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困扰很多患者的一种疾病,而且引起痛风的原因也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原因,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风湿性痛风和非风湿性痛风的治疗方法就是不一样的。风湿性痛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因,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风湿性痛风的治疗方法到底有哪些?
目录
1风湿性痛风的症状
一般风湿性痛风的病发时间都在深夜,由于病发突然,其患处疼痛都较为明显痛感强烈,另外还伴有红肿的出现。
最常见的就是大脚趾和裸关节处出现发胀、疼痛,十分疼痛,让您根本就无法入眠。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您就被疼醒了,这种症状一般持续一到两个星期左右。
特别提醒:该阶段痛风症状需要即可缓解疼痛,随后要积极寻求最佳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治疗。痛风治疗关键就在于及时,建议可到上海等地寻求较好治疗方式。
注意事项
在治疗风湿性痛风的时候要注意患者的饮食操控,不要吃一些高嘌呤的食品,最好多吃一些碱性的食品,以达到酸碱平衡的目的。
平时注意多喝水,可以喝一些白开水,不要吃动物的内脏。同时不要饮酒,酒比较伤身体的,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酒紧密相关。在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多到外面走一走,散散步,增强自身的反抗力。
2风湿性痛风怎么治疗
(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
(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若发作频繁);
(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
急性发作秋水仙碱的疗效一般都很显著,通常于治疗后12小时症状开始缓解,36~48小时内完全消失。秋水仙碱的用法及剂量是每2小时口服1mg,服到获得疗效或者一直服到出现腹泻或呕吐为止。严重发作者可能需要服4~7mg(平均5mg)。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不适,高钾血症(出现于那些依赖前列腺素E2 维持肾血流量的病人)和体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
3痛风的饮食
一、首先要控制好嘌呤
高嘌呤食物是体内外源性尿酸的主要来源,过多的摄入对痛风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嘌呤含量高的食品包括有动物内脏、大脑、 杂豆和各种肉汤、肉汁;粗粮、菠菜、花菜、蕈类、扁豆、禽畜肉类含嘌呤也在每百克75~150毫克之间,应谨慎选择。
二、摄入适量的维生素C、B族
这有助于组织中淤积的尿酸盐的溶解;戒烟酒,多饮水 每天的饮水量应达到2500~3000毫升,通过增加尿量来帮助肾 脏排出尿酸,同时减轻尿酸对肾脏的损害;
三、节制每日的进食总热量
控制每天饮食中的总热量,减轻体重。痛风病人60%~70%为肥胖者,诸多资料显示,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尿 酸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痛风病人的饮食以控制在正常人食量的80%左右为妥,严禁暴饮暴食,痛风病人常在暴饮暴食后血尿酸水平骤然升高,致使痛风关 节炎发作。
四、多食蔬菜水果等素食
蔬菜水果多属碱性食物,可以增加体内碱储量,使体液pH值升高。关节液中pH值上升至6以上时,尿酸多呈游离状态,很少形 成尿酸盐结晶。尿液pH值升高,可防止尿酸结晶形成和促使其溶解,增加尿酸的排出量,防止形成结石或使已形成的结石溶解。不少蔬菜水果中含有少量的 钾元素,钾可以促进肾脏排出尿酸,减少尿盐沉积。
五、不饮酒、多喝水
啤酒是富含嘌呤的饮料,属痛风病人的禁物。过多饮酒,一方面在体内产生大量乳酸,阻止尿酸排出,另一方面酒精是高热能物 品,大量饮用,产生热能过盛,尿酸生成增加,所以应劝说痛风病人尽量不饮酒。多饮水是为了增加排尿量,利于尿酸排出,防止尿酸盐的形成和沉积。
4痛风发生在哪些人体部位
痛风是属于风湿代谢性疾病的一种,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
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
脚趾及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好发的部位,其中又以脚拇趾关节为常见,其次为跗、踝、跟、手指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及腕、肘、膝关节等。较大的关节如髋、肩、骶髂、关节受累机会较少。而下颌、胸锁、脊柱、胸肋等关节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则更为少见。
5痛风五大饮食禁忌
1、忌喝酒,少吃海鲜
酒精与海鲜各自都是痛风的高风险因素,加在一起是雪上加霜,分开吃也同样对痛风不利。因为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造成的血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结晶盐在体内沉积的结果。而酒精会促进内源性尿酸的生成,海鲜又属于高嘌呤饮食,所以对于痛风病人来说,对待这两种食物应谨慎为佳,而对于非痛风病人,吃这些食物会增加患病风险,但不至于吃一次就导致痛风。
其实也不是说所有海鲜都不能吃,如果真的馋海鲜的话就选择海参和海蜇吧,因为海参每100g嘌呤含量42mg,比某些蔬菜还低,而海蜇每100g含量93mg,海蜇皮则低于50mg,这两种痛风患者是可以适当吃一点的。
2、忌火锅
之前已经说过,嘌呤属于名副其实的“落水狗”,我们在日常吃火锅的过程中,一般人都少不了海鲜、牛羊肉、动物内脏、脑花等等“第一阵容”的高嘌呤食物,这些都属于高嘌呤食物。所以火锅汤中的嘌呤含量自然也会很高。普通人偶尔喝一些问题不大,痛风病人喝了的确可能引发症状。另外,不光是火锅汤不要喝,肉汤、鸡汤、鱼汤、高汤和老汤嘌呤含量都不低,对于痛风病人都不利。痛风病人要秉持“吃肉弃汤”的习惯。我国有煲汤习惯的地区,往往也是痛风的高发地区。
3、忌饮料
不管是从果糖代谢、增加体重、降低胰岛素抗性等可能机理,还是饮食习惯与血液尿酸的流行病学调查,含糖饮料和高尿酸血症难以撇清关系。所以,痛风病人避免含糖饮料是应该的。当然,没有痛风的病人也应该控制每日摄入的糖类。
4、多喝水
最好每天维持1.5~2升以上液体摄入,伴肾结石者最好达到3升,以增加尿酸排泄。多吃新鲜蔬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减少痛风石的形成;西瓜、冬瓜属碱性食物,且有利尿作用,对缓解痛风有效。多活动:目的在于控制体重,宜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方式,痛风发作时,不宜运动,以免加重症状。
5、选择低嘌呤食物
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毫克/天以内,这将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尽快终止急性期痛风的症状。急性期选用嘌呤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缓解期可适量选用含中等嘌呤的食物:肉类不超过120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