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出生的那一刻被诊断出来是异常的,而最异常的现象就是脑瘫,脑瘫疾病是很严重的,在怀孕的时候可以通过唐氏筛查检查出来,一旦没有做唐氏筛查的话,那么错过了最佳检查时间孩子就不能被查出来脑瘫疾病,而脑瘫儿的智力是很低的,相当于弱智,肢体方面也会有异常,那么这个脑瘫儿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饮食方面该注意哪些呢?来看看吧。
目录
1脑瘫儿和正常儿的区别
1、视、听觉障碍:相比于正常孩子,不少脑瘫儿童伴有近视或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为多见,听力减退以徐动型脑瘫较为多见。脑瘫儿童往往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存在困难。
2、智力障碍:相比于正常孩子,在所有的脑瘫儿童中,智力正常的孩子约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有一席之地/4。
3、运动障碍:相比于正常孩子,脑瘫儿童的运动能力低于同年龄的正常孩子,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障碍程度轻的只是手、脚动作稍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4、牙齿发育障碍:相比于正常孩子,脑瘫儿童牙齿多数发育不良,牙齿质地疏松、易蛀,各种牙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孩子为高。
5、情绪和行为障碍:相比于正常孩子,不少脑瘫儿童特别是手足徐动型和孩子性格比较固执、任性,情绪波动变化大,善感受易怒,有的甚至孤僻,不合群。
6、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早期临床可见原始反射的残留,肌张力的异常等,通常随小儿发育,运动增多之后才作出相应诊断。在早期发现异常后,要注意不能错过发育最佳时期,及时给予异常姿势矫正,康复训练,能够促进发育追赶。
2脑瘫儿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1、不要偏食,因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
2、不要过多食用姜、葱、味精、胡椒、酒等调味品。
3、不要过多食糖,因口腔内的细菌会使糖发酵,易患蛀齿而影响食欲。
4、不宜滥食温补,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只宜滋养清润食物。
5、不要吃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和难消化的食物,因小儿体质多热,再食油炸等辛热食品易引起热病。
小儿脑瘫患儿的饮食如何安排
1. 小儿脑瘫的饮食要按时,一般早、午、晚各进食一次,有条件者可以在上下午各增长点心一次,按时进食,可以增长进食要求。
2.小儿脑瘫患儿的食物要容易克化吸收,营养富厚,要选高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基础与脑的记忆、思维有密切的瓜葛,牛奶、豆浆、鸡蛋、酸奶、肉类等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多选维生素高的食物。
3.小儿脑瘫的饮食还要多吃蔬菜和生果,少吃脂肪肥肉,蔬菜和生果含有维生素和纤维,能保持大便通畅,如小孩不吃蔬菜,可以把菜剁烂,做成菜肉包子、菜肉水饺、菜泥、菜汤,教育小儿脑瘫孩子养成吃蔬菜的习惯。
4.小儿脑瘫的饮食要以碳水化物如米饭、面食、馒头、粥、粉为主食,小儿脑瘫患儿食过多杂食会影响进食要求,造成营养障碍。逐日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让太阳光照射皮肤,可增进进食要求,帮助小儿脑瘫患儿吸收。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脑瘫儿在治疗的时候饮食方面应该要注意的事项,这些事项必须要严格的遵从,脑瘫疾病本身对孩子的危害都是很大的,如果这个时候再不注意这个饮食问题的话,那么问题就更大了,孩子的脑瘫也要及时做治疗,更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及时开展手术,还要结合康复训练来帮助孩子治疗。
3脑瘫儿早期康复训练方法
1、脑瘫儿头部训练,脑瘫儿的头经常是偏向一侧,家长护理不论是躺、抱、坐或站立时,应经常注意使其头部位于正中线,尤其是躺卧时头部两侧垫沙袋或柔软的物体支撑。若有后抑或前倾,家长在孩子身后用两手自头顶垂直按压,有利于正常模式的形成。
2、脑瘫儿睡姿训练:脑瘫儿躺在床上玩或睡眠时,应采取侧卧位,这样有利于痉挛性肌张力的缓解,还有利于肢体的对称,容易将双手放在胸前。此外,面前放置玩具及悬挂一些彩色鲜艳汽球和铃铛,便于抓握玩具,有利于发展上肢功能,还受到颜色及声音的刺激。
3、脑瘫儿坐姿矫正:不良的坐姿极易造成脊柱畸形。为了使痉挛型病儿保持在平面上坐位时骼关节屈曲90度,背部充分伸展,家长可跪病儿身后,用腹部顶住其腰部,将双上肢从其腋下穿过,阻止肩胛内收,同时用双手分开孩子的双腿,并按压膝关节使其下肢伸直。手足徐动型病儿坐位时,髂关节过度屈曲,下肢伸展分开,头部后抑,上肢上举,身体重心偏后,很易后倒。家长可将病儿双腿并拢屈曲,再用双手握住其双肩关节旋内活动,使孩子双手放到胸前做支撑或抓握玩具。
4、脑瘫儿手功能训练:家长应经常让病儿手抓住物体,继而抓捏和玩耍。这些训练有利于手的功能发育,同时也促进智力发展。进一步开展精细动作的训练,就是眼—手协调协动作。经常有目的地做一些精确度较高的动作,如搭积木,让孩子在竖直方向叠小方块、拾豆豆等。还可以指导他们做结绳、系鞋带和扣钮等,为将来生活自理打基础。
