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比人类存活的时间还要长,对于一些细菌,人类是离不开的,但对于一些致病细菌我们就不需要了,比如患上了肾盂肾炎这样的疾病,就是由各种致病细菌引起的,细菌感染肾炎是怎么引起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目录
1肾炎的症状
1、肾炎的前驱症状肾炎患者在发生肾炎前1-3周多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齿龈脓肿、猩红热、水痘、麻疹、皮肤脓疱疹等,部分肾炎患者可无前驱症状。
2、肾炎的早期症状慢性肾炎患者的早期缺乏特异性的症状,患者通常会出现疲劳、乏力、腰痛、眼睑、颜面、踝关节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异常、血尿、夜间排尿次数和尿量的增多等。
血尿:肉眼血尿常为肾炎的症状之一(约占40-70%),尿色深呈混浊棕红色或洗肉水样,一般在数天内消失,也可持续1-2周才转为镜下血尿,镜下血尿多在6个月内消失,也可持续1-3年才消失。
浮肿及少尿:以浮肿作为肾炎首发的症状者约占70%,浮肿多出现于面部、眼睑。许多肾炎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时发生眼睑浮肿症状。肾炎患者出现眼睑、面部浮肿时,多伴有颜面苍白,呈现肾炎面容。浮肿也可波及下肢,严重时有胸、腹水及心包积液。少尿与浮肿同时出现,起病时尿量较平时少,每日尿量可少于400ml,并随浮肿加重而尿量愈减少,个别患者可发生无尿现象。经过有效治疗后,多数肾炎患者的浮肿症状可随病情好转而消退。
3、肾炎的临床症状伴随肾炎的病程进展,肾炎患者除了表现出上述早期症状之外,在临床中肾炎患者还将会出现一些伴随症状,比如高血压、视力障碍、头痛、贫血等。
高血压肾炎发生后,患者的血压可自轻度至中度增高,一般成人为20~21.3/12~14.7kpa。随尿量增多,肾炎患者的血压将逐渐趋于正常,一般持续2-4周。少数患者可因血压急剧升高(>26.7/17.3kpa)而致高血压脑病或左心衰竭,血压升高主要与水、钠潴溜,肾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分泌减少有关。另外,部分患者以高血压为肾炎发生的典型症状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肾炎发生后,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将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系统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失眠、思维迟钝等。严重肾炎患者还可有视力障碍,甚至出现黑蒙、昏迷、抽搐等症状表现,这多与肾炎患者的血压升高及水、钠潴溜有关。
贫血肾炎患者病情继续恶化,患者在临床上多合并有贫血症状,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情况。
由于人体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发生肾炎后,肾脏虽已经遭受损伤但人们却毫无所觉。前期阶段肾炎的症状不太明显,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导致肾炎病情不断的恶化进展,为肾病后期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因此,一定要全面了解肾炎的早期症状,及早治疗,有效防止肾炎病情的恶化发展。及早发现肾炎的症状,已经成为肾炎患者治疗的关键所在。
2细菌感染肾炎是怎么引起的呢
专家讲解,肾盂肾炎分为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都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炎症,多发生于复杂性尿路感染。它是因致病菌进入肾脏后,一方面直接损伤肾盂、肾盏、肾小管、肾间质的细胞;另一方面致病菌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这些肾细胞受到损伤,造成肾脏组织受到破坏。
肾盂肾炎病因多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那么,细菌感染一定会引发疾病吗?不一定。肾盂肾炎的第一个条件是细菌侵入,第二个条件是人体抵抗力降低,因为正常人对所存在的细菌有消灭它们的能力,但由于全身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脑膜炎等或长期因卧床不起的病人,排尿无力;尿路有外伤、多次导尿,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使排尿不畅;以及过劳、着凉等因素使抵抗力下降才能使细菌得逞而患病。
因此,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一定要能够注意卫生,尽可能减少出现细菌感染的可能,一旦发现有轻微的细菌感染,应该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正规系统治疗,尽可能避免细菌侵入到人体的内脏,而引起各种的不适,平时也应该要增强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
3肾炎饮食有什么禁忌
1、限制液体量。
