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大脑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发生病变,那么什么是多灶性腔隙性脑梗塞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吧。
目录
1脑梗塞的检查
1、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许多病人继发出血性梗死临床症状并加重,发病3-5日内复查CT可早期发现激发梗死后出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2、腰穿脑压正常,脑压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出血性梗死脑脊液可呈现血性或镜下红细胞,感染性脑栓塞脑脊液细胞数增高(早期粒细胞为主, 晚期淋巴细胞为主),脂肪栓塞脑脊液可见脂肪球。
3、心电图应作常规检查,确定心肌梗死,风心病,心律失常等证据,脑栓塞可作为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并不少见,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对证实颈动脉源性栓塞有提示意义。
2什么是多灶性腔隙性脑梗塞
一、定义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约占所有脑梗死发病的20%,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小穿通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微小梗死灶,这种病灶直径多为3-4mm,一般不超过1.5厘米,病变数目呈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
随着磁共振(MRI)的临床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被确诊。
二、病因
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性动脉硬化。
长期、慢性的高血压损伤脑内小动脉,导致小动脉和微小动脉壁的透明变性,使得管腔变狭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这些动脉多是一些称为深穿支的细小动脉,它们实际上就是脑动脉的末梢支,又称“终末支”。由于深穿支动脉供血范围有限,所以单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范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即形成所谓的腔隙梗死灶。由于病变很小,经常位于脑的相对静区,许多病例在急性发病期间在临床上不能被确认。
其他少部分病因包括:
1、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及形成的小血栓阻塞深穿支动脉导致腔隙性脑梗死;
2、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压突然下降使已经严重狭窄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减少而形成微小梗死;
3、各类小栓子,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空气、癌细胞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阻塞小动脉,形成微小梗死;
4、颈动脉系统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等也可堵塞颅内小动脉,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
三、主要症状
一般表现:
u多发生于40-6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
u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高血压。
u起病躲在白天活动中,常较突然。
u临床表现多样,可有20种以上的临床综合征。
u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
u无头痛、颅内压增高和意识障碍等。
3脑梗塞的护理
对症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70%。
2、如果病人有痰鸣音,鼓励病人咳嗽,指导病人有效排痰的方法,必要时给予负压抽吸痰液。
3、指导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4、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达到稀释痰液和消炎的目的。
5、将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遗症。
6、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病人锻炼时如出现呼吸和脉搏加快、出汗增多等症状,应适当限制活动量。
7、对病人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利用图片、字画,以及儿童读物等,从简单开始,按照字→词→语段的顺序,循序渐进,教病人学说话,表达自己的需要。
8、每2小时给病人翻身1次,按摩局部骨隆突处,并注意翻身时避免推、拉、拖的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一般护理
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4脑梗塞如何预防
1、控制体重:肥胖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应通过控制饮食(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膳食营养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品,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食盐摄入每天控制在6克以下。坚持锻炼能降低20%的复发危险,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度体力活动,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5-7次。另外,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尽量保持积极、豁达、轻松的心情。对于有抑郁倾向者应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2、合理饮食:多吃橙、香蕉、菠菜、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清淡少盐、少糖膳食,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同时注意多喝水,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3、情绪稳定: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5脑梗塞的饮食
1、脑梗塞病人宜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2、脑梗塞病人宜多吃些芹菜、香菇、山楂等。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香菇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