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越来越重视养生和身体健康了,每个人选择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喜欢去茶楼喝喝茶听听曲,有的人希望窝在家里享受生活,而有的人则是喜欢运动健身,不管什么样的方式适合自己而且是健康的就行,那么运动膝盖损伤怎么办呢,不知道大家知道吗。
目录
1膝盖运动受伤怎么办呢
一、保暖到位,主要是热的治疗。可以采取中药热敷、发热护膝等方法,凡是因空调等受凉,都可以进行热敷。此外,使用恒温的足浴盆泡脚,也能缓解关节局部温度低的症状。
二、运动疗法,主要有现代和传统两种方式。因为膝关节如果完全不受力负重,也会没力气,因此适当负重是必要的。现代的方式更侧重于锻炼肌力,传统功法运动量轻,能够锻炼关节稳定性。
传统功法主要推荐站桩功和太极云手,能够锻炼下肢力量,但因为会造成膝关节负担,这两种方法要根据病人体质来确定运动量,过犹不及。
三、注意饮食。古人云,膝,筋之汇,膝关节是人体中韧带最多的关节。中医在饮食上建议多吃强筋骨的食物,如板栗、核桃、松子等坚果类加上猪蹄筋煲汤。
1.肥胖者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饮食,减轻体重。
2.进行适量的运动,走平路、慢跑、游泳,能够预防骨膝关节炎。
3.切忌长久保持同一个姿势,例如久站久坐,会增加负重。
4.不要睡在潮湿的地方,或者把床放在通风口上。
5.生活中应防止膝关节受寒。有骨膝关节炎的患者,在空调房中更应该注意保暖,戴上护膝护肩等有利于保护关节的用品。
6.建议尽量穿厚底、弹性好的鞋子,不建议经常穿薄底鞋。
7.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弯腰蹲坐的职业,如电焊工、修车工人等,更需要小心预防此类疾病。
8.遇到突发性膝关节受伤,应及时拨打120找骨科医生治疗,切勿自己盲目进行急救而耽误了就诊时间。
对于喜欢运动的人们来说,受些小伤是难免的,因为很多强运动的人们都会多少有受伤的可能的,那么运动膝盖损伤以后大家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处理自己膝盖的问题,上面这些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在运动过程中多注意一下方式和强度,以免受到伤害。
2盘点那些容易让膝关节受伤的原因
人体的膝关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长期的不正确的使用膝关节是会导致膝关节受到巨大的伤害的,从而影响自己身体的健康。这里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究竟是哪些行为会导致膝关节受损吧。
1.从不控制体重。退化性关节炎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特别是身材肥胖、骨质疏松、关节受过伤的人更为明显。
由于男女生理构造不同,女性生育后骨盆较宽。因此,髌骨较易出现外移、不正的情况。女性的骨架较男性小,相对的关节单位面积承受力量较大,若不控制体重,关节炎将提前到来。建议除维持正常体重外,也要多训练大腿四头肌。
2.常做蹲跪动作。家庭主妇尽量不要蹲着做家务,年纪大或膝盖不舒服的人,运动时不要勉强蹲得太低。建议平时可从事瑜伽、骑自行车等运动,多训练大腿前侧的四头肌、大腿后侧的二头肌,增强这些肌群,可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磨损。
3.不用辅助工具。很多老人喜欢坐在小板凳、沙发上看电视,久坐往往就站不起来。此时,不靠外力自行站立,会给膝关节相当大的压力。建议使用拐杖等辅助工具,以延长膝关节的寿命。
4.经常搬重物爬楼梯。爬楼梯虽有助增强心肺功能、消耗热量,却属于负重运动。腰部以下的关节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尤其是膝盖受力最多。若一定要搬重物,最好爬半层楼就休息一次,且要分次提重物,以每次5公斤为上限。
5.一双鞋穿到底。平时穿着的鞋要因地制宜。健走时要穿运动鞋或慢跑鞋,鞋底不能太软;爬山时,则要选择抓地力强、厚底的鞋,能够减少膝盖承受撞击与压力。
6.老让关节受寒。中秋过后天气转凉,骨关节的活动度跟夏季比起来显得稍微紧绷,且比较容易酸痛。肌肉韧带在绷紧状态下,消耗了更多养分,产生更多的代谢物,甚至乳酸堆积。因此,一定要做好夜间保暖,盖被子、穿长裤或使用护膝。
看了小编介绍给大家的这些容易让膝关节受损的原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做了很多错误的事情呢,因此,一定要尽早的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不要绕这些不好的习惯伤害到了自己的身体,这样就是非常不好的了。
3老人如何保护好膝盖
很多老人上下楼梯时经常会觉得腿发软,如果不赶紧用手扶着支撑物,好像不由自主地要跪下去,膝关节部位的疼痛也会加重,尤其在半蹲位时疼痛难以忍受。更有甚者,在活动时膝关节突然不能屈伸,经轻微活动后,髌骨下出现清脆的“咔嚓”的响声。这些情况可能都是由髌骨软化症引起的。那么老人如何保护好膝盖?
