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性阴道炎在治疗上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分类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由于滴虫性阴道炎可经性交直接传播,因此应夫妇双方同时治疗。而已婚病人的给药途径就要采用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或局部和全身联合用药。孕妇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办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滴虫性阴道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1、急性感染:表现为弥漫性外阴阴道炎。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刺激症状和瘙痒、尿痛或有异味。严重者可出现下腹痛。急性期时会有大量的白带,很有可能会湿透患者的内裤,因此常常需要使用卫生巾。
检查时可见外阴潮红、水肿,阴道充血,分泌物增多,从少量稀薄到大量稠厚不等,10%-30%女性患者出现典型的大量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并常有臭味。子宫颈充血、水肿,子宫颈上皮广泛糜烂、点状出血,称为草莓状子宫,不过较少人出现该体征。
2、慢性感染:急性感染未得到及时治疗时可转为慢性感染。这时的白带会比急性感染时有所减少,多为灰白色米泄样,仍有臭味,有泌尿道感染时则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妇科检查时见外阴阴道粘膜色淡红或有轻度充血,后弯窿有灰白色米汾水样泡沫状白带积聚,有臭味。该期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性,是主要传染时期。
3、无症状感染:10%-50%的女性感染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但50%的无症状携带者可在半年内出现症状。
2孕妇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办法
1、局部用药:一般都是采用甲硝唑阴道塞药的方式进行,但是需要提示的是在局部用药前最好可以先冲洗阴道,这样可提高治疗效果。
2、全身用药初治治疗:甲硝唑单次口服或替硝唑单次口服。由于服药病人的依从性差,尤其是性伴侣常常难以坚持完成规定的疗程,所以全身用药推荐替硝唑顿服。需要提示的是甲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24h内、替硝唑用药期间及停药72h内禁止饮酒,哺乳期用药不宜哺乳,哺乳期给药推荐阴道塞药的方式。
3、性伴侣的治疗:甲硝唑或替硝唑单次口服,且因为滴虫阴道炎主要由性行为传播,所以性伴侣应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交。
4、妊娠期的治疗:甲硝唑单次口服。妊娠期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和医生沟通,因为甲硝唑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虽然尚无资料证明其有致癌作用,但鉴于甲硝唑致癌的潜在危险还未彻底排除,所以在需要治疗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并且建议在早期妊娠期间不要使用甲硝唑,以及避免单次大剂量的用药。
3预防滴虫性阴道炎复发的方法
1、在治疗中还需注意避免重复感染,内裤及洗涤用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
2、治疗期间要保持外阴清洁,以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日清洗外阴,换洗内裤.急性期不要进食辛辣之品及饮酒.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3、夫妻同治.因为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以及男性的包皮褶、前列腺液中,故对已婚患者,男方要同时治疗.如果仅妻子治疗,丈夫不治,妻子即使治愈,也会通过性生活被丈夫再次传染.如此周而复始,双方的滴虫病都顽固难愈。
4、治疗后即使检查滴虫阴性,仍要在下次月经干净后继续治疗1个疗程,并于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3次阴性方可认为治愈。
4滴虫性阴道炎病因
直接传染(30%):
经性交传播,间接传染:经公共浴池,浴盆,浴中,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径。滴虫性阴道炎是从外界感染而得的,一种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三个条件。
对于滴虫,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而那些阴道酸碱度有改变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则更易于感染,感染滴虫后患者能自愈者极少,即使治愈,还可以下次再感染,滴虫病的传染源就是那些带虫者和被污染的物体。
性生活传播(30%):
阴道滴虫病主要是通过性生活传播,因此将它归属于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则传播方式有所不同,由于我国人口多,公共卫生设施较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因此,公共场所的传播也成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例如,公共浴池的坐椅或公共厕所的坐便器被带虫者的分泌物污染,那么后来者如果直接坐在坐椅或坐便器上就有可能被传染,公共浴池的盆塘,夏天里密度很大又消毒不严的游泳池,借穿他人内裤,租用泳衣等,都可能造成滴虫的传播。
另外,家庭成员间互用洗浴盆,医源性交叉感染,也是导致滴虫间接传播的原因。
寄生虫传播(30%):
妇科专家提示:本病的病原体是阴道毛滴虫,毛滴虫是一种寄生虫,但是肉眼看不见,这种毛滴虫呈梨形,长为10--30μm,头部有4根与虫体等长的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毛滴虫,毛滴虫对不同的环境适应力很强,能在25℃--42℃条件下生长繁殖,3℃--5℃的低温可生存 21天,在46℃时仍能生存20--60分钟,脱离人体后在半干燥的条件下也可生存数小时,毛滴虫不但寄生于缺氧的阴道内,并可侵入尿道和尿道旁腺,甚至于上行至输尿管及肾盂,最适宜于毛滴虫生长的pH值是5.5~6,如pH为5以下或7.5以上则毛滴虫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5滴虫性阴道炎的检查
1.阴道分泌物检查 最简便的方法是生理盐水悬滴法,显微镜下见到呈波状运动的滴虫及增多的白细胞被推移,此方法的敏感性60%~70%。
2. 培养 准确性达98%左右,取分泌物前24~48h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取分泌物时窥器不涂润滑剂,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暖,否则滴虫活动力减弱,造成辨认困难。
3.聚合酶链反应(PCR) 可用于滴虫的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99.8%。
4.尿常规,血常规检查。
温馨提示:
做好卫生宣传,积极开展普查普治,消灭传染源。每天换内裤,擦洗外阴,注意用药,月经干净后要复查滴虫,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标准。
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1vaginitis)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滴虫呈梨形,后端尖,约为多核白细胞的2~3倍大小。虫体顶端有鞭毛4根,体部有波动膜,后端有轴柱凸出。活的滴虫透明无色,呈水滴状,诸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摆动,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生活力较强,能在3~5℃生存2日;在46℃时生存20~60分钟;在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