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眼部疾病,对于人们的视力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青光眼是一种比白内障更加严重的严重疾病,而青光眼的主要患病对象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经过了几十年的眼部致病因素积累,很容易在年老的时候发病,因此,治疗青光眼非常的迫切,那么,老年人青光眼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来看看吧。
目录
1老年人青光眼茶饮
一、一项最新研究称,绿茶中的有益成分可以渗透并作用于眼部组织,能有效预防青光眼和其他眼疾。
二、研究人员通过对老鼠进行实验发现了绿茶的有益成分具有护眼功效。科研人员让老鼠饮用绿茶,并对其眼部组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老鼠眼睛的水晶体、视网膜和其他组织吸收了大量绿茶中的儿茶素。儿茶素是一种抗氧化剂,被认为具有护眼功效。儿茶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
三、绿茶中的儿茶素减少眼部有害的氧化应激的作用最长可持续20小时。眼科和视觉科学系和同事写道:“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绿茶能够使眼睛有效对抗氧化应激。”
四、青光眼饮食原则有哪些?
1.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2.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3.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4.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五、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
1.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2.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3.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
另外,建议每天喝一些九味草堂瞳仁茶,可以辅助调理改善青光眼,降低眼压,促进眼部新陈代谢,缓解眼部疲劳。
2老年人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不能预防的,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因此,青光眼的防盲必须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2.治疗措施
(1)注射维生素B 可注射维生素B,有一定疗效。
(2)激光疗法 如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则在采取其他外科手术前,可试激光疗法。新的测试已显示激光疗法对广角性青光眼有效。其方法是利用激光照射虹膜,以舒解眼压。
(3)补充营养素。
(4)手术治疗。
建议青光眼病人积极争取早期有效的治疗,将视功能的损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上述讲解就是关于老年人青光眼治疗方法的内容了,老年人们可以了解一下。青光眼对于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预防青光眼的发生,老年人要加强眼部的护理,不能养成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
3青光眼的分类及临床症状表现
疾病种类
青光眼的种类主要有四种: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混合型青光眼,各种类型的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各不相同,特在这里借百度·百科,向大家阐述一下各种青光眼的临床症状,希望大家都能对青光眼有更深入地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一,先天性青光眼
根据发病年龄又可为婴幼儿性青光眼及青少年性青光眼,30岁以下的青光眼均属此类范畴,先天性青光眼形成的原因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眼前房角发育异常,致使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25-80%的病人半年内显示出来,90%的患儿到一岁时可确诊,10%的病人在1-6岁时出现症状。
1. 婴幼儿性青光眼:一般将0-3岁青光眼患儿归为此类,此型是先天性青光眼中最常见者,母体内即患病,出生后立即或缓慢表现出症状,一般是双眼性病变,但却不一定同时起病,也有25-30%患儿单眼发病,临床表现为出生后眼球明显突出,颇似牛的眼睛故称“牛眼”,怕光,流泪,喜揉眼,眼睑痉挛,角膜混浊不清,易激动哭 闹,饮食差或呕吐,汗多等到全身症状,此型的预后关键在于及时正确诊断,因小儿眼球壁正处于发育阶段,查眼压,可能正常,而眼底检查不好配合,所以缺乏青光眼丰富俅簿。
2. 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年龄3-30岁之间,此型临床表现与开角型青光眼相似,发病隐蔽,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此型多发生于近视患者且有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90%以上的患者并不表现为典型青光眼症状,而是以“近视,视疲劳,头痛,失眠”,甚至不知不觉失明而来就诊,详细检查才知道是青光眼,有的患者查出来青光眼,但自己错误的认为,我现在又没有什么感觉,视力也可以,不可能象大夫说的那么严重,真正失明了,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在黑暗中痛苦的渡过终生。
二,原发性青光眼
根据前房前角的形态及发病缓急,又分为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等:
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轻剧,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血压升高,此时全身症状较重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脑炎,神经性头痛等病变,如得不到及时诊治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无光感,此时称“暴发型青光眼”,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对疼痛忍受性轻强,仅表现为眼眶及眼部不适,甚则眼部无 任何症状,而转移至前额,耳部,上颌窦,牙齿等部疼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实则是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反复迁延而来。
2.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此型占原发性青光眼患者50%以上,发病年龄30岁以上,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脑力劳动者有急剧升高的趋势,此型发作一般者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左右,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早期症状有四种:
一,经常觉得眼睛疲劳不适;
二,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
三,视力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
四,眼睛经常觉得干涩。
3. 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直至地失明也无不适感,发作时前房角开放,此型的诊断最为关键,目前一旦西医确诊都已经有明显的眼底改变,因此必须全面,认真排除每一个有青光眼苗头的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要非等到确诊为青光眼才去治疗,那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
三,继发性青光眼
由眼部及全身疾病引起的青光眼均属此类,病因颇复杂,种类繁多,现仅简述最常见的几种继发性青光眼:
