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由于各种的原因,会使得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釉质发育不良的情况,给儿童的口腔健康带来不利,一但发现有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最好是可以及时带儿童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儿童牙釉质发育不良怎么治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目录
1BB便便颜色健康晴雨表
正常婴儿大便颜色
墨绿色:出生后婴儿最初的几次大便为墨绿色,较为粘稠,称为胎便。
棕色或过渡便:当婴儿开始吃母乳时,大便逐渐变为绿色或棕色。
黄色:大约生后5天,母乳喂养的的婴儿通常排黄色或金黄色大便,内有少许白色颗粒,大便较稀。
棕色或土黄色: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大便为棕色或土黄色,糊状。
其他颜色:当婴儿开始吃固体食物时,大便可变为深棕色;吃红色蔬菜时有可能大便为红色;吃蓝莓时,可能出现深蓝色大便;也可能出现绿色或橙色大便。有时大便内可发现不消化的食物。
异常的大便颜色
黑色:出生的最初几天大便为黑色。
血样:大便红色或含有血样物。
白色或灰色:可能有胆管或肝脏方面的异常。
多次为水样便:腹泻。
有排便困难:便秘或下消化道异常。
当换尿布时,注意婴儿大便性状的改变。如果对婴儿大便的颜色有疑问,最好去看医生,有必要时进行大便化验。就诊时注意描述大便的次数,干的、稀的还是水样的,大便的异常颜色是全部大便还是局部,如果有血样物,是附在大便外还是混在大便内,有无其他症状如发热、呕吐、腹胀、食欲不佳等。
2儿童牙釉质发育不良怎么治疗
1、临床体格检查:在同一时期发育的各个牙面上,可为多个牙齿,尤其前牙的唇面和切缘,后牙的牙尖缺损。根据牙齿釉质发育障碍的部位,以及受累的牙齿,可推断受累的相对年龄。釉质表面坚硬而光滑,呈白垩色或黄褐色变,光泽度稍差,无自觉症状。
2、临床X线片检查:可见到牙釉质密度下降,以明确诊断。
釉质发育不全有冷热刺激痛者可用药物脱敏,缺损明显者可行充填术,前牙可用复合树脂充填、贴面法或烤瓷冠修复改善症状和美观。其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所述。
1、轻度釉质发育不全,可用氟化物涂擦凹陷部位。
2、中、重度釉质发育不全,可用复合树脂覆盖或成品塑胶牙面覆盖。
3、对已发生龋坏者或凹陷较深者可用银汞充填或复合树脂光固化治疗。
4、严重者可做烤瓷牙修复。
釉质发育不全的预防应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搞好优生优育,从胚胎到出生后7岁,特别注意母体和儿童的营养和健康,预防全身感染和乳牙根尖周感染。
釉质发育不全的预防应在婴幼儿期间,就对可能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的各种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同时应特别注意对幼儿乳牙的保护,避免发生乳牙根尖周炎及其他牙病。这类牙齿发育、矿化较差,往往容易磨耗。患龋后发展较快,应进行防龋处理。
因此,当发现儿童牙釉质发育不全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带儿童去医院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在平时还应该对儿童的口腔做好护理,尽量减少口腔细菌的滋生。每天早晚最好是能够督促儿童按时刷牙,在饭后的时候用清水漱口。
3七种情况吻宝宝小心有毒
1、出现水疱
妈妈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几个或十几个连在一片,并且伴有发热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就应警惕是否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因为上述症状正是“单纯疱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现。“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亲吻等方式传播,对成人危害并不十分严重,却可能对婴儿致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毒感染,好发年龄在1~4岁,以出生后第二年为发病高峰。
