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过多,造成“血稠”,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引起冠心病、脑中风、视力下降、失明、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肢体坏死、溃烂等。
目录
1 蜂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的禁忌
1.豆腐忌蜂蜜,同食会耳聋;
2.蜂蜜与大米同食会伤胃;
3.洋葱忌蜂蜜,同食会伤眼睛;蜂蜜与韭菜同食会引发心病;
4.蜂蜜和豆浆不能冲服,蜂蜜中含有少量的有机酸,当它与豆浆里的蛋白质结合后,会产生变性沉淀,人体是无法吸收的;
5.蜂蜜与鲫鱼同食会中毒(要用黑豆和甘草解毒);
6.蒜头与蜂蜜会变疳积;
7.葱与蜂蜜会中毒;虚寒体质的人要用热水冲服;
8.火旺的人则应用冷开水冲兑;
9.腹泻的人不要吃蜂蜜,否则会加重症状;
10.蜂蜜与莴苣不能共食,两者同食,不利肠胃,易致腹泻;
11.蜂蜜和生姜同食容易肚子痛;
2血脂高能吃蜂蜜吗
蜂蜜是天然滋补强壮剂,含有多种维生素、酶、矿物质及糖类化合物。因蜂蜜易吸收,营养价值高,是老年人常用的保健品之一。蜂蜜不可多服。长时间过量食用蜂蜜,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易引发糖尿病。正常成人每天1~2匙约20克左右为宜。蜂蜜不宜加热服用。蜂蜜加热时以不超过50℃为佳的温开水调服,夏季也可用凉白开冲调,或加姜汁数滴调服,以防胃寒。那么高血脂可以吃蜂蜜吗?如何治疗高血脂?
高血脂是可以吃蜂蜜的。糖尿病、肝硬化、胃寒的人不要吃蜂蜜,蜂蜜具有润肠、降脂的功效,高血脂患者是需要长期药物控制的,在药物控制的同时要注意休息,饮食要以清淡、营养为主,不要吃刺激性、油腻的食物。
1.宜食低脂食品:如各种瘦肉、牛奶、蔬菜、豆制品、海蜇等,尤其是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可以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少食能引起甘油三脂增高的食物,如禽蛋类(尤其是蛋黄)、肥肉、动物内脏(如脑、心、肾、肝、肠)、动物油等,都可引起外源性甘油三脂增高。 2.选择降脂蔬菜:具有降低血脂的蔬菜有:洋葱、茄子、芹菜、菜花、辣椒、苦瓜、海带、香菇、大蒜等。降压蔬菜有——芹菜、葫芦、木耳、番茄、荸荠等。
3.减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摄入过多的甜食或碳水化合物(如米、面食),可在肝脏中转化为甘油三酯,引起血浆中内源性甘油三酯增高。
4.增加运动:除饮食控制外,还要适当运动,促进糖的利用,为治疗血糖的重要方法。运动可使血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5.避免过度紧张:情绪紧张、过度兴奋,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增高。
3蜂蜜的等级
根据等级划分
1等蜜
蜜源花种:枇杷,荔枝,龙眼,椴树,槐花,紫云英,狼牙刺,油菜花,荆条蜜,百花蜜,等。
颜色:水白色,白色,浅琥珀色。
状态:透明,黏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果占环高,滋味甜润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花香味。
2等蜜
蜜源花种:枣花,棉花等。
颜色:黄色,浅琥珀色,琥珀色。
