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脑科疾病,这种疾病对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特别容易导致出现瘫痪甚至死亡,所以很多人在患有脑血栓之后总是会不断的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针灸就是能够很好的一种疾病的疗法,但是我们了解的比较少,脑血栓后遗症针灸效果怎么样?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脑血栓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哪些
限制脂肪摄入量
每日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P/S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避免出现脑血栓。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而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每日25克,每月在750克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的胆固醇,每日每人应在300毫克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入,血脂是会下降的,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也会下降,脑血栓患者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用鱼类,特别是海鱼,脑血栓患者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粘滞有利。
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
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随着饮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地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仍然会增加体重、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病人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现在许多厂家生产保健型饮料,其中以低糖饮料为主。用一些甜味剂来替代蔗糖,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满足了喜甜食人的要求和口感。常见的甜味剂有阿斯巴甜,甜菊甙等。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用量小,不产生热量、无毒、体内不吸收,能够从肾脏随尿液排出体外。许多动物实验证明,阿斯巴甜无致癌性。可以放在溶液和面点制作中。
限制盐的摄入
脑血栓的病人有的合并高血压病,食盐的用量要小,要采用低盐饮食,每日食盐3克,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注意烹调方法
如果在烹调中放入盐,烹调出来的菜仍然很淡,难以入口。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醋、番茄酱、芝麻酱。食醋可以调味外,还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芝麻酱含钙量高,脑血栓患者经常食用可补充钙,钙离子可增加血管内皮的致密性,防止脑出血有一定好处。
2脑血栓后遗症针灸效果怎么样
脑血栓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等特征 , 被列为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临床上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
有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功能。最常用的为体针,根据瘫痪肢体选取穴位,结合补泻手法施术治疗。
近些年来,头针被广泛地用于脑血栓的治疗,还有入应用刺络法来治疗脑血栓,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脑血栓若能早期进行针刺治疗,并予以适当瘫胶功能锻炼,效果会更好些。
治疗方法:
1、针灸疗法取头穴:前庭聪、百会、四神聪、水沟穴(取健侧)
体针疗法取肢瘫侧:针灸治疗--体针取穴为上肢的肩与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八邪。下肢的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 部分阿是穴等.电针留针30分钟.
2、放血疗法:在病人的十二井穴点刺放血和八邪点刺放血,可以有效地建立新的血液循环,起到祛腐生新、通经活络的功能。每5-7天放血一次,每次放血总量掌握在20-30毫升。此法可去瘀生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
3、按摩疗法:每天按摩头部和四肢,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尽早恢复功能。
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促进疾病康复。有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及降低血球压积,达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脑细胞恢复功能。
3脑血栓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些什么
1、急性期脑血栓应给与高蛋白成人每日蛋白质总量120克,饮食中增加肉,鱼,蛋,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高维生素新鲜蔬菜,如菠菜,土豆,白菜包心菜等,新鲜水果,如猕猴桃,西瓜,鲜枣,桔子,苹果梨等及其它红薯,燕麦片,豌豆,番茄等,高热量三餐之间可加牛奶,豆浆,鸡蛋,藕粉,蛋糕等,半流质或流质者可加浓缩食品,如奶油,巧克力等)饮食,并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以免加重脑水肿,(如腌制品,香肠,皮蛋,咸肉,罐头,味精,啤酒,碳酸饮料等。
2、急性期保持安静,绝对卧床4—6周,24小时内不宜搬动病人,以免加重脑血栓。
3、躁动者给予镇静剂,并根据情况适用约束带或床档。太高床头30度,减轻脑血栓症状。
4、不能进食的脑血栓患者给予鼻饲,保证脑血栓病人的营养共给,注意鼻饲的保存及用具的消毒,注意观察鼻饲后的效果。
5、恢复期的脑血栓患者给予清淡,低盐,低脂(成人每日脂肪总量在50克以下,如蛋黄,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维生素,适量的蛋白制及粗纤维饮食(如芹菜,韭菜,粗粮,豆类等),忌辛辣食物,戒烟酒。
6、急性期肢体保持功能位(肩下垫软垫,砂袋,支托足掌等)恢复期可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训练循序渐进,脑血栓患者要保持肢体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7、急性期的脑血栓病人生命垂危,病人,家属情绪紧张,应主动关心脑血栓病人,安慰家属,讲解病情及愈后,合理安排陪护,减少不良刺激,取的配合。
8、恢复期的脑血栓病人常因生活不能自理而悲观,失望。应指导病人做好肢体和语言的功能训练,并持之以恒的增强病人的自信心。
4定期输液能预防脑血栓发生吗
一、定期输液能预防脑血栓发生吗?定期输液稀释血液并不一定能预防脑血栓。
每年秋冬季一到,不少老年人到医院输液,认为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栓、心梗风险。这个观念危害很大。首先单一血黏度化验作为脑血栓检测指标缺乏依据。其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是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脑梗、心梗。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脑血栓进程密不可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定期输液只是突击行为。
二、不要认为脑血栓根本不能预防
常见的脑血栓的治疗误区是,脑血栓根本不能预防,很多人都认为脑血栓是不能预防的,这种认为是极为错误的,其实脑血栓是可以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那么就能很好的防止脑血栓病发生。调查表明,与脑血栓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梗风险。
三、不要认为保健品可以预防脑血栓
采用保健品预防脑血栓的作用还不明确。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的主要药物,而且它的用药经验已验证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素食、多运动能预防脑血栓
胆固醇异常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在导致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而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过高。此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也遇到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只要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出现脑血栓。
五、体检化验单在指标范围内就是正常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脑血栓病多发于中老人年身上,因此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的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做身体检查时最好到大点的、正规点的医院去做,这样才有保障。
5哪些人更容易患上脑血栓
1、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严重高血压病的朋友容易患上脑血栓。
2、患有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发生心房纤颤,更易形成脑血栓。
3、颈椎病,患颈椎病时,可造成椎间孔狭窄。推动脉压从而影响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以致发生脑血栓。
4、.有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患脑血栓的人容易患上脑血栓这种疾病。
5、患有糖尿病及高血脂症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
6、经常发生头痛、头晕,四肢麻木无力或感觉异常,以及有烟酒嗜好的中老年人也容易患上脑血栓。
7、妇女多胎(生育4胎以上)者患缺血性中风危险性要比3胎或3胎以下高1倍,这也是容易患上脑血栓的人群。
8、肥胖者患缺血性中风可能性要比一般人高0.4倍,所以肥胖的人患上脑血栓的几率要大。
9、曾经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没有充分重视及时治疗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
10、血液粘稠度高,血流动检查不正常的中、老年人容易患上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