防护措施:出现疱疹性口炎等“单纯疱疹病毒”症状表现的妈妈应在痊愈前尽量避免接触宝宝,并切忌亲吻宝宝。
2、浓妆淡抹
爱美的妈妈们,总免不了浓妆淡抹。而化妆品不少都含有铅、汞或其他化学物质,如果妈妈不卸妆就亲吻宝宝,或让宝宝亲吻妈妈,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进入宝宝体内,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慢性铅中毒等病症。美国就曾报道过婴儿因与母亲脸贴脸,误舔食了母亲脸上的粉脂,而发生铅中毒的病例。
防护措施:妈妈平时应尽量减少浓妆,亲吻宝宝前唇部应彻底卸妆。
3、伤风感冒
并不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烧等明显感冒症状,才值得妈妈们警惕。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甚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症或合并脑炎、心肌炎,因此妈妈应对感冒病毒引起高度重视,即使自己只是出现轻微感冒症状,比如轻微的头疼、咽痛,也应避免相互亲吻等亲昵之举。
防护措施:出现感冒症状的妈妈和宝宝接触时最好戴上口罩。
4、口腔疾病
亲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触,如果妈妈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髓炎、龋齿等,口腔中就会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过亲吻宝宝,这些病菌就会进入宝宝的口腔,引发宝宝的口腔疾病或其他并发症。
防护措施:妈妈在口腔疾病痊愈前不要亲吻宝宝。
5、出现皮疹
妈妈一旦发现自己身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皮疹,就应警惕是否是麻疹发作。因为许多年轻妈妈小时候没有得过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发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能通过口腔飞沫传播。而儿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1-5岁小
儿发病率最高,母子间的亲吻很容易传染此病。
防护措施:一旦妈妈有得此病的嫌疑,应立即母婴隔离,并积极治疗。
6、拉肚子
拉肚子虽然是肠道传染病,但致病的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肠道的,因此带菌者的口腔也是传染源。妈妈亲吻宝宝,或者给宝宝喂饭前,用舌头尝冷热等动作,都可能增加宝宝得痢疾的几率。
防护措施:如果妈妈最近肠胃不太好,应尽量避免亲吻宝宝。
7、携带具传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妈妈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携带者,亲吻宝宝是不够安全的。甲肝的传播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和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而乙肝则通过注射、输血或血制品、密切接触、母婴等途径传染,乳汁、唾液、眼泪都是不安全因素。
防护措施:携带肝炎病毒的妈妈如果经过化验表明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应采取其他方式来呵护宝宝。
4一周岁前宝宝须具备哪些能力
1、自动地对人微笑
如果宝宝不用别人逗她,她自己就能对父母或他人微笑,那就算通过了。约有76%的婴儿在三个月时能通过,91%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五个月左右能通过。
2、俯卧时能抬头
将宝宝的脸朝下平放,俯卧在平坦的床上,看宝宝会不会自己抬起头来。如果不抬,可用拍手或较微弱的手电简光、毛线球等,在离婴儿眼睛15厘米左右的地方,吸引婴儿的注意。如果他能把头稍微抬起,离开床面一会儿(头不可以转向侧面),不管是自动还是被它物所引起,都算通过。约有91%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月能通过此项测验。
3、眼睛能随移动目标转九十度