慢性肾炎患者有高血压及水肿时,要限制液体的摄入。每日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200-1500毫升,其中包括饮料及菜肴中的含水量800毫升。若水肿严重,则进水量更要严格控制。在排尿的情况下,则可适当放宽。
2、忌用强烈调味品。
强烈调味品如胡椒、芥末、咖胆、辣椒等对肾功能不利,应忌食。味精由于多食后会口渴欲饮,在限制饮水量时,也应少用味精。
3、限制植物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量应视肾功能的情况而定。着病人出现少尿、水肿、高血压和氮质滞留时,每日蛋白质的摄人量应控制在20-40克,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避免非蛋白氮在体内的积存。特别是植物蛋白质中含大量的膘吟碱,能加重肾脏的中间代谢,故不宜用豆类及豆制品作为营养补充。豆类及豆制品包括黄豆、绿豆、蚕豆、豆浆、豆腐等。
4、慢性肾炎不能或少吃高脂食物。
慢性肾炎患者有高血压和贫血的症状,动物脂肪对高血压和贫血是不利因素,因为脂肪能加重动脉硬化和抑制造血功能,故慢性肾炎病人不宜过多食用。但慢性肾炎如没有脂肪摄入,机体会变得更加虚弱,故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植物油代替,每日60克左右。
5、限制含嘌呤高及含氮高的食物。
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应限制刺激肾脏细胞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萝卜、豆类、豆制品、沙丁鱼及鸡汤、鱼汤、肉汤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嘌呤高及含氮高,在肾功能不良时,其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对肾功能有负面影响。
6、慢性肾炎不能吃高盐分饮食。
慢性肾炎的水肿和血容量、钠盐的关系极大。每1克盐可带进110毫升左右的水,肾炎患者如进食过量的食盐,而排尿功能又受损,常会加重水肿症状,血容量增大,造成心力衰竭,故必须限制食盐,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2-4克以下,以防水肿加重和血容量增加,发生意外。
4得了慢性肾炎的危害有哪些
1.肾炎可以使人体的消化系统内堆积的尿素排入消化道,肠内的细菌在尿素酶的作用会形成氨,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纤维素性炎症,形成溃疡和出血。
2.肾炎会使心、肺变水肿,由于肾性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
3.肾炎会使造血系统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加上各种毒素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可导致贫血的出现。
4.肾炎会使肠道吸收钙降低,造成患者的低血钙。长期血钙减少可引起骨组织普遍脱钙,出现抽筋、骨质疏松、骨痛等临床表现。
5.肾炎患者的皮肤比较干燥,呈灰黄色并伴瘙痒,瘙痒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尿素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关。
5可以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有哪些
黄芪:黄芪为补气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血压,消除蛋白尿,并能增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善肾小球功能。用法:炙黄芪30克~6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或与粳米100克共煮成粥,早晚食用。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蛋白尿者。
玉米须:属利水药,含脂肪油、挥发油、生物碱等成分,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并能抑制蛋白质的排泄。用法:玉米须60克~120克,水煎分2次服或代茶饮,每日1剂,可连用6个月。尤宜于肾炎之水肿、蛋白尿者。
水蛭:属于活血化瘀药。药理学证实,鲜水蛭含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蛋白质等,能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明显改善肾脏的血凝状况,促进患者康复。用法:取鲜水蛭若干,风干后,粉碎成粉,过筛,每次服2克,每日2~3次,可连用2~3个月。尤宜于肾炎之血尿、蛋白尿者。
五倍子:属收敛止涩药,可减少肾炎患者尿中蛋白流失。用法:五倍子若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服3~4粒,每日2次。尤宜于肾炎之蛋白尿、血尿者。
益母草:属活血化瘀药,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等生物碱和苯甲酸、氯化钾等成分,有兴奋子宫、降压、抑菌、活血化瘀、抑制微小血管血栓形成、防治肾衰等作用,尤长于利尿消肿。用法:益母草90克~120克,加水水煎后分2~3次服或代茶饮。尤宜于肾炎之高血压、水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