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健康百科 >正文

腰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介绍

腰骨质增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症状,很多腰骨质增生的患者都想知道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因为腰骨质增生不但影响了我们的行动而且如果我们不及时治疗的话还会带来更多的麻烦,那么我们有什么好的治疗腰骨质增生的方法呢?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骨质增生疾病有什么常见的判断措施 腰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介绍 腰椎骨质增生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腰椎骨质增生的日常护理 骨质增生患者的饮食宜忌

1骨质增生疾病有什么常见的判断措施

  1.骨质增生好发于颈椎和腰椎关节,其他如手指和膝关节处发生者比较少见。发生在颈椎的增生其症状在头部和上肢,又以上肢见多。颈椎本部位没有明显症状,而上肢症状明显。一般增生在某一侧(不是左就是右),可出现一侧从肩关节到上臂、下臂连手指的肌肉内一条线的痛、胀、麻感。

  2.骨质增生又称为骨刺,一般不会引起压迫症状,但骨刺会间接地引起局部组织的慢性劳损,导致局部出现胀痛感。骨质增生形成后,会向周围挤压,可引起麻木、疼痛,特别是神经根受压后,不仅局部酸胀、疼痛,在其所辖范围内都可出现类似反应。

  3.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感觉不同。其他的痛可能同时出现红肿和发热症状,而骨质增生的痛不产生任何别的症状,只是酸痛、麻胀等,时重时轻,病程长,多年不愈,越来越重。

  4出现在局部某个点的增生症状不应视为增生(膝关节增生除外),先应做风湿病的化验为好。而且应排除椎盘脱出的情况,如果有外伤和扭伤时,还是先拍片为好。因为脱出与骨质增生的症状是相似的,以免治疗不对症。

2腰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介绍

  早期

  中医认为多为瘀邪交结、凝而不散,治疗应化瘀驱邪、舒筋通络。可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药: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5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土鳖虫5克、乌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没药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另用白花蛇2条、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连服1月,病情明显好转。巩固疗效,偏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0克。

  后期

  中医认为则多系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中医治疗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治疗方案

  骨质增生是指在骨关节或脊椎所形成的骨性赘生物,俗称骨刺。多发于活动度最大、负重最多的颈椎、腰椎、骶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职业性持久用力、长期被迫体位不良、慢性或机械性刺激、跌打损伤等是重要的发病诱因。一旦增生的骨刺刺激邻近组织和压迫神经根时,就会出现局部或放射性疼痛。临床证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患者可用威灵仙30克、鹿衔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去皮鸡胸肉250克煲汤饮用。不过,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在治疗时还应根据疾病的阶段和患者的体质认真辨证才行。

3腰椎骨质增生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免疫和骨代谢等发生衰老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

  二是异常应用,即外力致伤,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慢性积累性损伤,致使椎间关节内应力失衡。引起腰椎退变,增生和椎间关节不稳定。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椎腰段是人体全身活动中枢轴,是脊椎主要承载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载重负荷的机会最多,支撑的重量也最多,其内应力作用亦越强。尤其是腰椎间盘经常处于被压缩、曲伸和扭转的组合性,复杂力学活动中,最容易遭受异常的压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影响,而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从而导致椎间隙狭窄进一步引起椎体边缘及关节突的的增生。腰椎椎体骨质增生形成的机理:退变的椎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骨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动后反觉减轻;负重和活动增多时加重,当腰椎不稳定时,微小的活动或干扰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腰部出现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动翻身均困难,并可使疼痛加重。

  这种病人睡觉时常翻身,因一个姿势睡久后即觉腰痛不适。多数病人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扩散至一侧或双侧臀部。甚至达膝下。半数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x线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

4腰椎骨质增生的日常护理

  第一招 侧身睡觉法

  同时垫上柔软的床垫,枕头高低要合适。以前我偏好平躺着睡觉,以为身子“搁平”才解乏,骨质增生后,我试着改成侧身睡,虽有些不习惯,但起床感到骨节放松了,完全没有心往那种一起床连腰都直不起的感觉了。

  第二招 “棉护腰”保暖法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之一就是怕冷,冬天,用半尺宽的“棉护腰”围系在腰部,贼风打不透,寒湿渗不进。这也是对付腰椎骨质增生不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有趣的好办法。

  第三招 夏天温水澡法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之一就是怕冷,夏天尽量不睡凉席,避免空调、电扇直吹后腰,更不要洗凉水澡,采用温水洗澡,水温自己感觉舒适为宜。

  第四招 平躺睡觉法

  侧身睡觉时间长了也不行,得换一种睡觉的姿势,我在平躺睡觉是,腰部垫上柔软的一块小垫子,高矮合适,感觉舒适。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腰椎骨的受力,第二天起床也没有以往那种疼痛的感觉了。

5骨质增生患者的饮食宜忌

  忌食发物:骨质增生患者不能吃发物,发物指的是能使炎症加剧的食物,多数无鳞片的鱼,如黑鱼、鲇鱼等,还有甘蔗、母猪肉、驴肉、马肉也是发物。

  忌食豆子:骨质增生患者在治疗中,特别是采用中药治疗,解药类食物可以降低药效,所以忌食吃,如绿豆、大豆、红小豆等,即使是豆类做成的粥也不能吃,但可食用豆制品如豆腐和豆浆。另外,不管是否在治疗中,骨质增生患者都不能食用辣椒和酒。

  宜食含钙食物:骨质增生患者宜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甘蓝、粟子、蚌类、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鲑鱼、沙丁鱼、虾、海菜和芝麻等。

  宜食抗氧化物:骨质增生患者宜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温馨提示:
老年人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预防此病。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肢骨纹状肥大 、骨增粗 、脚后跟长骨刺、 膝盖长骨刺、 食指和中指僵硬痛麻[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疗法

标签:外科,骨科,骨关节病,

喜欢就赞一下

相关推荐

    一:济南铜闸阀门技术百科问题1:按作用和用途分铜阀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答:1铜闸阀:闸阀是指关闭件(闸板)沿通道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的阀门,在管路上主要作为切断介质用,即全开或全关使用。2铜球阀:是由旋塞阀演变而来,它的启闭件是一个球体,利用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3)

    一:通信电源视频技术百科问题1:深圳高崎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通信电源视频答:简介:深圳高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01月1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生产经营视频监控设备、定位导航装置、通信电源、通信传输设备、矿用智能监控装置、环境仿真设备等。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3)

    一:广东齿轮技术百科问题1:东莞伟徐联塑胶齿轮有限公司怎么样?广东齿轮答:东莞伟徐联塑胶齿轮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生产和销售塑胶齿轮、塑胶零件、模具、眼镜片;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与制造。(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在广东省,相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2)

    一:水冷工业冰水机组技术百科问题1:水冷式冷水机组介绍答:水冷式冷水机组介绍安装容易,移动方便,适合于水源缺乏免装水塔场合;2低噪音风机马达,绝佳的冷却冷凝成效,稳定节流机构,优异的防锈处理。3采用欧美进口高性能压缩机,高EER值,噪音低,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4)

    一:prss冲床技术百科问题1:求PS,Pr,Ae这三款软件安装包?prss冲床答:链接:https:panbaiducoms12Tik9veif0zSNuoBAjH6eQ提取码:3pee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作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4)

    一:内蒙古自动车床走心机技术百科问题1:自动车床走心机车削s45c材质效果怎么样答:可以,我昨天还拿SKD11材质的导柱车槽来的,不过要用钨钢刀,合金和白钢刀估计够呛。问题2:走刀机和走心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答:主要区别是,性质不同、特点不同

    工业百科发布时间:2025-04-07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