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患者定期都会到医院检查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如何,从中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有心血管疾病,这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好办法。冠状动脉检查结果是冠心病可以说严重,也可以说不严重。严重是因为冠心病毕竟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问题造成的,不严重是因为至少发现了自己有冠心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冠心病。
目录
1老年人如何预防治疗及冠心病恢
[护理]
1.身边随时备有药物,以防病症急性发作。
2.食物治疗冠心病可用黑木耳蒸1小时加冰糖服用,或者用鲜蘑菇和大枣煮食。
3.用自然疗法防治冠心病:自然疗法可使冠心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消退血管狭窄愈重者改善愈明显。自然疗法是指膳食中脂肪的获取热量在25%以下;食物多样化、粗细搭配、饥饱适中;甜食少吃,食盐适量,戒烟;应急处治,例如作伸展运动,意念放松,摒除焦虑,气人丹田,默想过去和未来的美好景象,至少一小时;每周至少3小时散步;增加膳食中钙的吸入量;每周至少两次进食含油多的鱼;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注意摄取含维生素B6的食物。
1. 患者本人要了解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
2. 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3. 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掌握急救知识,了解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熟悉家中急救药品摆放的位置。急救药品要放在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
4. 每年更换一次,以免失效。
5. 冠心病人不要单独睡一屋,不要单独外出。
6. 冠心病人应比一般人更注意保暖,气候骤寒时,应多穿衣,严防脚下着凉
7. 心肌梗塞老人家庭康复的目标,是通过早期活动和锻炼,以达到体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病人在出院后,除按时服药、按时门诊随访外,家庭康复锻炼,以步行疗法最为简便、易行,具体方案如下:
(1)出院后第1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5分钟,距离为400米。
(2)出院后第2周:每日2次漫步,每次5分钟,距离为各400米。
(3)出院后第3~4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10分钟,距离为800米。
(4)出院后第5~6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15分钟,距离为1200米。
(5)出院后第7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20分钟,距离为1600米。
(6)出院后第8~9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20分钟,距离为2150米。
(7)出院后第10周:每日1次漫步,每次30分钟,距离为3200米。
方案中的漫步距离和时间,可以根据老人的个体情况,而适当变通。对年老体弱的老人来说,还是以低水平的运动量为好,如将1日步行距离分成几段进行等。
[预防]
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1.控制血脂增高,合理膳食
防治动脉硬化的重要条件是控制热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人。饮食以清淡(蔬菜、水果)、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瘦肉、鱼、豆类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为益,维持理想的体重。
2.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远比正常人高,约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70%以上。糖尿病的脂肪代谢紊乱为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动脉硬化是至关重要的。
3.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冠心病同时也是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预防高血压的主要措施有:减少钠盐的摄人,控制肥胖,饮酒不能过量。
2冠状动脉检查结果是冠心病严重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冠心病患者平常要比普通人多注意饮食方面的控制,不止是是避免油腻油炸高热量食物,还要注意每一顿都不能太饱。太饱血液就要大部分流向胃部,长期这样也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在冬天要格外注意保暖,经常那个泡脚泡温泉是不错的选择。
3冠心病注意事项
一、 危险因素:
1、主要因素:年龄性别(>40岁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2、次要因素:职业(体力劳动少)、饮食(高脂、高胆固醇类)、肥胖、性格、遗传、体内缺乏一些微量元素、用药
二、 自救:
1、静卧:镇静、冷静、安静,尽量放松、避免精神刺激;采用平卧或半卧位,避免用力,不随意搬动
2、服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阿司匹林(方法是不喝水、不下咽,让药在舌下融化),原因在于舌下静脉非常丰富,药易于吸收
3、呼救(拨打120电话),有条件者吸氧
三、 预防与保健:
冠心病的常见诱因包括:情绪激动、饱餐、过度劳累、寒冷、用力排便、吸烟、饮酒,要想很好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必须尽量避免诱因的发生
1、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对任何事都有良好的心态
2、饮食
(1)少量多餐,禁暴饮暴食,控制体重,少吃冷饮
(2)睡前勿进食,防止超重
(3)改善饮食结构:忌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饮食,宜多吃鲜新的蔬菜、水果(苹果、甜橙、香蕉、山楂)、豆类(大豆、豌豆、蚕豆、赤豆、绿豆)、黑木耳、蘑菇、洋葱、玉米、冬瓜、鸡蛋(每天一个为宜,勿过多),适量饮茶(不宜在睡前饮用)、喝酸奶(其内含有大量牛奶因子,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牛奶(低脂)等。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
3、控制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常备可以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备急需
4、适当活动:例如散步、打拳、做操等,以循序渐进为原则
5、注意保暖
6、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促进肠蠕动的方法:每餐进食后1-2小时按摩腹部20分钟可促进肠蠕动。同时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7、戒烟戒酒,不喝咖啡或浓茶
8、遵医嘱服药
9、睡姿:血压高者——加枕平卧、枕高15cm
