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我们常见到的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症状虽然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是腰椎间盘突出会给患者带来了多方面的麻烦,腰椎间盘突出不但会给患者带来了疼痛的感觉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行动,我们可以采用微创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下文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不适合采用微创术。
目录
1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直腿举高:
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渐渐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2.仰卧抬起骨盆: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渐渐落下,重复20次。该动作能矫正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3.侧卧位抬腿:
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渐渐放下,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渐渐下沉,重复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2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运动
抱膝触胸
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双手抱住膝部,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可持续30个动作。
飞燕点水
患者俯卧位,上肢伸直靠在身旁,头部和肩部带动上肢向后上方抬起,下肢直腿向后上方抬高,做飞燕点水动作,反复10-20次。
直腿抬高
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两手放在体侧,做直腿抬起动作,缓慢增加腿抬高角度。每次10-20次。(注意:直腿抬高时,根据自己承受力进行,如感觉疼痛应及时停止动作)
仰卧拱桥
患者仰卧位,双手叉腰作为支撑点,两腿屈膝90°,脚掌放床上,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挺起躯干。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动作反复做10~20次。
3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的禁忌症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术设备与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伴有较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后纵韧带、侧韧带松弛、腰椎失稳者;
3、过度的骨质增生者或纤维环韧带钙化较严重者;
4、出血性疾病者; 脊柱肿瘤者;高血糖未控制者;
5、有L4-5骨性椎管明显狭窄者;L4-5突出并向下或向上脱出者>4mm者;
6、有脏器下垂或脏器异位;
7、对本技术高度怀疑、不愿意接受此手术者。
当患上腰间盘突出以后患者会出现腰痛的症状,而且十分痛苦非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这就需要手术治疗,很多人担心这种手术的危险性。腰椎手术的风险就是神经损伤,伤口感染。一般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微创手术相对安全一些,但是也要注意做好护理。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自我疗法
睡姿
较好的睡眠体位应该是仰卧和侧卧位。仰卧时在双下肢下面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椎间盘压力降低,减小椎间盘后突的倾向。这样的睡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较好体位。
站姿
正确的站立姿势应该是两眼平视,下颌稍内收,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小腿微收,两腿直立,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站立不应太久,要适当进行活动,尤其是腰背部活动,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5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西方总发病率15.2%~30%。国内统计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部位,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
构成椎间盘突出的基本因素是椎间盘退变,诱发因素尚未定论,但有些因素与其相关。
1.脊柱结构因素
脊柱畸形包括移行椎、脊柱侧弯和小关节突方向不对称。
2.生理因素
(1)年龄,30岁-50岁发病率最高。说明高工作强度年龄段的人易发椎间盘退变。(2)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男女容易发病。(3)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
32%的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
4.职业因素
驾驶员最高,白领最低,重体力劳动发病率高,长期从事弯腰工作的人易在早期导致椎间盘破裂而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