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的小孩子都有便秘的现象,上周小编在儿童医院就遇到了一位带孩子看病的妈妈,这位妈妈说自己的小孩子两岁了,现在开始自己吃一些食物了,但是不知道怎么搞的孩子最近便秘现象特别的严重,采取了一些方法还是看不到效果,所以才来求助医生。小编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下两岁的小孩便秘怎么办才好。
目录
1幼儿便秘食疗方法有哪些
1、香蕉冰糖粥
取香蕉3条约300克,糯米100克,冰糖100克。将糯米淘洗净,香蕉去皮,切段,两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冰糖化开,让孩子经常食用,可起到润便,补虚的作用。
2、红薯粥
取红薯500克,大米200克,少量白糖。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因为冷后再吃易引起胃部泛酸。常吃可起到健脾益胃、通大便的作用。
3、白薯汁
将白薯洗干净,用粉碎机(或榨汁机)压榨汁出,每日早晨空腹及午餐前,服用半杯。
功能:和胃健脾,通腑润肠。本膳用白薯,又称甘薯,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合物、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等,是老少皆宜的健身长寿食品。甘薯中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防治便秘。此汁适用于小儿长期便秘者。
4、 炒蕹菜
蕹菜100克,植物油、精盐各适量,味精少许。将蕹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或碎末。炒锅置火上,放入少许植物油,烧至7成热,入切好的蕹菜,煸炒至熟,加入少许精盐、味精,即可装盘,食用。
滑窍利腑,清热通便。本膳用蕹菜,又名空心菜,含胰岛素成分、游离氨基酸及蛋白质、糖类、粗纤维、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所含之膳食纤维,有利于通便。
上面就是对幼儿便秘食疗方法有哪些的介绍,希望对家长的认识有帮助。解决孩子便秘的食疗方法还是比较多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这些方式进行解决,效果比较明显。另外,要注意孩子平时的饮食,避免不当的饮食造成持续性的便秘。
2小孩两岁便秘怎么办才好
多给宝宝喂水,白开水、桔子汁、蜂蜜水都行。对于母乳转牛奶的宝贝来说,初期时牛奶要稍微冲淡一点,让宝宝的肠胃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这是由于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容易引起排便紊乱。而且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比如:饮食不当、睡眠不规律、没有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都会导致宝贝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但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宝宝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孩子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婴儿则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
妈妈平时要给自己的宝宝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蔬果的种类不能单一,不然还是会影响到宝宝的排便,最好吃一些含有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宝宝对于有的食物可能不方便吃,因为牙齿还没发育好,妈妈可以给宝宝榨成果汁来饮用,平时要养成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
3如何预防儿童便秘
1、要让孩子每天按时坐盆排便,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少吃生冷食物,食量不能过少,食物不能过于精细,应富含纤维素。
3、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上避免持续高度的紧张状态,尤其对学龄儿童来说,学习紧张,睡眠不足均可引起便秘。
4、吃牛奶的小婴儿,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便秘。
5、避免长期使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碳酸钙及氢氧化铝等。
4小孩便秘按摩什么穴位
1、揉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其余四指紧附于小腿后侧,拇指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2、按揉肾俞穴
同上坐姿,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按揉天枢穴
同上卧姿,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4、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5、按揉关元穴
同上卧姿,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5小儿便秘对宝宝有什么样的危险
宝宝若长期有便秘的现象时,轻微者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增加缓慢等症状;严重者还会有胃肠、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问题,进而影响至宝宝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这时宝宝会出现焦虑、情绪不稳、记忆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及反应迟钝等问题),若此时此刻家长还不加以注意,那么将会影响宝宝未来生长与智力发育。
1. 粪便擦伤肠黏膜,引起小儿排便时肛门疼痛,可表现为粪便表面附少量血或黏液。
2. 引起小儿肛裂、痔疮。
3. 肠道菌群平衡被打乱,导致肠道的免疫力下降。
4. 由于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有毒物质浓度增加,易引起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