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胆结石往往会形成腹部疼痛,有些人甚至将其认为是胃病导致的一些症状,然而通过仔细检查后才发现存在结石,所以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胆结石和日常饮食不无关系,其实也能通过食疗来排石。吃什么能排出胆结石?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小型胆结石应该被忽略吗
据媒体报道,36岁的陈小姐,两年前做体检就查出胆囊里有一个不小的结石,但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陈小姐就不太在意。上周,陈小姐突然腹痛难忍,到医院一查才得知胆结石已经变成了一个鸡蛋那么大,医生建议要进行摘除胆囊手术。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治疗,等有了症状再说,甚至查出小的胆囊结石,也认为不需要治疗,等结石大了再说。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据有关统计,有1/3以上的胆囊结石是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被诊断的,称为静止性胆囊结石。人们认为的“无症状”,其实只是暂时的,因为病情还不严重。但疾病已经存在,随着胆囊病变不断发展,如果不及时干预,机体抵抗力的逐渐降低,出现症状是迟早的事情。如果继续放任不管,患者就有可能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胆结石并不是越小越安全。直径超过1cm的结石,既不容易卡在胆囊管,更不会掉入胆总管,很少会发生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等并发症。发生各种并发症者,反而是直径在5mm以下的结石。所以,小的胆结石更危险,更应该尽早治疗。
所以看到这里,一些小的胆结石患者也不要因为它小而把它忽略掉,虽然小但是危害还是很大的,如今的手术也是非常发达的,祛除小的胆结石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甚至不用开刀,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担心害怕。
2吃什么能排出胆结石
首先,柠檬汁、苹果汁:现在的胆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而苹果汁、柠檬汁中含有的丰富果酸可以达到溶解胆固醇的作用。
其次,橄榄油: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与人们长年食用动物油也有关,因此胆结石患者要应尽量避免食用动物油,多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其中,橄榄油有利于胆管收缩,倡导润滑,有助于结石的排出。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少食糖类、肉类。过度食用糖类,可增加人体尿酸度,产生草酸钙、尿酸钙并形成沉淀,促使结石的发生;肉类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及代谢后产生的尿酸,都是形成结石的主要成分。
患者应该多喝水。水占人体的70%,多喝水可以有效的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有利于将体内的结石物质排出体外,缓解病情的发展。
3胆结石手术后有哪些事项要注意
首先胆结石患者在做完手术以后饮食一定要清淡一点,这是因为手术后患者的一些身体机能还尚未恢复,这时候我们注意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加重身体负担。另外平时可以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水果,及时补充维生素,保证营养的均衡。烧菜用的有最好是植物油。
对于刺激性的食物在术后肯定是不能吃的,比如烟酒、辣椒、浓茶等,这是因为这些食物中是会大量刺激胃酸分泌的,刺激胆囊,使得胆囊收缩引起胆绞痛。而且术后患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点富含蛋白质的食,像鱼、瘦肉等等。
患者在术后除了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外,还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自己受凉,因为寒冷是会使得全身的抵抗力下降,胆结石容易再次发作。此外胆结石手术后者不要勿劳累,因劳累出汗及紧张,导致全身机体失调,体液的丢失,内分泌的增加都都会导致胆绞痛。
如果您也是一位胆结石患者,也是刚做完手术的话,请您务必要注意上面的几个事项,这样做的都是为您可以早一点恢复健康。如果您不注意的话,病情就会加重,越来越难治,严重的时候性命都会受到威胁,大家想想这样值得吗?明显不值得,因此患者在术后还是注意一点的好。
4胆结石的发病原因包括哪些
一、不可逆因素
1、发病年龄:胆结石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如果在儿童期发病,多与溶血或先天性胆道疾病有关。发病的高峰年龄都在40~50岁。
2、发病性别差异:超声诊断研究结果男女发病之比约为1∶2,女性胆结石以胆固醇结石多发,女性胆固醇结石高发可能与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分泌、降低总胆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黄体酮影响胆囊收缩、致使胆汁淤滞有关。
3、发病与基因、家族史:胆结石发病在种族之间的差异明显,提示遗传因素是胆石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二、可逆因素
1、发病与妊娠的关系:妊娠可促进胆结石的形成,并且妊娠次数与胆结石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由于孕期的雌激素增加使胆汁成分发生变化,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而妊娠期的胆囊排空缓慢;孕期和产后的体重变化及饮食结构也影响胆汁成分,改变了胆汁酸的肠肝循环,促进了胆固醇结晶的形成。
2、病与肥胖的关系: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是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肥胖人发病率为正常体重人群的3倍。
5胆结石的典型症状有什么
1、发热与寒战,发热与胆囊炎的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2、胃肠道症状,胆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之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大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急性发作后常有厌油腻食物,腹胀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3、黄疸,部分胆结石患者会出现一过性黄疸,多在剧烈腹痛之后,且黄疸较轻,胆结石伴胆管炎,肿大胆囊压迫胆总管,引起部分梗阻,或由于感染引起肝细胞一过性损害等,都可造成黄疸,表现为眼睛巩膜颜色变黄。
4、腹痛,腹痛是胆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胆结石发作时多伴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腹痛原因为结石由胆囊腔内移动至胆囊管造成结石嵌阻所引起,由于胆囊管别结石梗阻,使胆囊内压升高,胆囊平滑肌收缩及痉挛,并企图将胆结石排出而发生剧烈的胆绞痛。
5、胆囊结石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有时可以伴有轻微不适被误认为是胃病而没有及时就诊。
6、部分单发或多发的胆囊结石,在胆囊内自由存在,不易发生嵌顿,很少产生症状,被称为无症状胆囊结石。
7、胆囊内的小结石可嵌顿于胆囊颈部,引起临床症状,尤其在进食油腻饮食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由于体位改变,可以使症状加剧。
8、如果胆囊结石嵌顿持续不缓解,胆囊会继续增大,甚至会合并感染,从而进展为急性胆囊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少部分患者可以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严重时可以发生胆囊穿孔,临床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