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虽然医疗设施更加完善了,医院的技术水平也更加先进了。但是有一点做的是不太好,就是一些常见疾病的认知普及工作做的不是太好,很多人患病了都不清楚应该注意什么。就拿现在老年人群体中最常见的冠心病来说吧,很多人对其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冠心病人都需要注意什么。
目录
1老年冠心病一半是误诊
尽管国际上发病率已累计下降了30%—40%,但在中国,近些年来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其高发人群的发病年龄提早了10年。可以肯定地说,心脑血管病目前当然是国人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专家重申了冠心病的厉害性。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军”冠心病的防治意识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旦身体血管狭窄或闭塞,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恶性事件就会接踵而来。
很多冠心病被误诊了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主力军”冠心病的防治意识更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一旦身体血管狭窄或闭塞,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等 恶性事件就会接踵而来,这一切也正是冠心病酿成的后果。”专家说,但目前很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冠心病的概念,不仅患者,甚至连某些医生都不能准确认 知,这直接影响了冠心病的防治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专家表示,现在许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在冠心病诊断方面奉行着“宁可错判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政策,轻易给病人带上冠心病的帽子。因此,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被误诊为“假冠心病”!然而,另一方面,有些表现不典型的“真冠心病”又往往被漏诊。
可是,如果连病情都不能准确诊断,又怎么能保证冠心病得到合理治疗呢?病人的生命何以保障?
冠心病要“诊断从宽、治疗从严”
专家介绍,临床上的冠心病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种。有没有心绞痛是很重要的鉴别标准。其典型症状是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过度吸烟及饱餐 后,胸骨后会出现手掌大小、部位固定的,可能会放射到咽部、牙、腹背及左前臂等部位的压迫感、紧缩感或闷胀痛,一般会持续1—15分钟,阵发,在安静、休 息、含服硝酸甘油或去除诱因后几分钟就好转;而不典型的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缺血也会出现阵发性的胸闷、憋气、心悸,通过心电图动态变化、24小时心电图监 测(Holter)、平板运动试验等技术,可以综合判断侦查。
“最准确而直观的诊断还是冠脉造影,这依然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上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但这项检查是有创的,仍有一点儿风险,故不一定人人都能接受此项检查。”
因此,专家认为,诊断冠心病就像破案一样,一定要掌握充分的证据,特别是对于某些不典型或证据不足者,宁可“诊断从宽,治疗从严”,即先不戴上冠心病的帽子,但先按冠心病治疗,同时进一步设法寻找冠心病的证据,指导选择规范的治疗方案。
2冠心病人要注意什么方面的问题?
1、充分认识冠心病的症状
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阵发性的胸骨后不适,多呈挤压或紧缩感,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左手甚至颈部和喉部等,在激烈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餐、受寒等时诱发。历时短暂,持续几秒到十几分钟,一般不超过20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即可缓解。但是,假如这些症状的发作频率比平时高或者严重的话,那么应该马上联系主诊医生。假如症状经过休息和服用药物,15分钟还没缓解,那么应该马上拨打急救电话。要记住,把医生的电话和急救的电话都帖在电话旁边的墙上,以免情急的时候遗忘。
2、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措施包括:戒烟、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高血压、适当运动、健康饮食、缓解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等。
3、按时服药
有些患者在症状消失的时候,便认为已经治愈,自行停止用药或者用药不规律。要知道,这些药物能提高心肌供血和维持心脏的功能。遵循医嘱、按时服药、规律用药,是有效控制冠心病的保障。
4、定时进行复诊
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价心脏的功能和治疗的效果。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的时间进行复诊,有利于疾病的监控和及时发现其他并发症。
冠心病患者而且还要保持心情的乐观,除了上面小编介绍的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患者在饮食方面以及睡眠方面都要多加注意,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不能做,自己都要清楚,并且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吃饭的时候不要吃太多,要控制自己的饭量。
3冠心病病人的食谱该如何制定
一、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物。
对冠心病人来说,食物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可以经常食用的食物,像鲤鱼、瘦牛肉、鸭肉、鸡肉、鲫鱼、瘦羊肉、瘦猪肉、甲鱼、兔肉、海蜇、牛奶、蛋白、大米、面粉等,这些食物每 100克中含0. 1克以下胆固醇;
第二类是可吃可不吃的食物,如腰子、肚子、虾、蟹、牛心、猪肉、鸽肉、猪排等,这些食物每100克含0.l-0.15克胆固醇;
第三类是高胆固醇食物,每100克中含1.0-1.5克胆固醇,有牛脑、蛋黄、鳗鱼、羊肝、猪肝、牛肝、奶油、牛油、猪脚、肥鸡肉等,这类食物应忌食。
二、总热量不宜太高,对糖类要加以限制,40岁以上的肥胖体型者,要减肥,限制总热量。
三、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如瘦肉类、鱼类及豆类蛋白要经常食用,以供给必需的氨基酸,牛奶最好用去脂牛奶。每日不超过半磅。
四、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因其含维生素C、钾、镁等元素,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总之言之,冠心病人饮食应保持清淡,尽量使用食用植物油,避免或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同时冠心病人治疗的过程中的饮食以及日常护理应遵医嘱,并注意结合病情,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食材为冠心病病人补充营养。
4冠心病患者的日常护理
冠心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所以冠心病护理要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但遇有骤冷,暴雪,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留在室内活动,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
另外,由于冠心病带给人们很多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这是冠心病护理日常注意事项里比较常见的。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这也是冠心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5冠心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这就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二、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会感到心悸、胸痛。
三、生活用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等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四、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五、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这也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六、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
七、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劳累或精神紧张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八、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
九、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在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
十、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这也是冠心病的早期症状。
温馨提示:
患者注意多饮水,少食多餐,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