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高血压根据发作分为两大类,有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虽然都属于疾病的范围,可是治疗的方式却有变化,患者应该重视疾病的医治,那么患有肾病高血压能治好吗?此病的治疗并不好治疗,高血压本身是复杂性的疾病,血压会反复的升高,所以疾病的治疗是困难的,但是患者坚持治疗是可以控制住病情的。
目录
1小儿高血压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限制钠盐摄入量。采用低盐饮食防治高血压病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是重点。每天食盐量限制在2~2。5克(钠摄入量2000毫克左右)。对于早期高血压病严格限制食盐是很有好处的。年轻人血压虽正常,但直系亲属中有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也以低盐饮食为好。
2、多吃含钾高的食物。钾可以缓冲钠的不良影响。钾摄入量多,可使钠的排出增加,从而减低其升压作用。要使钾的摄入与钠保持1。5∶1的比例,对降低血压才有帮助。市场上出售的食盐代替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钾,但含量多少不等,采用时必须注意其说明。当前治疗高血压病常采用利尿剂,而利尿剂又有增加排钾和保留钾盐的不同类别,饮食上应如何配合,要听从医师的具体指导。
3、增加钙和镁的摄入。钙的摄入量每天应有800~1500毫克。镁缺乏时可引起血管痉挛。应用利尿剂治疗时需补充镁盐,每天每公斤体重应达到8毫克。此外,还需补充锌,每天可口服50~200毫克。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多的食品对防治高血压有益。
4、营养合理,不可过量。体重超重可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又可促进动脉硬化。因此血压高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脂肪、营养适当、热能不可过多。身体肥胖的要注意减肥。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
2高血压能够彻底治愈吗?
1、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肾切除、肾血管重建,自体肾脏移植,以及近年进展较快的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肾动脉支架成形术(金属内支架)等介入治疗。药物治疗并非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仅对不适宜或拒绝接受上述治疗者,才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药物首选的是钙通道阻滞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能有效降低血压,较少引起肾功能损害。其次是β受体拮抗药,如倍他乐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禁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因为肾动脉狭窄、肾缺血时,AngⅡ产生增多,收缩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GFR)。当使用ACEI或AngⅡ受体拮抗药后,抑制AngⅡ的形成和作用,导致GFR下降,加重病情。
2、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包括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调整生活习惯、戒烟、节制饮酒、正确对待环境压力、保持正常心态。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接受透析的患者,首先要调整水、盐的摄入量,达到理想干体重。注意低钠、低脂。低钠不仅可有效控制钠、水潴留,并可增加ACEI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的降压效果。
(2)药物治疗:以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为首选方法。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阻断RAS药物有两大类:ACEI和AngⅡ受体拮抗药。用药原则上应避免肾损害药物、低剂量开始、联合用药。
1)利尿剂:仍是最有价值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排钾利尿剂包括以呋塞米为代表的高效袢利尿剂和以氢氯噻嗪为代表的中效噻嗪类利尿剂,适用于肾病时水钠潴留,但有低血钾症、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的倾向。以安体舒通为代表的醛固酮受体阻断剂属保钾利尿剂,抑制醛固酮作用利尿亦降压,又可减轻醛固酮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因其有保钾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吲哚帕胺,具有利尿和钙拮抗作用,尤适用轻中度高血压。作用持久,降压平稳,且不引起糖、脂质和尿酸代谢的紊乱。
2)钙拮抗剂(CCB):主要通过扩张外周阻力血管而降压,治疗剂量下对容量血管无扩张作用。包括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两大类,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有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目前推荐使用长效或缓释型制剂,其短效制剂可引起血压较大波动以及糖、脂代谢紊乱、蛋白尿加重,已不推荐使用。由于钙拮抗剂可减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减少大分子物质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抑制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增殖来减少肾小球硬化的发展,从而具有肾保护作用。
患有肾病高血压能治好吗?疾病治疗是以控制疾病为主,要彻底治愈疾病或是治疗好疾病都有难过,患者治疗疾病后病情控制不再恶化就是有效的治疗。患者现在治疗本病需要对症病因、类型医治,治疗期间要调理好饮食、情绪等,避免血压继续升高影响肾功能,严重时周围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3最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多少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现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
目前我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详细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 供参考)即3次检查核实后,按血压值的高低分为正常血压、临界高血压和诊断高血压。
(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kPa(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2)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 ~95mmHg)之间者为是。
(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 Hg)者为是。
最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都是人为划分界限,这些都是需要临床资料和实验来进行验证的。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要用小剂量药物平稳的降压,血压有下降的趋势后,再慢慢增加药剂,直到血压可以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
4预防小儿高血压的主要措施
1、重点预防对象
对血压正常偏高儿童、有阳性家族史者及肥胖儿应作为重点预防对象,定期测量血压。从儿童开始就应加强血管保护,预防粥样斑块形成。若有高血压家族史、肾炎病史以及肥胖的4岁以上儿童,经常头昏、头晕、心慌,家长应提高警惕,尽早带孩子到医院测量血压,以争取早期发现问题,予以合理治疗。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方面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避免超重,并应从婴幼儿时期开始,避免喂哺过量牛奶或总热卡过多。日常饮食避免过多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少食精米精面,多食蔬菜,鼓励低盐饮食,少吃肥肉、猪油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因为胆固醇高,血管内皮会长斑块,把血管堵塞,容易出现动脉硬化,造成高血压病及冠心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起居要有规律,早睡早起。坚持体育锻炼,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的刺激,如学习负担过重、富于恐怖或惊骇性内容的电视及电影等,减轻环境中的噪音,保证足够睡眠时间,不通宵熬夜,因为睡眠时血管放松,血压可以下降。避免吸烟饮酒等。
5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1、情绪要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非常密切。大喜、大悲、大气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已患高血压的病人,应养成自制的习惯,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2、大便要通畅: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以影响血压。排便困难的人,则更明显。因此,患有高血压的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3、饮食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
4、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人的大敌。体重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血管外周阻力增加都是导致高血压恶化的重要因素。
5、房事要节制: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 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