性结果,具有确诊意义。
2.意识障碍等神经心理症状
(1)前驱症状:脑衰弱、嗜睡及乏力症状。
(2)意识障碍:意识清晰度下降,意识模糊、朦胧、昏迷。进入昏迷的时间可长可短,与肝脏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有关。急性肝病,进展凶恶,可由嗜睡、昏睡进入昏迷。慢性肝病如肝癌、肝硬化患者,可呈现波动性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进入昏迷较晚,且难以恢复。
(3)肝脑综合征恢复期抑郁状态:肝昏迷转醒后,可出现抑郁状态和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或脑衰弱综合征。
3.肝脑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昏迷期:肝昏迷一般分为4期:昏迷前驱期(意识障碍);昏睡木僵期;昏迷期;由昏迷恢复期。昏迷状态也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持续时间与肝病严重程度有关。常有肝臭、呼吸不稳及肌张力改变。
(2)神经系统体征:最常见的是双手有扑翼样震颤、粗大型,肌张力提高,腱反射活跃,肝脑综合征病理征阳性。
上述二大特征的基础是,肝脏功能严重破坏造成肝代谢功能障碍。糖、蛋白、脂肪的转化代谢受到极大的影响。血氨含量明显增高,直接影响肝功能改变和造成脑部病理学改变,使脑细胞变性、溶解、凋亡。这一机制可为治疗的依据。
2肝脑综合征是什么
肝性脑病分4期:1期 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手抖。2期 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前期症状加重。3期昏睡期,昏睡和意识错乱为主,但可以唤醒.4期 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症,其主要临川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治疗包括:
1、调整饮食结构:高蛋白饮食会诱发肝性脑病,因此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严重肝性脑病的患者要禁止胃肠道摄入蛋白质,采用鼻饲或静脉补充葡萄糖等。
2、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3、促进体内氨的代谢,例如精氨酸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有急性与慢性脑病之分。
3如何避免患上肝脑综合征
1、预防并及时治疗消化道出血:预防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最根本的办法是降低门静脉高压或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应及时给予止血,并及时清除胃肠道积血。
2、预防和控制各种感染:如肠道感染,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坠积性肺炎,褥疮感染及败血症等,常是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应及时合理地给予抗感染治疗。
3、防治便秘可给予乳果糖,山梨醇,果导,番泻叶,大黄,山梨醇,硫酸镁等酌情口服,也可给予开塞露塞肛,必要时给予清洁灌肠。
4、预防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慎用镇静药,禁用含硫,含氨药物,严禁大量放腹水,减少手术,创伤及利尿过多等,祛除医源性因素。
4肝脑综合征如何确诊
肝癌并发症脑病的诊断不难,以下几点可作诊断依据:
1、晚期肝癌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神经异常征象,如意识改变、睡眠到错、扑翼样震颤、昏迷等。
2、可由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破裂出血、继发感染、过量放腹水、大剂量利尿剂的使用。手术创伤、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高蛋白饮食等原因诱发。
3、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患者有明显诱因而出现上述症状。
4、血氨增高>59μmol/L。
5、脑电图有明显异常改变,如出现节律变慢,出现β波,两侧同时出现对称的高电压慢波。数字连接、数字标字试验、搭积木试验,签名试验为主,此类试验均有助于早期诊断。
5得了肝脑综合征怎么办
肝癌一旦并发肝性脑病,则预后较差,抢救成功的报道较少,故应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一)针对肿瘤的治疗
通常发生肝性脑病的肝癌患者,很少采用针对肿瘤的“攻击性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二)去除诱因
应积极防治感染、消化道出血,避免大量使用利尿剂及大量排放腹水,禁用麻醉剂及镇静剂(如吗啡等),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失调;禁用含氨物质,如氯化氨。水解蛋白、醋氮酪氨等使血氨增高的药物。
(三)营养与饮食
限制蛋白质的摄人量,最好选用植物蛋白,病情严重时,应予无蛋白饮食。并保证足够热量、维生素包括A、B、C、D、K族维生素及叶酸,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应鼻饲或静脉补充。
(四)对症治疗
1、保护脑细胞 可用冰枕或冰帽降温。
2、防止脑水肿 可用甘露醇等脱水。
3.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五)中医药治疗
中医无肝性脑病的名称,可归属为昏迷、昏蒙、癫狂等范畴。有虚实之分。属实者多为痰浊。瘀血。湿热等蒙蔽神明所致,属闭证范围;属虚者多为气血虚耗、阴阳衰竭等致清窍失养,神失所倚,属脱证范畴;然多数病人属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多年来,中医在本病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1)湿热蒙蔽
主证:面色晦黯或黄染,腹胀或腹大坚满、脱腹撑急,食欲减退,渐至神志模糊,语言不清,昏不知人,喉中痰声,恶心呕吐,或伴心烦懊恼、身热夜甚、口苦口干,搜黄赤涩,便于或清垢,舌质红或红线,舌苔黄腻或兼灰黑,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涤痰开窍。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常用药物:茵陈、大黄、半夏、南星、橘红、竹茹、枳实、瓜萎、白花舌蛇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伴面目小便黄染、身热、口干口苦者,可加重茵陈、大黄的用量,并酌加金钱草、川朴、黄羊、柴胡等。伴黑便或呕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三七粉、侧柏叶、地榆,或加服云南白药。尿少、肢肿者可加车前子、白茅根、泽泻等。腹大如鼓者可酌加大腹皮、泽泻、获苓、猪苓等、车前子、二丑、玉米须等。
(2)痰浊变盛
主证:面色晦黯或黯黄,食欲减退,胸闷腹胀或腹大如鼓,语言不清,昏不知人,恶心呕吐,小便清长,大便清垢,或伴喘息气逆,喉中痰鸣,或伴形寒肢冷,舌质晦黯胖嫩,边有齿痕,舌苔白腻或灰黑,脉沉滑或濡滑。
治法:益气祛疾,化浊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物:半夏、南星、陈皮、庆等、积实、郁金、富蒲、竹茹、生姜、厚朴、人参。藿香、苍术等。伴黑便、呕血者可酌加黄芪、白及、乌贼骨等益气收涩之品。伴喘气逆,喉中痰鸣者,可加革裤子、苏子、旋覆花等降气平喘之品。伴形寒肢冷者加附子、肉桂、干姜等辛温祛寒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