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平时都会看一些养生类节目,养生类节目里面经常会说一些平时可以做的养生方法,最常听到的推荐就是泡脚,泡脚的时候,热水会让脚底的一些穴道打开还能刺激血液循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泡脚其实除了有很多的好处,也是有危害的,足浴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吧!
目录
1冬季泡脚注意这几点
1、脚盆的选择
中医讲究,泡脚需让水浸泡到小腿,因此最好选择桶而不是盆来泡脚,另外,桶的底面积要足够大,要让双脚可以在放松状态下接触桶底。
材质方面建议优先选择木质的桶,因为金属材质导热过快,容易导致烫伤,而普通的塑料桶保温效果很差。
市面上常见的足浴盆也是可以使用的,尽量选择重量较轻、具有排水功能的,以避免老人过多的搬动重物。
2、泡脚的水温
由于老年人的足部神经多会有些退化,对热水的感应比较迟缓,因此泡脚时的水温一定要控制在40度左右,不然容易导致烫伤。
2足浴养生知识
1、最佳时长20—30分钟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泡脚不超过20分钟没有发挥应有的保健效果,但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也不宜,再者期间太长脚部皮肤也容易被泡破皮。
2、女性经期别自己乱用中药泡脚
女性经期出现的问题比较复杂,如果不能辨清原因就用中药泡脚,不但不会起到舒缓的作用,还可能会加重痛经等症状。因此,如果女性希望用中药泡脚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痛经等经期健康问题的目的,最好能够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对症用药。
3足浴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热水泡脚时,腿部和脚部末梢血管扩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就会增加。热水泡脚所造成的短时间内局部循环几乎不会对体循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健康人来说,泡脚可能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身体改变。
对于健康人群,较低温度、短时间足浴可以辅助睡眠,但对老年人和睡眠本身就差的人效果不大。高温长时间足浴,还会同时提高远端和核心体温,反而不利于睡眠。
如果经常性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会给足部的神经、血管的功能带来一些影响,尤其是频繁的泡脚或烫脚更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和足癣等皮肤病患者来说,泡脚还是有一定健康风险的,泡脚时间较长、温度过高,会由于局部血管扩张,造成全身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足癣等皮肤病患者用热水泡脚之后,患处不仅更痒,还可能出现水泡等,还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
4中药泡脚又分为两种情况
①直接中药煲好后用来泡脚。
也就是用煲好的中药水来泡脚,泡脚方式于普通泡脚差不多,不过由于中药泡脚都是选配药方来针对一些疾病进行泡脚的,所以最好咨询中医后,让中医帮助调配好药方,这样可以针对性治疗一些疾病。
②使用中药泡脚片来泡脚。
其实使用中药泡脚片来泡脚于直接煲中药来泡脚的效果差不多,只是中药泡脚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要放到热水中溶解即可。
5哪些人不宜泡脚
1、空腹或过饱者不宜泡脚
空腹或过饱的人不宜泡脚,因为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2、冻脚不能泡不宜泡脚
脚被冻了,说明受到极冷风寒的侵袭,温度低过身体正常耐受程度,皮肤、肌肉处于僵硬状态。此时如突然用热水烫脚,会使温度从冷到骤热,皮肤、肌肉经受不起几十摄氏度巨大的温差,从而加重了冻脚的病情,严重的甚至会使肌肉与骨剥离。因此,冻脚时应用手适度揉搓,使脚发热,而不宜用热水泡脚。
3、严重出血病患者不宜泡脚
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不宜泡脚,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这类人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