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常发作于脑部和面部的神经痛病症,总要发病于中老年朋友中。在未发作时对生活并无影响,但是如果出现疼痛时就让人非常痛苦,甚至体弱都会因为经不起疼痛而晕厥等。三叉神经如何治疗呢?在医学界中,常常有药物与手术两种办法治疗三叉神经疼疾病,患者只要及时医治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目录
1三叉神经痛不宜常生气
三叉神经痛不宜常生气!其实不只是三叉神经痛这项疾病,几乎所有的疾病都忌讳情经常生气或情绪剧烈波动,因为这是导致疾病发作的诱因之一。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来说,更是一大禁忌,因此,患者朋友一定不要小看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为痛觉神经纤维传导异常所致。生气上火则会对三叉神经造成刺激,这就会发生三叉神经痛或者使三叉神经痛再次复发,因此专家提醒患者,不要经常生气,更不要情绪激动,平日里多吃一些清淡但是有营养的饮食,尤其是不要饮酒和抽烟,饮酒和抽烟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从而压迫三叉神经根,诱使疼痛发作。
2三叉神经痛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1、引发要素及“扳机点”:
痛楚产生常由说话、品尝、刷牙、洗脸等办法引发,以至风吹或响声也能惹起产生。有些病人触摸鼻旁、口周、牙龈、眉弓内端等地区便可惹起痛楚产生,这些敏感地区称为“扳机点”或“触发点”。
2、痛楚部位:
范围于三叉神经散布区内,不跨越三叉神经散布规模,常范围于一侧,多累及一支,以第二、三支最常受累,约占96%。
3、痛楚的性质:
痛楚呈发素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呈发素性剧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平均3~4秒。
4、体征:
产生时可伴随同中间面肌抽搐、脸部潮红、堕泪和流涎,故又称痛性抽搐。痛楚产生时病人经常使用手揉搓同中间脸部,一朝一夕脸部皮肤变得粗糙、增厚、眉毛寥落,再因不敢用饭、洗脸、不修边幅,病人每每显得肥胖、脸庞枯槁、蓬头垢面、情绪烦闷。体征是最容易浮现的三叉神经痛诊断尺度。
3三叉神经如何治疗呢
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对70%的患者止痛有效,但大约1/3的患者不能耐受其嗜睡、眩晕、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
2、苯妥英钠(sodium phenytoin):疗效不及卡马西平。
3、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
1、三叉神经及半月神经节封闭术
1903年,Schosser率先应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封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通过注射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三叉神经,使之变性,造成传导阻滞,而得以止痛。常用的封闭药物是无水酒精和甘油。周围支封闭操作简单,但疗效不能持久,一般可维持3-8月,很少超过1年。半月节封闭术操作相对较复杂,可引起神经性角膜炎等并发症,总有效率72-99%,早期复发率20%,5-10年复发率达50%。
2、半月神经节经皮射频热凝治疗
是一种安全、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疗效可达90%。其理论依据是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内的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其方法是在X线或CT引导下将射频针电极插入半月神经节内,通电后逐渐加热至65—75度,对靶点进行毁损,持续时间60秒。此法适用于因高龄、不能或拒绝开颅手术的患者。
3、微血管减压术(micor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以上的多种方法都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疼疾病,在患病初期许多人都想知道三叉神经如何治疗,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治疗都要进行治疗前的检查与医生的仔细诊断,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情绪不可过于波动,对于所患疾病要用平常心态去对待,只要认真遵从医生指导,疾病很快僦可以治愈的。
4三叉神经痛偏方
决明海带汤:三叉神经痛中药小偏方?决明子(捣破)10克、海带30克,加水500毫升煮成250毫升,弃渣饮汤。方中决明性味苦凉,清肝明目,治眩晕。海带性味咸寒,能清热软坚,化痰利水。
山楂荷叶茶:山楂30克、荷叶12克、用清水500毫升、弃渣饮用,每日一剂。方中山楂性味甘,能化瘀散结。荷叶性味苦涩,外发清阳,治头风、眩晕。
天麻炖猪脑:猪脑1副(洗净剔去血筋)、天麻10克、生姜1片、清水适量共放瓦盅内炖熟。每天或隔天服一剂,趁热服食。方中猪脑能补头脑髓海,治神经衰弱、头风及訾晕。天麻性味甘平,功能平肝、安神止痛。
5三叉神经痛的推拿疗法
1.风热外袭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风池、风府及大椎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手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患侧太阳、上关、下关、地仓穴各1分钟;再用掌摩法摩患侧面部2分钟。
2.肝胃实火
(1)取坐位,用拇指指腹端先平推额前方2分钟;再揉按患侧阳白、率谷、下关、地仓、颊车穴各1分钟;最后分推风池、风府穴各1分钟。
(2)取坐位,用拇指指端点按对侧合谷穴2分钟,以热透于手心为度。
(3)取仰卧位,用拇指指端点按两足背太冲、内庭穴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