状态:透明,黏稠的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滋味甜具有蜜源植物特有的香味。
3等蜜
蜜源花种:乌桕等
颜色:黄色,浅琥珀色,深琥珀色。
状态:透明或半透明状黏稠液体或结晶体。
味道:味道甜无异味。
4等蜜
蜜源花种:葵花,桂花,柚子,柑桔,桉树等。
颜色:深琥珀色,深棕色。
状态:半透明状黏稠液体或结晶体,混浊。
味道:果占环低,甜度偏低,味道甜有刺激味。
注:凡在同等蜜中混入低等蜜时按低等蜜定。
根据采蜜蜂种
我国现有的蜂种资源主要以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为主。它们所采的蜜分别称为意蜂蜜与中蜂蜜(土蜂蜜)人与蜜蜂和谐相处 根据来源
我们知道,蜜蜂酿造蜂蜜时,它所采集的“加工原料”的来源,主要是蜜源地花蜜,但在蜜源缺少时,蜜蜂也会采集甘露或蜜露因此我们把蜂蜜分为天然蜜和甘露蜜。
天然蜜
天然蜜就是蜜蜂采集花蜜酿造而成的。它们来源于植物的花内蜜腺或在外蜜腺,通常我们所说的蜂蜜就是天然蜜,又因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又分为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桔花蜜,椴树蜜、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油菜蜜、枣花蜜、野桂花蜜、龙眼蜜、野菊花蜜、狼牙蜜等。
蜜蜂虽然在某一个时期只从一种植物上采集花蜜,但是,大多数蜂蜜中常常含有几种类型植物的花粉或花蜜,例:南方荔枝花末期接着有龙眼花,油菜花末期接着有紫云英开花,所以龙眼蜜里必含有荔枝蜜成分,紫云英流蜜初期必有少量油菜蜜成分。一般情况下,蜂蜜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来源的花名来命名的。一般地说,某单花蜜就是该蜜源植物的花粉比例占绝对优势,例如在东北的椴树蜜中,椴树花粉应占绝对优势,蜜色白润。但也有许多植物同时开花而取到的蜜,因它有两种以上的花粉混杂在一起,一般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
当人们对蜜源植物不了解之前,只以生产季节把蜂蜜分为春蜜,夏蜜、秋蜜和冬蜜。
甘露蜜
甘露蜜是蜜蜂从植物的叶或茎上采集蜜露或昆虫代谢物(即甘露)所酿制的蜜,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消化系统的作用,吸取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分排泄出来洒在植物枝叶上,蜜蜂就以它为原料酿造成甘露蜜。
根据物理状态
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无论蜂蜜是贮存于巢洞中还是从巢房里分离出来)。液态蜜也就是蜂蜜从蜂巢中分离出来并始终保持着透明或半透明黏稠状的液体。然而多数品种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尤其在气温较低时,逐渐形成结晶态,这样蜂蜜称为结晶蜜。
结晶是由于蜂蜜中所含葡萄糖具有易结晶的特性,所以结晶蜂蜜并没有降低其营养价值和天然食品的本性,是纯粹的物理现象。
结晶蜜由于晶体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大粒结晶、小粒结晶和腻状结晶,结晶颗粒直径大于0.5微米的为大粒结晶;颗粒直径小于0.5微米的为小粒结晶;结晶颗粒很小,看起来似乎同质的,称为腻状结晶或油脂状结晶。
根据生产方式
按生产蜂蜜的不同生产方式,可分为分离蜜、巢蜜、压榨蜜等。
