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水肿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特别难治,但是就是很多人不把这种问题放在心上,不积极有效的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导致了病情不断恶化,结果给我们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量的去避免,积极的了解一下肾水肿能治好吗及治疗方法对于我们恢复健康非常有帮助。
目录
1肾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贸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最常见的应该是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肾性水肿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又是诊断肾炎的重要线索,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病因
①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钠潴留。
②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液体容易由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
③血浆蛋白水平降低,特别是白蛋白水平降低,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容易移向组织间隙。
④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了水钠潴留。
肾炎性水肿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因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多从眼睑、颜面部开始。
发病机制: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的同时,肾小管的重吸收无相应减少,有的反而增加,因而发生严重的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下降,导致钠水潴留所致。肾炎性水肿时,血容量常为扩张,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因高血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而使水肿持续和加重。
肾浮肿的症状不是特别难发现,而且肾浮肿会让身体感到极大的不舒服,因此人们当感觉到自己身体不是特别舒服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治疗和检查,不要不放在心上,让疾病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这样不仅在后来的治疗中,人们花钱会越来越多,而且不一定身体会有所好转,所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越早治疗越好。
2到底肾水肿能治吗
肾水肿能治好。治疗方法如下:
1.生活水中,很多疾病都会出现水肿的现像,只有了解了这些症状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对于肾病引起的水肿,有多种方法,可患者病情及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对于肾病水肿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利尿剂利尿消除水肿、渗透性利尿和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这三种方法。对于肾病水肿来说主要是袢利尿剂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和拖拉塞米,应用此药时注意防止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和低氯血症性碱中毒的发生。
通过一过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使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入血,此外它们又经过肾小球滤过,造成肾小管内高渗状态,减少水钠的重吸收而利尿。 通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静脉点滴,隔日一次,随后加用袢利尿剂可增强利尿效果。但对于尿量每日小于400ml的,应慎用,可诱发渗透性肾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浆或血浆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输注蛋白后再用利尿剂效果会更好。
2.由于输入的白蛋白均将于24~48小时内由尿内排出,可引起肾小球内高滤过及肾小管高代谢造成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应严格掌握适应整,对严重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而又少尿的患者,在必须利尿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大家应该清楚了吧,以上向您介绍了肾病水肿的治疗方法,相信您对于肾病水肿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希望以上内容可以给您带来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上内容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肾水肿能治好吗及治疗方法,我们一些肾水肿的患者朋友都会晕,用以上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上的方法,都是一些非常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达到治愈的目的。
3哪些肾病会诱发水肿
引发水肿的疾病有哪些?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感染所诱发的,水肿是其发病症状之一。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
肾病综合症(NS):NS时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造成NS水肿的基本原因。近年的研究表明,约50%患者血容量正常或增加,血浆肾素水平正常或下降,提示某些原发于肾内钠、水潴留因素在NS水肿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肾盂肾炎:水肿是肾盂肾炎的症状中最常见的。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留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这就是肾盂肾炎的症状之一。
肾小球病变: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留,此种情况多由肾小球病变引起。
肾性水肿怎么治疗?
保守的治疗,主要是减少尿蛋白的丢失,提高血浆中的白蛋白含量,提高渗透压,使组织间隙中的水分转移到血管中,以减轻水肿,并配合使用利尿剂,以利水消肿,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4中医治肾性水肿
中医认为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肺、脾、肾,这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引起水肿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治疗水肿,中医一般以宣肺、健脾、温肾为基本原则。
具体方法如下:
(1)宣肺利水:
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常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和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常用药物有麻黄、生石膏、生姜、白术、防风、桑白皮、双花、连翘、薄荷、前胡、赤小豆、车前子、泽泻、白茅根、益母草等。
(2)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常用方剂为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常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陈皮、茯苓皮等。上半身肿甚而喘者加麻黄、杏仁、葶苈子;下半身肿甚加防己、川椒、厚朴等;如湿热壅盛,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腻,加大黄、木通、小蓟等。
(3)温中健脾、行气利水:
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常用方剂为实脾饮加减,药物有:茯苓、白术、附子、干姜、厚朴、木香、大腹皮、木瓜、草果、甘草,可加猪苓、泽泻、党参、黄芪等。
(4)温肾利水:
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常用方剂有真武汤、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有茯苓、白术、白芍、附子、生姜、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肉桂等。
通过以上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肾性水肿的中医治疗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希望对肾炎患者朋友有帮助。
5关于肾病和水肿的关系
关于肾病和水肿的关系!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内生五气,如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以及淤血阻滞,常常成为导致肾脏疾病加重及发展的治病因素。那么肾病和水肿有什么关系呢?
肾病患者出现水肿常是以眼睑开始,也有部分患者从下肢开始,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胸水、腹水,水肿是肾病最常见的症状,成年人的细胞外液如果增加至3公斤以上就会表现出水肿,而肾病患者也是以水肿为首发症状,肾病患者的水肿一般发生在细胞比较疏松的部位,水肿的性质也比较软,移动性比较大,有时早上水肿出现在眼睑,下午就可能出现在脸上,水肿具有指凹性,用手按压会出现小坑。但是水肿和病情的轻重并不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水肿严重的患者,肾病不一定就重,相反,肾病严重的患者也可能水肿很轻。以上就是水肿的三个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肾病和水肿的关系,水肿是肾病的体现,水肿并不代表着肾病的程度。
关于肾病和水肿的关系!上面介绍的是肾病和水肿的关系,大家平时要提高警惕,一旦发觉身体不适,要尽快去医院治疗,以防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