5、培养脑瘫儿生活自理:有些脑瘫儿因为从小未有锻炼机会,将使孩子残留肢体功能丧失,甚为惋惜。故一定从小训练孩子多种多样的生活技能,他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去锻炼,最好是手把手的反复教练,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及潜在能力。脑瘫儿只有经过训练,具备了自己进食、穿脱衣服,自理大小便等方面的能力,再经过就业的培训,达到能从事简单劳动和功能,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孩子的健康在父母的手中,要特别注意脑瘫儿早期康复训练,确保患儿的进一步康复,让您的家庭多一份欢笑。
4什么原因导致婴儿脑瘫
产前
1.胚胎期脑发育异常如头小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巨脑症或无脑畸形。
2.母妊娠期受外伤、妊娠毒血症、糖尿病及放射线照射皆可影响胎儿脑发育而致永久性脑损害。
3.母妊娠早期患风疹、弓形虫病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致病。
4.早产儿、小样儿,胎龄愈小,发病者多。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易出血和缺氧有关。
5.过期产儿胎盘变性坏死,引起低氧血症,致胎儿缺氧。
产时
1.脑缺氧分娩时间过长,产前使用麻醉剂、镇静剂可抑制胎儿呼吸致胎儿缺氧,此外脐带绕颈、胎盘早期剥离、前置皆可致胎儿脑缺氧。
2.脑出血产伤、急产、难产及出血性疾病均可引起颅内出血。
3.产后的原因新生儿高胆红素所致核黄疸、脑膜炎、脑炎或全身重症感染所致中毒性脑病、头部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
导致脑瘫的有很多,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孩子出生后四个星期内,凡是能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组织损伤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脑瘫的原因。大体上来说,导致脑瘫的因素分为出生前、围产期和出生后三个时期。出生前因素大多是母亲妊娠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酗酒、不适当的用药、患风湿病、先兆流产、有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功能不良以及母亲高龄等。围产期因素是产前分娩、胎位不正、产程过长或急产、出生时窒息、早产、过期产、多胎等。出生后因素大多是因头部外伤、颅内出血、感染中毒等。一般来说,因围产期因素引起的脑瘫儿最多,其次为出生前因素,最少的是出生后因素。
早产儿、极低体重儿、出生窒息儿等被称为高危儿,其存活率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危儿经抢救和治疗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但由于胎龄小,脑的发育很不成熟,所以很容易出现脑损,因此伤脑瘫的发生率也增加了。如果损伤后出现了中枢性运动障碍,就可能形成脑性瘫痪。所以早产儿的预防保健工作成为脑瘫预防的一个重点内容。
5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
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手法是根据中医推拿、按摩相结合的方法,要求是轻快、柔和、平稳、着实,常用的手法有推、运、揉、按、摩、掐、捏等。人体运动是以骨骼为支架、关节为枢纽、肌肉收缩与舒张为动力来实现的。
小儿脑瘫的种种症状关键就是运动功能失调而导致的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在治疗中灵活巧妙运用这种手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按摩,对皮肤、肌肉关节、肌腱、神经、经络腧穴的作用,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达到“通则不痛”,从而痉挛的肢体逐步松弛、挛缩的肌肉逐渐舒展,使患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加速康复。
治疗小儿脑瘫的穴位
按肩井,通行全身气血,手法治疗多以此法始、收,还可治上肢活动不利。
颈项软取大椎;上肢瘫取肩髎、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取环跳、髀关、伏兔、足三里等;腰部无力取肾俞、腰阳关;肘关节紧张取曲池、手三里;足内翻取昆仑等;足外翻取三阴交、太溪或血海等;尖足取解溪、商丘,剪力步取阳陵泉、绝骨等。智力低下取百会、风池、四神聪;语言障碍取通里、廉泉、京门、玉液,等等。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因此大部分患儿体质较差,常伴有营养不良、出汗多、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康复疗效,感染加重患儿的痉挛、紧张或手足徐动等临床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有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脾胃之气旺盛,疾病易于康复。
保健推拿处方:补脾经200次、摩腹2-5分钟、捏脊3-5遍、掐揉足三里50-100次。外感病和饮食内伤,以解表:推攒竹,坎宫、太阳,拿风池等;清热:清河水、退六俯、推脊等;消导:推脾经、揉板门、中腕、天枢等。
以上就是有关中医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一些相关资料了,虽然推拿按摩不能很好的治愈小儿脑瘫,但是家长们在对待患儿的时候也要细心耐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患儿病情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