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引起的疾病,有的疾病很小,吃点药就能痊愈,而有的疾病却很严重,能够危及人的生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慢性肾炎。这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有不少人都有个疑问就是慢性肾炎患者能否吃盐,以及一天吃多少盐为宜,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目录
1慢性肾炎的治疗离不开日常护理
第一、慢性肾炎患者要劳逸结合
在日常工作中,不管是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肾炎患者都不要过度疲劳,应当要加休息,否则会增加代谢不正常,也会增加肾功能的负担,以至损害肾脏。
第二、患者禁忌私自乱服用消炎镇痛药
例如感冒药和抗生素,在使用消炎镇痛药物之前,必须要在相关医师指导下进行服用,因为不当地使用这些药物直接伤肾功能,导致肾功能异常。
第三、患者朋友应该注意情绪的调节
专家告诉慢性肾炎的患者,一定要树立要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因为慢性肾炎的病情缓慢延绵,因此要保持治疗的决心与信心;再者,脾气暴躁、忧虑重重都会造成肝脏的损伤,影响分泌系统混乱失调,同时直接损伤肾功能。
第四、患者应该肾病饮食上引起注意
不合理的饮食往往更容易加重慢性肾炎病患者的肾脏负担,引发肾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导致病情持续恶化进展。根据慢性肾炎的特点,要求患者应该进行合理的肾病饮食。
第五、夫妻生活应该规律
对于夫妻生活,对于慢性肾炎患者不应该过频,一般来说一个月不得超过两次,如果超过的话容易导致病情复发和恶化。
2慢性肾炎一天能吃多少盐呢
在肾炎的活动期有水肿,少尿情况时,主张限制食盐,否则会加重水肿,但并非是食盐所致的复发.当肾炎病情得到控制,尿量正常,无水肿和高血压,是不需要限盐饮食的,食盐也不会使肾炎复发.当然即使不需限盐饮食,但也不主张吃过咸的食品,如咸菜,咸鱼,咸肉等盐腌的食品.也有新的研究表明:对敏感者应早期限盐,以降低血压,延缓肾性高血压的发生,进而保护肾功能;对不敏感者无需严格限盐,以免影响患者 生活质量,并避免发生限盐带来的乏力,眩晕,肌肉痉挛以及脂质代谢紊乱,甚至血肌酐,尿素氮等诸多副反应.盐敏感者的确定:高盐饮食中平均动脉压(MBP)较平衡饮食期升高>5 mmHg和/或与低盐饮食中MBP下降之和≥10 mmHg者为盐敏感者.
肾炎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一般情况下低盐饮食就可以。每天食盐小于2克。如果患者无特别严重的水肿可不必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因患者多伴有胃肠道水肿及食欲减退,过分限盐会影响患者食欲而妨碍蛋白及热量的摄入。
从上边的介绍可以看出,慢性肾炎患者一定要少吃食盐,要低盐饮食,吃些清淡的食物才是对身体最为宜的。所以肾炎患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盐饮食过多,给自己的肾加重负担,从而加重自己的疾病。
3慢性肾炎的三个误区都是什么
1、水肿
肾炎的水肿一般是眼睑水肿,以清晨起床后最为常见。但正常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清晨起床后也会出现眼睑水肿,起来活动后就会消退。这样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使患者及其家属警惕性降低。
2、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组多病因,由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多数患者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
3、慢性肾炎有隐匿性
伴随许多人认识上的偏差,虽然这个“隐形杀手”在一步步地侵蚀病人的肾脏,但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病人即使已重病缠身,也可没有任何症状,表面上和常人一样。
4慢性肾炎的3个预防方法
1、避免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开夜车、考学压力大等等,均可使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系指各种病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
2、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多参加适量活动,加强身体锻炼,但应避免过劳。合理营养,增强体质和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并随时保持心情轻松愉快,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3、注意饮食营养:要避免高蛋白饮食,注意食品安全,多吃新鲜的瓜果和天然食品。以品种多样、搭配合理、清淡可口为原则。注意自身监测。自觉身体不适时,如出现了夜尿多、食欲减退、腰部不舒服感或酸胀感,尤其早晨起床后出现眼睑颜面部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
5慢性肾炎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1、浮肿
在整个疾病的过程中,很多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浮肿。浮肿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早晨起床后发现眼眶周围,面部肿胀或午后双下肢踝部出现浮肿。严重的病人,可出现全身浮肿。然而也有极少数病人,在整个病程中始终不出现浮肿,往往容易被忽视。
2、高血压
有些病人是以高血压症状来医院求治的,医生要他们化验小便后,才知道是慢性肾炎引起的血压增高。对慢性肾炎病人来说,高血压的发生是一个迟早的过程,其血压增高可以是持续性的,也可以间歇出现,并以舒张压增高(高于(高于12.7kPa)为特征高血压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轻者仅18.7—21.3/12.7—13.3kPa,严重者甚至可以超过26.7/14.7kPa。6.7/14.7k。
3、尿异常改变
尿异常几乎是慢性肾炎病人必有的现象,包括尿量波动和镜检的异常。有浮肿的病人会出现尿量减少,且浮肿程度越重,尿量减少越显然,无浮肿病人尿量多数正常。当病人肾脏受到严重损害,尿的浓缩一—稀释功能发生障碍后,还会出现夜尿量增加和尿比重下降等现象。把慢性肾炎病人的尿液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病人都有尿蛋白,蛋白尿的含量不等,可以从(±)到(++++),在尿沉渣中可以见到程度不等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透明管型。当急性发作时,可有显然的尿血,甚至出现肉眼尿血。除此之外,慢性肾炎病人还会出现头晕失眠,神疲纳差,不耐疲劳,程度不等的贫血等临床症状。
温馨提示:
预防慢性肾炎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及减少感染发生机会,针对病因进行预防。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系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和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