有心脏病者——右侧卧,严重者半卧位,不能左侧卧或俯卧
睡前不宜多看书报或写作,更不宜看惊险或紧张的电视、电影
四、运动锻炼:
对于冠心病患者,宜作定量耐力运动,主要指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有大肌群
参加的持续性周期性运动
1、步行:以步行为锻炼项目者,每次可散步45~60分钟,或每日步行1000~2000米,中间穿插快速步行(每分钟100步以上的快速步行,可使心率达100~110次/分)。步行时要步态稳定,呼吸自然,防止跌倒
2、慢跑:慢跑时应先做好准备运动,穿合脚的运动鞋,跑步时保持轻松的步伐,注意地面和周围环境,防止失足跌伤,慢跑中也可交叉进行步行,跑完步后可缓步慢行,或做肢体活动、体操等运动
3、骑自行车:锻炼时应将车座高度和车把弯度调好,行车中保持上身稍前倾,避免用力握把,宜在运动场内锻炼。如有条件可应用功率自行车在室内进行运动锻炼,它的优点是运动量标准化,便于观察比较
4、游泳:体力较好、原来会游泳、具有条件可以长期坚持者,可以从事这项体育锻炼,但应做好准备运动,并应避免运动时间过久,以防止肌肉痉挛
其它锻炼项目还有太极拳、体操及气功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选择
5、注意事项:
体育锻炼对冠心病病人有益,但进行不当,给冠心病病人带来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因此,冠心病病人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避免在大量进餐、喝浓茶、咖啡等两小时内锻炼,也不应在运动后一小时内进餐
(2)运动前不喝酒不吸烟;运动前后避免情绪激动
(3)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平时不运动者,不要突然从事剧烈的运动
(4)大运动量锻炼时,应避免穿得太厚,影响散热,增加心率,心率增快会使心肌耗氧量增加
(5)运动后避免马上洗热水澡或用热水沐浴,至少应在休息15分钟后,并控制水温在40℃以下,因为全身浸在热水中,必然造成广泛的血管扩张,而使心脏供血相对减少
(6)高温高湿季节应减少运动量
4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1)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与其它诊断方法相比,心电图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便可及时捕捉其变化情况,并能连续动态观察和进行各种负荷试验,以提高其诊断敏感性,无论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是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更有其临床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心电图负荷试验:主要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冠心病的检查,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但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经下降,通常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仍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表现,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为揭示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它方法,给心脏以负荷,诱发心肌缺血,进而证实心绞痛的存在,运动试验对于缺血性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后的心功能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
(3)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出现时间可与病人的活动与症状相对应。
(4)核素心肌显像: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做此项检查,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则可提高检出率。
(5)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的检查诊断,“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所应采取的措施,同时,进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对心功能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的主要指征为:①对内科治疗下心绞痛仍较重者,明确动脉病变情况以考虑旁路移植手术;②胸痛似心绞痛而不能确诊者。
(6)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血管内超声可以明确冠状动脉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7)心肌酶学检查:是常用的冠心病的检查,也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临床上根据血清酶浓度的序列变化和特异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学改变便可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显像:可用于观察心室壁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影像,对于确定室壁运动及心功能有重要参考价值。
5冠心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如下:
1、有的人得了冠心病,并没有什么疼痛发生,只出现了心律失常的一些症状表现,如房颤、室早、房室传导阻滞等,或者主要表现为心衰症状,如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这种情况被叫做“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型冠心病”,不是常见的类型。
2、心绞痛也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常位于胸部之外,具体的症状主要表现有头痛、牙痛、肩痛等,这种疼痛经常被误以为是其他疾病,容易被患者混淆。
3、有些少数的冠心病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时候,只出现脑血管病的症状,例如头晕、瘫痪、忽然意识全无以及抽搐等。是因为在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候,心排血量突然降低从而导致脑供血量急剧减少,脑供血量剧减少还有可能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因此,一旦出现脑血管的症状,应该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4、冠心病的早期症状表现之一还有上腹部出现胀痛、不适等反应,尤其是在疼痛明显、难忍的时候,还经常伴随恶心想吐的表现,因此,常常会被误以为是患有肠胃疾病,导致误诊。
5、在患有冠心病的时候,很多种疾病容易被忽视,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感染、外科急症。因此,患者以及其家属应该如实地向医生反馈患者的详细病情,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及治疗。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