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对于肠蠕动慢又称为功能性便秘,在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都会出现过便秘的现象,如果频繁便秘那么就属于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症状可轻可重,轻者让我们的排便不通畅,重则会引起肛裂、痔疮等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肠蠕动慢要怎么样调理呢?下面来了解相关内容。
目录
1肠蠕动慢有哪些症状呢
肠蠕动慢也就是功能性便秘,便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27%,但只有一小部分便秘者会就诊。便秘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老年多于青、壮年。因便秘发病率高、病因复杂,患者常有许多苦恼,便秘严重时会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常表现为:便意少,便次也少;排便艰难、费力;排便不畅;大便干结、硬便,排便不净感;便秘伴有腹痛或腹部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失眠、烦躁、多梦、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的“报警”征象包括便血、贫血、消瘦、发热、黑便、腹痛等和肿瘤家族史。如果出现报警征象应马上去医院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对于肠蠕动慢会出现的症状表现已经在上文中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大家可以通过症状来进行比较,如果平时的排便症状与文中介绍的症状非常相似,那可能就是由肠蠕动慢而引起的,症状较轻可自我调节来解决,如果严重的话则建议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2肠道蠕动慢怎么调理呢
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
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依赖性,造成便秘。
4.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
6.建议患者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睡醒及餐后结肠的动作电位活动增强,将粪便向结肠远端推进,故晨起及餐后是最易排便的时间。
上面介绍的调理方法可以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引起的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每天养成喝足八杯白开水的好习惯,特别是早上起床后空腹饮用一杯淡盐水可以有效帮助肠蠕动,从而达到一天成功排便一次的最佳规律,或者可以坚持每天吃一根香蕉。
3保护肠道健康掌握五大诀窍
第一,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避免吃辛辣、油腻、油炸、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不洁饮食、食无定时;减少或避免抽烟、喝酒。
第二,避免滥用含泻药成分的药品和保健品(如某些洗肠茶),不管有无便意,请每天定时上厕所,建立条件反射,争取养成固定的排便习惯。
第三,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人体会根据生物钟来修复肠道,而作息和饮食不规律都会影响这个过程,进而影响肠道健康和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例如,睡眠时段是肠道的重要修复期。如果晚上进食过多(会加重肠道负担),或者经常熬夜,都会影响肠道修复。
第四,注意精神和压力调节。长期工作或学习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焦虑、压抑、易怒,容易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运动等各种方式,放松自己,给身体减压。
第五,加强运动和身体锻炼。经常跑步、游泳、骑车、爬山、做瑜伽等等,以及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都可以使胃肠活动加强,促进肠道蠕动。
肠道“调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调养过程应遵循肠道自我循环周期,一般情况大约每两周会有一个质的改善(即有相对明显的感觉),不同个体当然会有不同。在改善的基础上,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再得到进一步改善,如此循环往复,整个调养过程呈螺旋式态势上升,直到肠道重新进入健康周期之中。
4保护肠胃做到6个字
一是水
多年来我喝的是当天烧开后自然冷却的温开水,每天至少要喝8~10杯,或喝决明子茶、绿茶,并坚持每晚睡前、夜半醒时和晨起后各饮一杯白开水。既起到了内洗涤、稀血液的作用,又刺激了胃肠道,利于软化粪便通大便。
二是软
人到中年以后,胃肠道功能随之降低,需饮食熟软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及肠道排泄。
三是粗
常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食品、薯类、青菜、白萝卜、芹菜、丝瓜、菠菜、海带、西红柿、苹果、香蕉、梨等,每天可适当选择其中几种食物搭配食用,以刺激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
四是排
定时排便,不拖延时间,使肠中常清。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及会阴部,以保持清洁。
五是动
适度运动,每天早晚慢跑、散步,促进胃肠道蠕动。另外,早晚各做一次腹式呼吸,时间为15分钟,使小腹、腰背部有发热感觉。随着腹肌的起伏运动,胃和肠的活动量增大,消化功能也得到了增强,对糟粕的排斥更加彻底。
六是揉
每天早晚及午睡后以两手相叠揉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揉100次。可促进腹腔血液循环,助消化、通肠胃,从而促使大便顺畅排泄。
5做什么运动可曾加肠道蠕动
1、跪姿前倾可增加肠道蠕动
双膝跪地,从膝盖到脚趾都要接触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坐下,直到体重完全压在脚踝上,双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该姿势约30秒,放松后再将上半身向前倾。重复做3~5次。该动作有助于消除胀气、胃肠综合征(如胃肠痉挛、腹泻等),还可强化大腿肌肉。
2、伏地挺身可增加肠道蠕动
俯卧(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额触碰地面,双腿伸直,双手弯曲与肩平放,手肘靠近身体,掌心向下。
双手支撑,抬起头、胸部,双腿仍接触地面,直到感觉胸腹完全展开。保持该姿势约10秒钟。重复做3~5次。这能消除胀气、解除便秘、锻炼背肌,对脊椎矫正有一定的帮助。
3、站立弯膝可增加肠道蠕动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轻放膝上,身体微向前弯。深吸一口气,吐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让腹部肌肉呈凹陷状,但不要勉强用力,否则会感到不舒服。保持该姿势5~20秒,不要憋气,然后顺势将肺部气体排出,放松肌肉。重复4~7次。这个动作对缓解消化不良与便秘很有帮助。
4、走路运动可增加肠道蠕动
人们的最基本的活动和运动就是走路,它是运动中最基本的一个。最近很多人一天都走不上一个小时。这样不好,通过走路能有效地帮助排除宿便,对便秘很有效果。不过,由于人每天的精神和身体状态并不一样,有些时候也不要强求,比如,患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对锻炼强度等做出及时调整。状态不好时,可以适当减量,甚至不走;状态较好时,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可多运动一会儿。
5、伏地爬行可增加肠道蠕动
这个动作就像是动物走路一样。在家能做,简单又方便,而且效果也很好。通过利用手和脚,用四个脚走30分钟以上,对促进肠道蠕动非常好。那些消化不好或者是有便秘、宿便的人们一定要做这个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