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有一天突然患上了脑血栓这个疾病,那么我们到底该吃什么好呢?这个是很多有病无病的人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一是担心我们有一天会患上这个疾病,二是由于我们正在受疾病的折磨。那么脑血栓患者到底吃什么食物比较好,我们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如果饮食不当的话,那么对疾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脑血栓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目录
1脑血栓病人的康复训练
1、基本活动训练
(1)、坐位平衡训练先屈膝依靠背架支持坐在床上,渐去除支架,把双腿放在床边,也可在床侧或床头设上围栏杆、把手或捆上绳索以助坐起。坐位平衡训练增强躯干肌(同时收缩)肌力和坐位平衡力等。
(2)、站位平衡训练要有人陪伴训练,要有人扶持,或在特制的双杆中训练,可能的话用手杖协助。站立时两足分开约3厘米,先以健肢持重,缓慢试着用患肢,逐渐有两足交替,直至站稳,也可扶着凳子或其它工具,渐渐移步行走。
(3)、行走训练初由他人扶持,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作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选择较轻而坚韧的拐杖,长短适宜,一般是腋下3-5厘米至脚底的长度,或病人身高减去40厘米,也可选用双拐因人而异,合适为度。
(4)、上下楼梯的训练上楼时先用健足跨上然后再提起患足与健足在同一台阶,下楼梯则相反。如用拐杖,可先将拐杖支在上级台阶,再跨健足,最后再跨患足,下楼动作与之相反。有时下楼有居高不安感,可试行面向后方下楼法。
(5)、使用轮椅训练初由人扶持及协助,协助人员站在轮椅后面,用两手握住轮椅扶手或背,再用足踏住下面的横轴以固定轮椅,轮椅放在病人健侧,上下时要挂上手闸,上去后训练椅上活动,前后动和左右旋转。
(6)、改乘动作训练病情稳定、身体情况好转后,可做改乘动作训练。方法是除上述动作轮流练习外,再做床→轮椅、轮椅→椅子或便器、手杖→椅子、床→行走等改乘动作。边转动患侧边进行改乘易做、安全。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脑血栓病人的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了吧!脑血栓患者在治疗之后一定要做好康复训练,这些康复训练对脑血栓的患者是非常好的,如果康复的好,那就可以痊愈了,希望患者的家属能够一起陪同患者来做康复训练。
2脑血栓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1、多吃优质蛋白,如鱼,瘦肉,牛奶,鸡蛋,豆腐及豆制品。
2、多吃富含维生素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蛋。
3、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过咸会引起高血压。
4、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笋干,辣椒,绿豆,香菇,银耳等,可以增加肠胃蠕动,避免大便干燥。应多喝水,不要因为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敢喝水,这对脑血栓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5、体型肥胖的病人要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之后控制每天的饮食量,病人吃不饱可以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养成吃饭八分饱的习惯。
6、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7、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8、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9、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血栓的诱因之一。
脑血栓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葡萄汁、芹菜汁各1份,温开水服用,每天2-3次。20天为一疗程。使用于中风、高血压病人。
2、葵花子,早晚1把,剥壳食仁,同时配服芹菜汁半杯,连服30天。适用于中风、高血压的病人。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清萝卜汁,每天30毫克,日2次,连用10天。适用于伴有血压增高的中风病人。
4、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于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的冰糖。于睡前服用,对中风高血压、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
5、绿豆100克,海带50克,加水煮烂,放入冰糖后,适量服用。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6、白菊花适量,用开水浸泡,常服用有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
7、花生米适量,加醋泡7天后,每天早晚各服花生米10粒,有一定降血压作用。
8、香蕉2只,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蒸。每日2次,连服数日。对中风伴有便秘者有显著疗效。
9、.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对中风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肿者有好处。
10、.苦瓜做菜,对中风伴血糖高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11.黄豆60克,煎服,对中风腿抽筋有治疗作用。
12、.芝麻15克,捣烂,同蜂蜜30克调和,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剂,分三次服,连服1星期,对中风便秘者,有治疗效果。
13、常食新鲜柚果汁,能降血糖。适用于中风伴血糖高者。
以上的饮食禁忌是患上了脑血栓患者的人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对饮食改善,做好饮食护理,禁忌一些饮食,对疾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而脑血栓患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对疾病的护理,这样可以预防很多后遗症的发生,如果后遗症发生的话,那么人们将处于瘫痪的症状中,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利。
3老年脑血栓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老年脑血栓患者的特点及心理状态 患脑血栓病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很强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为瘫痪、失语、意识和智力障碍等,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因而对疾病恢复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使病人重新达到生活自理,有很好的最佳身心状态。 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病人急性期过后需较长的恢复阶段,病人表现为烦燥多虑,沉默不语,对突发的病不能正确对待,忍受不了如此沉重的打击和偏瘫带来的痛苦。因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和悲观厌世情绪。 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要尊重他们,不要勉强病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向他们介绍康复的措施,进行语言安慰,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通过交流来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失语的病人可用手式、精辟字等方式尽快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抑制的紧张心理。
