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便秘,就会出现难看的痤疮和雀斑,还会危害身体健康,采用一些润肠通便的方法,既然美容养颜,还能防止百病养生。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食疗、生活习惯和心情。饮食方面,选择含纤维素丰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多喝水,选用酸奶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生活习惯方面,定期排便,多活动活动筋骨,生活规律,戒烟戒酒。心情方面,让负面情绪发泄出去,心情舒畅了,身体也就舒畅了。便秘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那么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应对便秘有什么误区呢?
目录
1女性应对便秘有什么误区
误区一:大量喝茶。
许多人觉得喝茶“清火”,能起到改善便秘的作用。其实,便秘者并不适宜多喝茶。因为茶有收敛作用,喝多了反而会加重便秘。
误区二:多吃香蕉。
香蕉能润肠,但只有熟透的香蕉才有这个作用。没熟透的香蕉含较多鞣酸,有收敛作用,会抑制胃肠蠕动,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仅不能通便,反而会加重便秘。
误区三:不吃肉少吃饭。
有人认为不吃肉少吃饭就能缓解便秘,其实这样做反而会给便秘推波助澜。胃肠的运动也是需要动力的,而正常的饮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基础动力,否则体内的废物很难被排出体外。不过,因为高蛋白饮食对胃肠的刺激不足,所以每餐吃肉时,还要配合碳水化合物和高纤维食物。
2女性为什么更容易便秘
(1)孕期便秘:国外报道40%妇女妊娠期可发生便秘。妊娠期由于黄体形成,孕激素分泌增多,后者可抑制肠蠕动,降低肠对刺激的敏感性而致便秘。妊娠6个月后子宫增大,压迫肠管及盆腔血管,使盆腔静脉淤血,直肠蠕动功能下降,引起便秘。
(2)产育期便秘:产后由于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使腹壁肌、肠壁肌、肛提肌等参与排便的肌群张力减低,加之产妇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粪便在肠道过度滞留,水分过度吸收而致便秘。分娩后,产道裂伤、会阴切开而引起疼痛,疼痛或畏痛也可造成排便抑制。同时,产后数天卧床休息,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弱,也是影响排便的原因之一。
3女性怎样才能润肠通便
润肠通便排毒食物一、西葫芦
西葫芦约含水分94%以上,它是低热量食物,维生素A的含量较多,其余的维生素类和矿物质类与笋瓜相近,含钾、镁的比例较高。其品质比笋瓜要好,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这些物质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水解,但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生吃西葫芦比熟食效果更好,也可以用它做菜汤吃。
润肠通便排毒食物二、萝卜
萝卜分白皮、青皮、红皮等多种,既可生吃,又可熟食,其维生素C含量为梨的10倍,还含有干扰素诱生剂,具有抗病毒、抗癌作用。萝卜性味辛、甘、凉,有消除积滞、化痰解热、解毒等功效,对支气管炎和咳嗽有疗效,所含木制素和辛辣味物质有防癌作用,且富含维生素C。萝卜能通便、抗菌,防胆结石的形成,降胆固醇,可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生吃萝卜通便,每次可吃250克左右。
虽然润肠通便有多方法,但是很多人往往选择的是用药物,虽然可以暂时可以起到通便的作用,但是容易使肠道过度排空,这样不仅会破坏肠道益生菌群,还会造成肠道功能紊乱,久而久之肠道失去了蠕动能力,便秘更为严重。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润肠通便。
4便秘吃这些润肠通便
橙
甘、酸,平。鲜食橙子具有消痰降气,和中开胃,宽肠健脾之作用。所含果酸,具有促泄通使之功能。
草莓
草莓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此外,果胶的含量也很丰富,它具有润燥生津,调理胃肠以及防止便秘的功效。
梨
甘、酸,凉。梨有润肺,退热,降火,清心,解毒之作用,主治口渴、便秘、咳嗽、痰多等。
5中医教你如何清肠通便
1.调节饮食起居——便秘的基本治疗方法。
中医非常重视便秘的饮食疗法,主张便闭症状一旦解除,即应以“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常用的食物有:黑芝麻、胡桃仁、大麻仁、柏子仁、松子仁、郁李仁、杏仁、土瓜根汁、葵子、阿胶、蜂蜜、牛奶、牛酥、羊酥等,这些食物性滑质润,营养丰富,尤适合于老人、产妇、儿童、患者的便秘。绝大多数习惯性便秘通过调节饮食起居,增加活动量和纠正依靠泻药排便,都能恢复正常排便,只有很少患者通过药物加以治疗。
2.辩证用药——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最大特点。
中医反对见秘便泻的单纯处理,这样才能灵活妥贴,无后遗诸症。常用的治疗有:
(1)增水行舟法:
即滋阴养血,增液润肠法。《医宗必读》说:“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并指出:“此类便秘误用硝黄利泻,多致不救,而巴豆、牵牛,其害更速。宜八珍汤加苏子、橘红、杏仁、苁蓉,倍用当归。”临床以四物汤加肉苁蓉、何首乌、阿胶为本法主方,阴虚加贞子、锁阳、天冬;血虚加黑芝麻、桑椹子;肠燥津枯加火麻仁、柏子仁、蜂蜜;气滞加枳壳、厚朴;血虚有热加地榆、槐角、黄芩,治疗气血虚秘效果满意。
(2)理气开秘法:
即顺气行滞,升清降浊,开上窍,通下窍,“提壶揭盖”之法。适应于气机郁滞便秘。前人多和六磨汤(槟榔、沉香、木香、乌药、枳壳、大黄)为主方,但方中大黄损伤津液,大便更秘;故当以局方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或沉香)为主方,可加莱菔子、栝楼、枳壳、杏仁。
(3)益脾补肾法:
即补益脾肾,培本通便法。肾主五液、脾主散精,肾在下而主气化,脾居中而司运输,津液充,气化行,则大便调畅。脾失输布运化,肾失温煦滋润,则大便秘结,故益脾补肾法是治疗顽固性便秘的大法。脾虚中气不足,无力宣导大肠的气虚便秘,可用补中益气汤增当归尾,加肉苁蓉、威灵仙。肾阴虚中津亏可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怀牛膝、肉苁蓉、黑芝麻。肾阳虚气化失职可用济川煎加半硫丸。作者通常用自拟运肠通便汤治疗顽固性便秘:
方药:肉苁蓉15g,怀牛膝10g,熟地黄、当归、白术各15克,威灵仙10,本方双补脾肾,不燥不寒,以加强脾肾对大肠宣导运化,推动排便,故命名为运肠通便汤。对老年,久病、产后及久服泻剂形成的脾肾双虚便秘有较好作用,虚中夹实,腹胀结甚者可加莱菔子、厚朴各10g,脾肾阳虚,腹冷便结者,加韭菜子、葫芦巴各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