分离蜜
分离蜜,又分离心蜜或压榨蜜,是把蜂巢中的蜜脾取出,置在摇蜜机中,通过离心力的作用摇出并过滤的蜂蜜,或用压榨巢脾的方法从蜜脾中分离出来并过滤的蜂蜜。这种新鲜的蜜一般处于透明的液体状态,有些分离蜜经过一段时间就会结晶,例如油菜蜜取出后不久就会结晶,有些分离蜜在低温下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结晶。
巢蜜
巢蜜,又称格子蜜、利用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在规格化的蜂巢中酿造出来的连巢带蜜的蜂蜜块,巢蜜既具有分离蜜的功效,又具有蜂巢的特性,是一种被誉为最完美、最高档的天然蜂蜜产品。人们根据蜜源植物的流蜜规律及蜜蜂封盖蜜脾的习性,可以按照不同的格式生产单蜜,一个巢框可以分为4块、8块、12块不等。实验证明只要外界蜜源充足,无论大小方格,蜜蜂都能够造脾、灌蜜、封盖。单蜜块面积越大,封盖越快。
市场上出售的巢蜜是用透明无毒的硬塑料做成大小及形状不同的格子或把盖封好的全蜜脾用刀分割成一定形状的蜜块并用硬塑料盒装的巢蜜,先制作一定格式的巢框,然后将小块的巢础嵌入格内,装进巢框后放入蜜群中,让蜜蜂在格子内营造巢脾、贮蜜、封盖成巢蜜,巢蜜有双面和单面的,酿制成符合规格的巢蜜后,取下成熟的巢蜜块,装盒、包装即成为市场上的商品巢蜜。
压榨蜜
压榨蜜是旧法养蜂和采捕野生蜂蜜所获得的蜂蜜。
根据颜色
蜂蜜随蜜源植物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无论是单花还是混合的蜜种,都具有一定的颜色,而且,往往是颜色浅淡的蜜种,其味道和气味较好。因此,蜂蜜的颜色,既可以作为蜂蜜分类的依据,也可作为衡量蜂蜜品质的指标之一。蜂蜜之间存在着色泽差异,将其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及深琥珀色7个等级、其区分颜色的依据是普方特比色仪,普方特比色仪读数分级如下:
水白色 8 MM
特白色 8~17 MM
白色 17~34 MM
特浅琥珀色 34~50 MM
浅琥珀色 50~85 MM
琥珀色 85~114 MM
深琥珀色 114~140MM
根据蜜源植物
根据蜜源植物分为单花蜜和杂花蜜(百花蜜)。
如椴树蜜、向日葵蜜、刺槐蜜、荆条蜜、狼牙蜜、枣树蜜、油菜蜜等。此外在多种蜜源植物同期开花时,蜜蜂采集酿造的蜜,成为百花蜜或杂花蜜。从营养角度来讲,杂花蜜优于单一花种蜜。
单花蜜
来源于某一植物花期为主体的各种单花蜜,如桔花蜜、荔枝蜜、龙眼蜜、狼牙蜜、柑橘蜜、枇杷蜜、油菜蜜、刺槐蜜、紫云英蜜、枣花蜜、野桂花(柃)蜜、荆条蜜、益母草蜜、野菊花蜜等等。
杂花蜜(百花蜜)
来源于不同的蜜源植物,其中单一植物花蜜的优势不明显,称为杂花蜜或百花蜜。由于其蜜源多样,医疗保健的功效都相对稳定,常被用作药引子。
真假蜂蜜辨别
第一:看光泽和黏度。
辨别真假蜂蜜第一是看光泽和黏度,好的蜂蜜色泽清透,光亮如油,晃动蜜瓶时颤动很小,停止晃动后挂在瓶壁上的蜜液会缓缓流下。
第二:倒置蜜瓶。
优质蜂蜜由于含水量低、质感黏稠,如果将密封好的蜜瓶倒置,会发现封在瓶口处的空气很难上浮起泡。
第三:拉“蜜丝”。
用小汤匙或牙签搅起一些蜂蜜向外拉伸,真蜜通常可以拉出细而透亮的“蜜丝”,而且丝断后会自动回缩并且呈现球状。
第四:磨颗粒。
购买乳白色或淡黄色的天然“结晶蜜”,可以将结晶挑出小部分放在指尖研磨,真蜜的结晶颗粒细腻,会完全融化。
第五:尝味道。
蜜有蜜味,糖有糖味。纯正蜂蜜甜而微酸,口感绵软细腻,而假蜜的蜜味淡,余味淡薄短促。
第六:保存期。
天然蜂蜜是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密封状态下长期保存不变质的。如果,买到的蜂蜜在没开封的状态下变质了,一定是人为掺入了其他成分。