二、孤独寂寞恐惧的心理 老年病人最大的特点是害怕寂寞与孤独,患脑血栓病后更为明显,还有部分病人的家属忽视患脑血栓后老年人特殊的心理需要,甚至有遗弃老人的不负责任和不道德行为,这更加重了病人的寂寞与孤独感。 护理人员要多和老年病人攀谈,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尽量帮助病人摆脱孤独的境地,解决病人的种种生活需要,用真挚的同 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帮助病人解决困难。多和他们谈心,多接触问候,了解病人在想什么以满足其心理需要,不能冷淡或故意疏远,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增加他们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三、语言肢体障碍的心理 由于失语或发音障碍不能通过正常的语言交流,以至于情绪极度低落,在病人的心理产生很久的压力,又因肢体活动障碍,生活难以自理,病人心理压力很大,对治疗丧夫了信心。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情,细心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治疗情况,学会看病人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通过了解病人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病人的内心活动,热请周到,善于运用语言交际工具发挥语言巨大作用,在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灵活性和科学性,调动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四、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身修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1、在护理老年患者中,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修养都一视同仁.诚恳相待,尊重人格,争取做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2、护理人员以晚辈尊重长辈的态度取得患者信任,并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使病人自觉遵守院规,配合医护人员服从治疗,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心,早日康复。
4脑血栓复发率高不高
脑血栓是五年内平均复发率在40%以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高的进展性慢性疾病,所以脑血栓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血栓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脑血栓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和二级预防(对脑血栓患者而言),预防措施无论对脑血栓患者或脑血栓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
当脑血栓发生在左侧时,言语功能有时会受到影响。运动性失语表现为病人听懂别人的话语,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只能说一些简单而不连贯的单字,旁人不能理解。感觉性失语,即语言表达无障碍,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也听不懂自己所说的话,表现为答非所问。
脑血栓的范围较大或多次复发后,不少病人会有精神和智力的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反应迟钝、不能看书写字,最后发展为痴呆,连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病人还会出现胡言乱语、抑郁狂躁、哭笑无常等病态人格。
以上是对脑血栓复发率以及相关症状病因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为了避免脑血栓复发率高升,我们就要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这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强身健体。
5脑血栓前兆有哪些
一、睡觉流口水
如果老年人在睡觉时经常流口水的话,要留心脑血栓风险。
劳累过度、初戴假牙等,虽然也可引起流口水,但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就很有可能是脑血栓或者脑血栓的先兆了。这类人流口水有三大特点:
首先,经常在夜间不自觉地流口水。门诊上经常听到一些脑血栓病人反映,自己夜里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会呛咳,甚至咳醒。这其实就是流口水造成的。
其次,患者流口水的时候,并不像劳累或者初戴假牙后流口水一样,睡觉时头侧向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而是总朝一侧流。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多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对这类脑血栓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自己除了有流口水的症状外,还出现过言语不清晰、一过性的单侧肢体不适、反应迟缓等。
再者,部分流口水的患者还会伴有周围性面瘫,如口角歪斜等,这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
二、哈欠不断
老人出现频频打哈欠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我安慰”。这种表现很可能就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立即就医。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三、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四、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五、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六、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七、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预防脑血栓注意以下两点:
每晚三杯水防脑血栓
防血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多喝水。夜间补水的具体方法是,准备一个能装500 ~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晨起再喝300~500毫升。如果夜间喝得少,晨起可多喝些。这样的补水量,对于血液浓缩促成的血栓有一定效果。当然,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陈贺华提醒说,心肾功能不好时,要适当控制饮水量。
防脑血栓别饭后就睡
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油腻,不要饭后就睡。因为进食过饱,血液大量流向胃肠消化系统,脑部血流减少,如果此时倒头就睡,血压降低可使脑部血液进一步减少,血流更加缓慢;如此一来,脑血栓形成的几率上升。
温馨提示: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故而临床上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或“血栓性脑梗死”。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