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有好多朋友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而且也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就流鼻血,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不但给患者本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麻烦,同时也会影响到患者身体,在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后,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于经常流鼻血的朋友来说就更加的要进行积极的治疗,鼻腔粘膜出血是怎么回事?
目录
1秋天鼻粘膜出血怎么办
秋天天气比较干燥,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还有很多朋友在秋季的时候容易鼻粘膜出血,这都是因为天气过于干燥,火气旺所引起的,鼻粘膜出血有的时候也是很有危险性的,处理不当可能还会引起其他不好的影响,那么在遇到鼻粘膜出血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处理呢,接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专家介绍,每年进入秋冬季节,各种鼻子不适的病人特别多,譬如鼻干、鼻痒、鼻子疼痛、出鼻血等,以最近为例,门诊病人中因为这些不适来就医的比平时增加了两成左右。这些症状绝大多数都与天气干燥导致鼻粘膜干燥有关,只有少数是其他疾病,譬如鼻咽癌、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等,病人只需到耳鼻喉科让医生观察一下鼻腔,就大体可以判定是否存在上述严重疾病。
1.可以用如毛巾敷在鼻子上,吸热气,这样可以缓解干燥的环境还可以帮助感冒早点好(如果用板蓝根煮水然后敷效果更好)。
2.在家里放盆水或者加湿器,要不就是经常拖拖地。
3.多喝水尤其是早上喝上一杯温水对你一整天都有好处(晚上可适量喝蜂蜜水)。
鼻粘膜干燥引起的不适并不难处理,治疗效果也比较理想。用于缓解鼻腔干燥的药物有外用药和内服药两种,外用药主要是油类,起润滑作用,如常用的薄荷油,每天往鼻子内滴2-3次。内服药多数是清热润燥作用的中成药,市民常用的具有润燥作用的凉茶效果也不错。鼻粘膜干燥的市民,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吃“热气”(即上火)的食物,注意休息以及适量运动也有助于缓解不适。
秋天鼻粘膜出血的相关解决办法已经在这里介绍给大家了,平时要多喝水,天气干燥,人就容易上火,在出血的时候也要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如果通过上面多的办法依然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控制出血问题,就要尽快的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2鼻腔粘膜出血是怎么回事
1、局部因素:鼻腔和鼻窦的炎症、鼻中隔偏曲、外伤、肿瘤以及不良的挖鼻习惯等。其中鼻咽部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涕中带血或者少量出血,容易被忽视。
2、全身因素:各种发热性传染病、内分泌失调、高血压、心脏病、营养障碍、血液病肝肾慢性疾病以及化学药物中毒等等。
鼻出血是多种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 可以分为
(1)肺经热盛型
(2)胃热炽盛型
(3)肝火上逆型
(4)肝肾阴虚型
(5)脾不统血型
民间运用独特疗法止血,奏效迅速,无副作用:
1:穴位按摩法
取穴:肩井穴(位于大锥与肩峰连线中点) 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心,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疗效:按摩1-3次,止血效率达100%
2:滴鼻疗法
处方:芦荟2克 用法:药研细末,每取1克,加温开水10毫升搅匀,仰面滴鼻2滴,日3-5次。 疗效:治鼻黏膜糜烂出血,滴鼻1-2次,有效率达100%另外多吃些富含Vc多的水果,如桔子.弥猴桃等,有助于防治毛细血管破裂的.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鼻腔粘膜出血是怎么回事,这种情况如果经常没有规律的出现,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以上办法对治疗鼻腔粘膜出血特别有效果,另外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要注意有规律,特别是不要出现熬夜或是身体上火的情况。
3怪病可以从鼻腔里治
中药鼻腔给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独特的给药方法,不仅能直接治疗鼻腔内的疾病,而且能治疗很多种鼻腔以外的疾病,现介绍几则简便验方,患友不妨一试。
(1)治慢性鼻炎:取苍耳子30~40粒,轻轻捶破,加麻油50克,小火煮沸,去苍耳子,待冷却后,装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天3次,15天为1个疗程。