让宝宝仰卧,脸侧向一边。将直径大约2.6厘米的鲜艳毛线球,住离婴儿脸12-14厘米远的地方摇动,当他注意后,再把毛线球从原位向其头部上方作90度弧度的移动,在移动中,若婴儿不注意毛线球时,可中途停下来再吸引他的注意,重复做数次。如果婴儿眼睛或者头能够随毛线球转动90度,就算通过。约有91%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二个月内能通过此项测验。
4、不须扶持自己坐稳
以双手支撑于婴儿腋下,让他坐在桌面上,等他坐好后再慢慢放开双手。如果婴儿能在没有人扶持下坐着不倒,维持至少五秒钟以上就算通过。
5、发出无意义ba、ma声
注意宝宝发出的声音。如果发出baba、mama等声音就算通过。但所发的声音不一定是表示"爸爸"、"妈妈"的意思。约有76%的婴儿在八、九个月时能通过,91%以上的婴儿在十个月左右能通过。
6、模仿别人的说话声
注意婴儿有无模仿父母或他人讲的话,或所发的声音。如果婴儿发出的声音很象他刚刚听到的声音,就算通过。约有76%的婴儿能在九个月时通过,91%以上的婴儿在十一个半月能通过。
7、自己能坐起来
观察宝宝能不能在俯卧或仰卧时,自己想办法坐起来,这期间的过程中,宝宝可以试着抓住一些家具等,但是不能抓大人。如果完全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通过。将近75%的婴儿能住九个月时通过,90%以上的婴儿能在十一个月内通过。
8、双手各拿一块积木互相敲打
使婴儿双手各拿一块积木,以手势鼓励他将两手中的积木互相敲打。注意不可碰婴儿的手,也不可帮他做这个动作。如果他能将积木互相敲打,就算通过。
9、对小响板的声音有反应
在宝宝的视线所达到的范围以外,即在宝宝耳后大约15度的地方,轻轻敲打小响板。如果婴儿在活动上有所改变,例如,眼睛转向声源,呼吸速率变快变深,正在活动的婴儿停止了活动或听声音后手脚会动等,都算通过。约有91%以上的婴儿,在出生后一个半月内能通过此项测验。
10、自己拿住饼干吃
拿一块饼干给宝宝吃,看他会不会自己拿住饼干放进嘴里吃。将近75%的宝宝在出生后六个月能通过,91%以上的宝宝在出生后八个月能通过。
11、拿他的玩具时会抵抗
在小孩玩玩具时,轻轻地试着从他的手中拿走玩具。如果他会抵抗不让别人拿走,就算通过。约有76%的婴儿在六、七个月时能通过,91%以上的婴儿在十个月内能通过。
5宝宝体检常规检查父母早知道
1、囟门
试着摸摸宝宝的前囟门处,看看是否有鼓起的现象,如果宝宝的前卤门有鼓起现象,则代表宝宝脑压增加了,或是有凹陷的现象,如有宝宝的后卤门有凹陷现象,则可能是宝宝营养不良或是脱水了。另外,宝宝的囟门通常会在1岁到1岁半之间闭合起来,如果是过早或过晚闭合,则可能会影响宝宝脑部的发育。
2、嘴巴
先检查宝宝嘴巴的外观情形,看宝宝的嘴巴外观是否正常,然后让宝宝张开嘴,检查口腔黏膜上是否有小白点等情形,如果口腔黏膜上有小白点情形,则说明宝宝有奶垢或鹅口疮了。
3、眼睛
医生还会用光笔照射宝宝的眼睛,观察宝宝眼睛的瞳孔大小以及对光的反应,以及宝宝是否有斜视的问题。
4、耳朵
检查宝宝耳朵的大小是否适当,有无耳道或是长异物。同时还要检查宝宝的听力,在宝宝的耳朵旁边发出声音或是叫他,看看他对声音的反应是否灵敏。
5、脸部
通过外观的观察,了解宝宝的五官是否对称,某个部位是否有歪斜的状况。
6、颈部
检查宝宝是否有斜颈现象,或颈部两侧是否有先天性肿块。
7、腹部
1.摸摸宝宝的肚子,检查肝脾是否有肿大或是硬块。
2.检查宝宝的肠胃蠕动状况是否正常。
3.轻敲宝宝的肚子,了解是否有胀气问题。
8、心脏
医生还会检查宝宝的心脏是否有杂音情形,因为有些宝宝会有暂时性的心杂音,之后心杂音慢慢会消失。若没有消失,就需要视情形做心脏超声波检查,这可以了解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
9、四肢
检查宝宝的四肢外观是否正常,是否有长短脚,手指、脚趾是否有畸形。
10、髋关节
1.将宝宝的下肢弯曲成90°形状,并往下压,这样可以检查宝宝是否有先天性髋关节异常或是脱臼情形。
2.轻轻转动宝宝的关节,注意其是否会发出声音,若发出声音则代表有异常。
11、外生殖器
1.按压宝宝的腹股沟管,通过这样,来看是否鼓起或很大,过大有可能是疝气所致(肠胃跑到腹股沟管处)。
2.检查宝宝外生殖器的外观、大小与位置是否正常,阴囊水肿或是隐睪是最常见的问题;另外,则还要看男生的包皮是否过紧,以及宝宝是否有尿道等等。
3.检查宝宝的睪丸是否有隐睪或是疝气。
12、体温与脉搏
检查宝宝的体温与脉搏是否正常,这些检查通常是与身体检查与打预防针一起进行的,如宝宝发高烧(38℃以上)时是不能打预防针的。
13、皮肤
按压宝宝的额头,通过按压宝宝的额头,可以了解宝宝是否有黄疸,并检查其他部位的皮肤状况,如是否有胎记、斑点,或是有皮肤过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