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有很多疾病潜伏期很长,等有了症状,往往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如果人们能够定期体检,就可以提前了解一些疾病,并用很小的代价来解决。那么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输尿管结石的饮食原则
1.磷酸盐结石是在碱性尿液中形成的,所以患者应多吃酸性食物,并限制台钙高的食物。酸性食物主要包括音禽肉类、蛋类、鱼虾类、谷物花生等。
2.草酸盐结石大多数是从食物中生成的,所以患者饮食应少食含草酸高的食物,如致菜、菠菜、青蒜、洋葱、英白、笋类等。此类结石患者应多饮水。
3.尿酸盐结石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饮食中应荣食含嘎吟高的食物,如肉汤、豌豆、蘑菇、龙须菜、沙丁色、风民鱼、动物内脏等,而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以降低尿酸浓度。
4.忌有钙盐结石的患者应禁食含钙高的食物,如海带、黑木耳、豆类、干筋、牛奶、虾皮等。应多食酸性的食物,如肉禽蛋类,并应多饮水。
5.患有胱氨酸结石的患者应限制蛋氨酸及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使尿液呈碱性并大量饮水,酸性食物主要是指动物食物,碱性食物主要是指植物食物。
2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影响和治疗
一、影响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对身体的主要影响,一是可引起剧烈的肾绞痛,二是引起梗阻致肾积水损害肾功能,合并感染将加重损害。因此,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去除结石,解除梗阻。
二、治疗
1、保守治疗:结石较小(直径<0.6cm)、无并发感染和肾积水、肾功能好、症状轻者采用保守治疗,应密切观察排石情况,如果效果不好应及时改用其它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是大量饮水、利尿、中药排石、适度运动等方法帮助结石自行排除,伴绞痛者采用止痛、解痉等。直径<0.6cm的输尿管结石80%可以自行排除,>0.7cm的结石自行排除的可能性不大。在输尿管中位置越低的结石,越容易排出。
2、体外冲击波碎石和输尿管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是通过膀胱输尿管口自然通道或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所创建的通道进入输尿管腔,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借助碎石和取石器械达到去除结石,解除梗阻的一种技术和治疗手段。按进入输尿管腔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逆行输尿管镜取石术,通过膀胱输尿管口自然通道进入输尿管;二是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术,通过经皮肾盂穿刺造瘘所创建的通道进入输尿管。
3、开放手术取石术:传统的开放取石术为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几乎已被淘汰。对身体的创伤大,痛苦多,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只适合很少一部分病人,当体外冲击波碎石和输尿管镜取石术无法治疗者,才考虑采用。
不少人在患有输尿管结石后,多数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导致输尿管结石患者出现肾积水,这无疑是给患者雪上加霜,给很多输尿管结石患者造成可很大的困扰,所以专家建议出现结石相关症状,患者最好及时到医院检查结石的发病部位,针对症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做好输尿管结石的预防
(一)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多饮水可稀释尿液,降低尿内晶体浓度,冲洗尿路,有利于预防结石形成及促使尿石排出,一般成人每日饮开水或磁化水2000毫升以上,对预防结石有一定意义。
(二)解除尿路梗阻因素积极处理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症等,以解除尿路梗阻。
(三)长期卧床病人应鼓励及帮助其多活动 借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畅通。
(四)调节尿液酸碱度根据尿石成分,调节尿液酸碱度,可预防尿石复发,如尿酸盐、草酸盐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盐、碳酸盐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
(五)防治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行手术治疗。
4输尿管结石的病因
输尿管狭窄(15%):