(2)治过敏性鼻炎:取鹅不食草100克,研成细末,再将药棉放人凉开水中浸湿拧干后,包药粉少许,卷成细条塞鼻,双侧各30分钟后取出,每天1次。
(3)治慢性鼻窦炎:取冰片9克,细辛9克,丝瓜络72克,共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先让患者将鼻涕擤干净,噙水一口,再取药粉适量,以管吹药粉人鼻腔内,每天2次,连续用2个月,有鼻出血史的患者禁用。
(4)治鼻息肉:取杏仁6克研末,加轻粉6克,雄黄8克,麝香1克,搅拌均匀密封备用。使用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涂在息肉上,每天1次,对于小鼻息肉一般用药1周可愈。
(5)治偏头痛:取川芎50克,白芷50克,炙远志50克,冰片7克,共研成细末,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每次30分钟,此法止痛迅速,无副作用。
(6)治妊娠呕吐:取鲜芫荽30克,苏叶15克,藿香15克,陈皮15克,砂仁10克,加水适量煮沸,患者可坐在旁边用鼻吸闻药物气味,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适用于肝胃不和型妊娠呕吐。
(7)治急性结膜炎:用新鲜半枝莲适量,揉搓为丸塞鼻,左眼患病塞右鼻,右眼患病塞左鼻,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8)治神经性牙痛:取荜拔、白芷、细辛、防风各10克,高良姜8克焙黄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牙痛时以药棉蘸药粉少许,塞人对侧鼻中,并深呼吸2分钟,痛止取出。
(9)治乳痈初起:取生半夏半粒,白芥子5粒,王不留行15粒,生姜少许,共捣烂,用两层纱布包成椭圆形,塞入患者患乳对侧的鼻孔,每天1次,每次2~3小时,一般1天症状减轻,3~5天可愈,双侧乳房同病,则双侧鼻孔轮换塞。若脓肿已形成,则必须切开排脓,不宜用本法。
4鼻出血概述
鼻出血(别名:鼻衄 英文:epistaxis),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多因鼻腔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邻近病变出血经鼻腔流出者。鼻出血多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持续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鼻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多数出血可自止,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
出血可发生在鼻腔的任何部位,但以鼻中隔前下区最为多见,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鼻腔后部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吐出。一般说来,局部疾患引起的鼻出血,多限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内交替或同时出血。
通过前鼻镜检查不能发现出血部位,如出血不剧,可行后鼻镜或光导纤维鼻咽镜检查。鼻窦内出血,血液常自鼻道或嗅裂流出。除了寻找出血点外,并作必要的全身检查(测量血压、血常规检查、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测定、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及血小板计数等)。有时尚须与有关科室共同会诊,寻找病因。
5怎样预防鼻出血
当小儿患鼻炎、鼻窦炎时要及时治疗鼻腔粘膜的肿胀、充血,以减少鼻粘膜毛细血管的扩张而避免鼻出血的发生;当小儿发烧、咳嗽时,可因高体温导致鼻粘膜充血及毛细血管扩张,加之咳嗽震动,极易诱发鼻出血,应及时给以降温、止咳药物;一些不良习惯如抠鼻子可造成鼻粘膜的损伤而引起出血,此时应教育孩子尽快改掉坏习惯;有的孩子偏食、挑食,可因维生素缺乏而致鼻出血,应教育小孩子不要偏食、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同时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要预防,夏天气候炎热,或冬季天气干燥,都会因气候原因而导致鼻出血,因此夏季要注意多饮水,室外活动时应避免太阳的暴晒;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开窗通风,不要让室温过高,保持空气的湿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对于经常鼻出血的患儿可在鼻腔内涂石蜡油、薄荷油、金霉素鱼肝油等以保持鼻粘膜湿润;有的孩子常常晚上鼻子出血,可在睡觉前用棉签蘸上金霉素软膏在鼻腔内涂上薄薄的一层,这样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有效地减少鼻出血。当鼻出血量较多,不容易止住血时,要及时送往医院就诊、处理。家长们也应学会鼻出血的简单处理方法,以免遇到出血时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