4蜂蜜的饮食文化
在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3世纪,上帝让摩西带领在埃及做奴隶的以色列百姓离开埃及,到牛奶与蜜之地,这个牛奶与蜜的地方就是迦南美地,在地中海的东岸,约旦河以西。蜂蜜在古时候是中东的主要食物,据说施洗的约翰以野蜜为生。
《神农本草经》(公元前2至1世纪)把“石蜜、蜂子、蜜蜡”列为上品,指出有“除百病、和百药”的作用,且“多服久服不伤人。”公元4世纪,西晋与东晋之交的郭璞(276~324年)在《蜜蜂赋》中写道:“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这正是说蜂蜜和蜂蜡的性质及用途。
唐、宋、元朝以来,经济繁荣,农业兴旺,蜂蜜的应用也有了发展,从浩瀚的唐诗及其它方面的记载就可以知道。段成式《酉阳杂俎》、王禹称的《小畜集·记蜂》,苏轼的《收蜂蜜》和南宋杨万里的《蜂儿》等诗文中,均记载了当时养蜂和采蜜食用的真实景象。
5正确辨别蜂蜜好坏
辨别蜂蜜好坏第一步“嗅”。
说到“嗅”,其实纯的蜂蜜闻起来是会有一丝淡淡的清香,根据蜂蜜种类的不同,气味也会不同。比如槐花蜜跟葵花蜜,或者枣花蜜,闻起来气味都会略微差异。这条经验对蜂蜜初买者的作用不大,因为第一次接触蜂蜜的人一般是不太容易分辨这些气味的。所以注意第二条经验。
辨别蜂蜜好坏第二步“看”
分辨蜂蜜的好坏“看”很重要,而且对初级买家来说,更是容易辨别跟掌握。那么具体要看什么呢?
1:要看蜂蜜的纯净度,一般天然无任何添加的蜂蜜里面,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细小的悬浮物。这些细小的悬浮物是把蜂蜜从蜂巢分离的时候从蜂巢上掉落进去的。不过放心,这可以食用,并不会影响健康。
2:看蜂蜜所拉的丝。用筷子搅一搅蜂蜜,然后从蜂蜜中抽离出来。好的蜂蜜所拉的丝是细长的,且附着在筷子上蜂蜜看起来不会很粘稠,流动比较快,蜂蜜所拉的细丝滴落到蜂蜜罐里,跟罐里的蜂蜜融合很快,且接触面平整,波纹不会太多。
有添加剂不是很纯的蜂蜜用筷子搅一搅,会发现附着在筷子上的蜂蜜比较多,而且流动相对较缓慢,滴落到罐里的时候会有一些类似于波纹的感觉,不平整。
3:看蜂蜜的气泡。同样用筷子多次搅拌蜂蜜,纯度高的蜂蜜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如果将类似于泡沫的气泡舀出,重新放置到另一个碗中,间隔半个小时左右,(时间长短受季节跟温度的影响)气泡会再次变成蜂蜜。
但有添加剂且纯度不高的蜂蜜,不会有这么多气泡产生。甚至不会有气泡产生。
4:看蜂蜜的穿透能力。取一张家庭用的餐巾纸放在桌子上。用筷子蘸一滴蜂蜜,滴落到餐巾纸上观察,纯度高的蜂蜜穿透力强,会迅速穿透纸张,印在桌子上。而有添加剂的蜂蜜滴落到纸上的时候,会迅速向周边扩散,其次才会向下渗透,且渗透力不强。这个区分效果会很明显。
高纯度蜂蜜滴落在纸张上的效果如图:
辨别蜂蜜好坏第三步“感受”
滴一滴蜂蜜在手掌中,双手互相搓动,仔细感受,细腻光滑且吸收性好的为好的蜂蜜,而搓动过程中有些许硬颗粒,且不易被皮肤吸收的是有添加剂的差的蜂蜜。
为什么标题要用“不用尝,教大家辨别蜂蜜的好坏”呢?因为很多人认为最甜的蜂蜜就是最好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最好的蜂蜜不一定是最甜的,但却是最有营养的。现在很多蜂蜜里都添加了很多化学物质,比如增稠剂什么的,大大破坏了蜂蜜里最有营养的东西。所以买蜂蜜一定要看好。
最后再交大家一个辨别高纯度蜂蜜的办法,如果你买了一瓶蜂蜜不知道纯度如何,那么把这瓶蜂蜜放到冰箱里,纯度高的蜂蜜是不会结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