由于输尿管管腔狭窄,而且还有生理性狭窄,小的结石很容易在这些狭窄部位停留造成嵌顿,输尿管结石很少会造成完全梗阻,由于结石通常为不规则的枣核形状,所以尿液一般可以从结石周围通过,依身高的不同,成人输尿管全长大约22~30cm不等,输尿管的直径不一,解剖上有3个生理性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内径约2mm;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内径约4mm;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径约3~4mm,输尿管最狭窄的部分是通过膀胱黏膜下通道进入膀胱的部分,即输尿管膀胱壁段,输尿管可分为腹部和盆腔部,腹部指从肾盂到髂血管处:盆腔部指从髂血管处到膀胱,上述3个狭窄部分是泌尿系结石在下降过程中,最容易发生梗阻嵌顿之处,但一般来说,结石常常停留于输尿管下段5cm范围内,结石部分梗阻会引起肾盂和结石近端的输尿管扩张,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以排出,便不会造成任何损害,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在早期扩张部分的输尿管平滑肌代偿增生和肥大,输尿管腔逐渐扩张,伸长,扭曲,管壁变薄;后期病变会逐渐累及肾脏,造成肾盂肾盏积水,如果时间过长,同完全梗阻一样会造成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
环境因素(25%):
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地理环境和气候:尿石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地区性。山区、沙漠、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尿石症发病率较高,这主要与饮食习惯、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有关。
饮食因素(25%):
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饮食和营养:饮食不良是形成输尿管结石的重要原因。有资料表明,饮食中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可增加上尿路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其他如脂肪、嘌呤、草酸、钙、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会影响尿结石的形成。营养状况好,动物蛋白摄入过多时,容易形成肾结石。
水分摄入(10%):
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水分摄入:任何破坏水的摄入量与损失量平衡的因素如出汗过多,都会使尿液中钙和盐的过饱度增加,有利于尿结石的形成。反之,大量饮水使尿液稀释,能减少尿中晶体形成。
疾病因素(10%):
输尿管结石的原因有疾病:有些输尿管结石的形成与遗传性疾病有关,如胱氨酸尿症、家族性黄嘌呤尿等。
发病机制
输尿管结石多数来源于原发的肾结石,由于重力以及尿路的蠕动作用而下降进入输尿管,所以输尿管结石的成分也与肾结石相同,以草酸盐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结石,原发性输尿管结石少见,多继发于一些输尿管疾患,如输尿管息肉,肿瘤,囊肿,狭窄,憩室以及巨输尿管症等,由于输尿管中尿液淤滞,在尿液积聚扩张部位形成结石。
输尿管结石形成后会对输尿管产生各种继发性损害,损伤程度视结石的大小,形状,部位,病史等而定,主要的继发病变有尿路梗阻,继发感染和上皮损伤等。
5输尿管结石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清检查: 钙,磷,尿酸,血浆蛋白,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钾,钠,氯,肌酐等。
2.尿液检查
(1)尿常规:蛋白阴性或微量,酸碱度因结石成分不同而异,镜检可见红细胞,如合并感染,可见到脓细胞,有时尿中可见到结晶和结晶团块。
(2)尿培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
(3)24h尿液分析:测定钙,磷,尿酸,草酸,胱氨酸,镁,钠,氯化物,枸橼酸,肌酐等。
3.结石成分分析。
4.特殊代谢检查: 如肾小管酸中毒的尿液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代谢检查,高钙尿的实验室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1.泌尿系平片和断层平片
平片必须包括整个泌尿系统,90%以上的结石在X线片上显影,显影的深浅和结石的化学成分,大小和厚度有关,不同成分的肾结石按其显影的强弱程度依次排列为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镁铵,胱氨酸和含钙尿酸盐,纯尿酸结石不显影,结石在平片上的显影程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结石小,肠气多,肥胖患者,显影常不满意。
断层X线片能在不同层次照出更清晰的平片,对较小的结石也能显示,平片上显示的不透X线的阴影应与腹腔淋巴结钙化,静脉石,骨岛,肾结核和肾肿瘤的钙化相鉴别。
2.排泄性尿路造影
可显示结石所致之肾结构和功能改变,有无引起结石的局部因素,阴性结石在显影的肾盂内表现为充盈缺损,类似占位性改变,肾功能较差,显影欠佳时,可应用大剂量排泄性尿路造影。
3.B型超声检查
结石表现为特殊声影,能发现平片上不能显示的小结石和透X线结石,可了解结石梗阻对肾脏结构的影响。
4.膀胱镜检查和逆行肾盂造影
膀胱镜检查不作为常规检查,它适用于排泄性尿路造影仍诊断不明的情况,如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 IVP),肾不显影或显影差,考虑阴性结石可能,排除结石下方输尿管的梗阻和狭窄。
5.CT 对X光线不显影的尿酸结石,CT可以确诊。
6.输尿管肾镜检查
KUB未显示结石而IVP显示有充盈缺损,不能确诊,作此检查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