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梗塞,它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心脏,导致血液流通出现问题,很多老年人因为患上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而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病症,大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减少患病的概率,脑内多发腔隙性梗塞预防及护理措施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目录
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因有哪些
1.心源性:占60%~75%, 常见病因为慢性心房颤动,栓子主要来源是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以及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心脏导管、二尖瓣脱垂和钙化,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静脉反常栓子)等。
2. 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等;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女性多见);肺感染、败血症、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等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
3. 来源不明:约30%的腔隙性脑梗塞。
2脑内多发腔隙性梗塞护理
饮食营养问题
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可给予鼻饲饮食,供给药物和营养。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卧床休息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急性脑血管病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低、频繁呃逆、有咖啡样胃液从口角流出,或者从鼻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褥疮防治
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弱,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翻身1次/2h,同时给受压部位做环形按摩,以减轻体重对局部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擦浴2次/d,随时清洗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且因舌肌松弛易引起舌后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鼻咽部及口腔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积聚在喉头而发生呼吸道阻塞,并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有舌根后坠现象,就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
3预防脑梗塞的有效方法都有哪些
第1、控制总热量。
高热量饮食对于预防脑梗塞发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是预防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措施,只有控制了总热量的摄入才能使得血脂下降,这样对于我们身体内脏的生理器官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对于患有脑梗塞的患者缓解病情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大家对此一定要谨记。
第2、限制脂肪摄入量。
脑梗塞的高发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对于这类人群的人来说,在日常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脂肪的摄入量,这也是预防脑梗塞的一种有效措施,大家平时可以使用植物油来代替动物油,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脂肪的摄入量了,另外,我们平时还应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这些都是预防脑梗塞的好方法。
第3、适量增加蛋白质。
为了防止脑梗塞的发生,大家平时还应特别留意蛋白质的摄入量,适当的增加蛋白质对于预防脑梗塞是十分有利的,大家平时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鱼类、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对于预防脑梗塞都有一定的效果,大家平时可以引以为鉴。
第4、限制糖分的摄入量。
含糖量高的食物是诱发脑梗塞的关键,因此,大家想要远离这种疾病的侵袭,就要少吃甜食,像点心、糖果、饮料等大家平时都要尽量少吃,因为为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内会转化为脂肪,因而会导致血糖、血脂升高,进而引发脑梗塞,因此,大家平时应少吃甜食。
4脑梗塞的饮食
1、脑梗塞病人宜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2、脑梗塞病人宜多吃些芹菜、香菇、山楂等。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香菇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5脑梗塞该怎么诊断
1、起病急骤:多数无前驱症状,发病急骤,以秒计,发病后常于数秒钟内病情达高峰。
2、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则有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少数患者为眩晕、呕吐、眼震及共济失调。可有短暂意识丧失,或局限或全身抽搐,严重患者可以有昏迷、消化道出血、脑疝,甚至很快死亡。
3、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多数患者有产生栓子来源的疾病如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死等,尤其是心房纤颤的症状和体征。
4、脑CT扫描或MRI检查:发病后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但是在24h内做脑CT扫描阴性不能排除脑栓塞。脑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及小脑病变脑MRI检查明显优于脑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