除了经常从事半蹲位工作的人群如田径、登山运动员、舞蹈演员等,老人也是髌骨软化症的多发人群。多年前入骨损伤引起的退行性变化以及老年动脉硬化、局部血供不足,都是引起此病的原因。
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要避免长期、用力、快速屈伸运动,减少对膝关节的持续压力,改善软骨的营养。但除了机械性因素对关节软骨的慢性损伤外,内在因素是老人关节软骨本身的退变,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旦出现膝盖发软的症状,老人们无需害怕担心,可以到医院做一个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很多老人对膝盖发软不当回事,休息一下或吃点止疼药就缓解了,因此任由病变在“隐蔽状态”下不断发展,直至发展为关节炎,追悔莫及。建议初期出现膝痛或伴有膝关节肿大时,要注意休息,避免持续性蹲位和剧烈的运动,如爬山、爬楼梯等膝关节用力的锻炼。
热敷或者按摩对改善症状很有帮助,老人可以在家自己进行。同时注意减肥,合适的体重能降低作用于膝关节上的重力,肥胖则会增加膝关节的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补充软骨营养,多吃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水果、青菜、肉类、海鲜等。注意保暖防寒,天气严寒的季节,要给关节保暖,防止风寒入侵。髌骨软化症的锻炼应以直腿上抬操练为主。可以坐在凳子上,下肢伸直抬高,使大腿离开凳子约1公分,每天坚持,可以锻炼股四头肌。
4原来深蹲太多 膝盖会发软
在我们膝关节的前方,有一块类似倒三角形的扁平状小骨骼,叫做髌骨。髌骨虽然个头不大,却在下蹲、起立和跳跃时,起着力量传递和支点的作用。
长时间深蹲会容易磨损膝关节。当保持深蹲动作时,髌骨和股骨的关节面会相互挤压、摩擦,如果长期磨损,加上关节本身自然蜕变,髌骨软骨容易过早退变、软化、碎裂,引起膝关节疼痛,甚至发展为髌骨软化症。据统计,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6.2%,多见于青年运动员、老年人,更年期女性中也很常见。
为了防止髌骨过早变软,一方面不要让膝关节处于同一种姿势时间过长,如久站,久坐,长时间跪着吃饭、看电视等,尽量避免可能致病的因素。另一方面,减少能加重膝盖负担、诱发疼痛的活动,如快速上下楼梯、爬较高的台阶或陡坡、深蹲、走鸭子步、长时间蹲马步等。
此外,平时进行一些预防性的运动,对膝盖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运动应保持“休息关节、锻炼肌肉”的原则,在不负重的条件下,充分活动关节。可以平卧在床上,主动伸、屈膝关节,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使髌骨关节面均匀受到刺激,滑液营养成分充分渗透到软骨组织,增强关节的润滑作用。
5打篮球膝盖疼怎么护理
第一、赛前、训练前的热身工作要做充分。一来可以让你尽快进入运动状态,二来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如果在运动的时候听到膝盖“啪嗒”的响,那可就不好玩了。这一点大家应该都很明白,不必多说。
第二、比赛的时候,起跳脚尽量戴上护膝(两边都戴是最好)。(注意:这里说的起跳脚就是让你向上跨的那支脚。)根据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上篮的时候,有的人用左脚起跳,有的人则用右脚。大部分人是用右脚。因为非起跳脚在上篮的时候是主要发力脚,在平时站立行走的过程中也是主要受立的一方。
所以在比赛中,当遇到有物体向其撞击的时候(比如对方球员的膝盖),会条件反射的避开,使身体损伤的概率减低。而起跳脚的反应会稍差些,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
第三、注意下肢力量的锻炼,特别是起跳脚的力量训练。当我们上篮的过程中,由于非起跳脚是发力的一方,起跳脚常常是先落地的一方,即受力一方,而且一般都是前脚掌着地。人体所有的重量,在加上下落过程的加速度,全部落在起跳脚的时候,产生很大压强造成的反冲击力,全部都由起跳脚承当,容易对膝盖照成损伤。所以要加强下肢力量的训练,当下肢力量达到一定水平,对这种反冲击力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即可减少膝盖受伤的可能。下肢力量训练的方法很多,就不多说了,比如负重深蹲起、蛙跳等等。
第四、赛后的保护,比如冰敷膝盖。当然这一般都是“老人”用的,为了延长体育寿命。比如斯托克顿、和尤因。
第五、有一双好的篮球鞋也是很重要的。为了保护我们的膝盖,大家就恨心多花点银子吧。"回力"虽然历史悠久,价格便宜,可是绝对不是一双好的篮球鞋。
第六、带护膝再打球,或者用厚绷带先把膝盖缠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