1. 屈光不正(即近视,远视)继发青光眼:由于屈光系统调节失常,睫状肌功能紊乱,房水分泌失恒,加之虹膜根部压迫前房角,房水排出受阻,所以引起眼压升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是自觉视疲劳症状或无明显不适,戴眼镜无法矫正视力,易误诊,故有屈光不正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无法解释的眼部异常时应及时找有青光眼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详细检查。
2. 角,结膜,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眼内炎症引起房水混浊,睫状肌,虹膜,角膜水肿,房角变浅,或瞳孔粘连,小梁网阻塞,房水无法正常排出引起眼压升高,目前西医对此病一般用抗生素,激素对症治疗,人为干扰了自身免疫功能,使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3.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晶体混浊在发展过程中,水肿膨大,或易位导致前房相对狭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一旦白内障术后,很快视神经萎缩而失明。
4. 外伤性青光眼:房角撕裂,虹膜根部断离,或前房积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使房水分泌,排出途径受阻继发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如能积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只能修复受损伤的眼内组织,但其引起的眼底损伤无法纠正,所以此型病人一般在当时经西医处理后,认为就好了,不再治疗,一旦发现已视神经萎缩,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
四,混合型青光眼
两种以上原发性青光眼同时存在,临床症状同各型合并型。
发现与治疗
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如能早期诊断,对保护视功能极为重要,以下几点对早发现,早诊断很有帮助: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青光眼病史,并自觉头痛,眼涨,视力疲劳,特别是老花眼出现较早者,或频换老花眼镜的老年人,应及时到眼科检查并定期复查。
查眼压:在青光眼早期眼压常不稳定,一天之内仅有数小时眼压升高,因此,测量24小时眼压曲线有助于诊断。
眼底改变:视盘凹陷增大是青光眼常见的体征之一,早期视盘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视盘的生理凹陷逐渐扩大加深,最后可直达边缘,形成典型的青光眼杯状凹陷,视盘邻近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是视野缺损的基础,它出现在视盘或视野改变之前,因此,可作为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查视野:视野是诊断开角型青光眼的一项重要检查,开角型青光眼在视盘出现病理性改变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
对青光眼最好先用药物治疗,若在最大药量下仍不能控制眼压,可考虑手术治疗,应先用低浓度的药液,后用高浓度的药液滴眼,并根据不同药物的有效降压作用时间,决定每天点药的次数,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在24小时内能维持有效药量,睡前可用眼膏涂眼。
开角型青光眼治疗后的随访也很重要,即使眼压已经控制,仍应每4~6周复查一次,包括眼压,眼底和视力,每年应检查一次视野,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4青光眼早期如何正确诊断
青光眼早期如何诊断:
1、眼底: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变,说明病情已较重,病程很长,已造成明显的青光眼损害。
2、临床症状: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升高、眼底改变前即有明显的全身表现,开始并不表现在眼睛上,只是出现顽固性失眠、偏头痛、习惯性便秘或劳累,情绪波动变化后暂时性眼胀痛、干涩、疲劳、视物朦胧,休息后即缓解,一年仅出现一、两次、随着病情发展,发作时间愈频繁,每次发作时间却愈长,如此反复发作,随时导致急性大发作。
3、眼压: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据,但却不是唯一依据,临床90%以上的青光眼误诊的患者都是错误的以眼压为标准,眼压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参:低血压性青光眼)。眼压高并非都是青光眼。
4、家族史及相关病史:明显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近视、外伤、眼部炎症、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继发青光眼。
5、视野、电生理:对低眼压,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有的患者直到失明无症状,眼压不高,眼底看不出损害,但电生理及视野却已反映出病情变化。
青光眼早期如何诊断?想必各位青光眼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其诊断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青光眼时能有所帮助。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青光眼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5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
1、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防止手术眼复发或未做手术眼眼压升高。
2、饮食结构合理、宜荤素搭配,应注意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
3、按照医嘱按时用药,避免随意加减药量,从而减少手术眼眼压过度波动和药物副作用。
4、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部分病人手术后由于眼压控制不理想,需要手术后长期点眼药水配合手术治疗,防止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5、对于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患者,如果需要做抗青光眼手术,如果白内障已严重影响视力,可以联合做白内障青光眼人工晶状体(三联)手术。
6、部分采取虹膜根切手术或门诊激光虹膜切开手术以及非穿透性小梁切开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的话,往往需要采取小梁切除手术。
7、对于多次抗青光眼手术失败而视力有保存价值的难治性青光眼,如果联合药物无法控制理想眼压,可以采用青光眼阀门植入手术。
8、对于多次手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往往需要采取睫状体冷冻手术,睫状体激光光凝手术,或者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睫状体激光光凝手术。
9、对于已采用小梁切除手术的病人如果眼压升高需要再次手术的话,可以再次采取小梁切除手术并在手术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等防止复发的药物。
10、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定期门诊复查,主要进行检查包括:视力,眼部常规检查、眼压、视神经的形状和颜色、视野以及房角的情况等。
11、对于反复发作已经视力完全丧失的青光眼,如果眼压难以控制,眼痛症状严重,必要时不得不采取眼球后视神经剪断手术,或者眼球内容物摘除手术。
上述内容就是有关青光眼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做出的相关介绍,广大患者在青光眼治疗后,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护理疾病,这样疾病才能早期康复。希望上述青光眼的饮食调理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
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