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的疾病在生活当中尽管发病机率比较的低,可是这样的患者也不少,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也是特别明显的,在有了这种疾病后,不但要注意自己的生活调理,同时患者日常的饮食也特别的重要,那么,高尿酸血症饮食该注意什么?通过下面的介绍,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目录
1高尿酸血症看哪个科比较好
高尿酸血症做为痛风的前奏,也是痛风的病理基础。高尿酸血症本身没有症状,只有当患处发生了红肿热痛等现象,才可称之为痛风。所以,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当挂痛风科。另外,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到痛风专科医院就诊,以便更好的治疗条件。
所以说高尿酸血症一般都是挂风湿免疫科的。
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有10%~15%的患者会引起痛风,高尿酸不仅能引起关节疼痛,还会损害肾功、增加心梗风险等,随着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之外的第四高。
从门诊情况来看,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逐步年轻化。很多因为痛风来就诊的患者是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虽然没有一个准确的评估,但高尿酸血症患者年轻化已经成为临床专家的一个共识。
高尿酸血症的高发年龄是30~50岁,这些人应酬比较多,这也有效印证了饮食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而且运动越来越少,肥胖、‘三高’等都可能成为高尿酸血症的一些诱因。
总而言之,患上高尿酸血症的朋友在平时要多注意饮食的均衡,及时的去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去检查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的身体,在平时有时间也要多做一些运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保持一个强壮的身体才能和病魔做斗争。
2高尿酸血症饮食该注意什么
禁忌一、格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忌限制嘌呤摄入,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少吃脂肪,少吃盐,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禁忌二、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禁忌三、禁忌高蛋白质食物: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禁忌四、还要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
禁忌五、禁忌火锅,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再饮啤酒,自然是火上添油了。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高尿酸血症的饮食禁忌有什么,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饮食,一般病从口入,管好自己的嘴是特别重要的,另外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和平时生活当中的调理,心态也特别的重要。
3高尿酸血症对肾脏损害要明了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约20%痛风病人患肾结石,血中尿酸浓度越高,发生尿路结石的可能性越大。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剧烈腰痛和血尿。腹部X线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证实结石。
肾脏没有像心脏般跳动的状态,也不像胃会因吃得过饱而有胀痛的感觉;它任劳任怨,默默地扮演着体内"清道夫"的角色,过滤并清除代谢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所受的伤害也是无声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就诊,肾功能可能已丧失大半,影响的范围不仅只是泌尿系统,也会传至循环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曾有多少次,当人们出现症状找到我们医生时,一检查就是“晚期肾脏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遗憾终生。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多没有什么特异性。病人得病初期,可以无任何不适,即使有些不适,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许多病人常常到肾内科以外的科室就诊或自行服药治疗;有些病人不认为自己患病,也从未看过病,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肾脏病,就已经到了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了。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临床表明,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尿毒症患者年龄仅有二三十岁,最小的年龄只有几岁。笔者就诊治过由8岁开始透析至现在23岁的尿毒症病人,该类病友往往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有的最终不得不放弃治疗。
4高尿酸血症控制体重很关键
预防:
1.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
2.限制高嘌呤(内脏,海鲜)、软饮料和果糖;并非所有海产品均为高嘌呤饮食:海参、海蜇皮和海藻为低嘌呤;并非所有蔬菜均属低嘌呤饮食:黄豆、扁豆、香菇及紫菜为高嘌呤,但不增加患痛风风险。
3.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适当喝红酒。
4.控制体重。
5.多饮水:>2000ml/d[饮自来水和矿泉水(PH值6.5~8.5);不饮纯净水(PH值6.0),临睡前饮可防尿结石)。
治疗方法:
1合理控制饮食:需要大家做好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工作,避免辛辣食物摄入,高嘌呤食物如:鸡鸭鱼肉海鲜等都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可以多食用蔬菜瓜果类食物,水果中建议多多食用碱性食物来有效中和体内过多尿酸。
2规律生活:合理休息,营养均衡,膳食调理,修养生息,做到轻松因对,避免压力过重,影响病情恢复。
3摄入充足的水分:每天保障充足水分的摄入。增加尿意,促进尿酸随尿液排除,从而达到降低尿酸的效果。
4适当参加体育活动:这里说的是适当,如晨练,慢走,还有太极等运动。切记不可参与大运动量的激烈活动如:篮球,羽毛球,跑步等。
5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不错选择,但需在医生的建议下谨慎服用,切不可擅自改变药物的用量及服用时间,更不可长期服用。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这是保障病情有效控制的关键,做好定期检查了解病情的最新进展,可以更加针对性的做出相关的治疗康复工作,加快病情恢复。
危害:
(1)沉积于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变形;
(2)沉积于肾脏→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尿毒症;
(3)刺激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
(4)损伤胰腺B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在生活重要多喝水,不要吃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并且要按时吃药,当然食疗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5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2亿10种药慎吃
高尿酸血症已成为我国的高发病,据报道,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发病率高达10%,且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患几种病,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的老人,高尿酸血症与上述病症都密切相关。
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的能力降低,若在治疗上述疾病过程中,用药频繁、品种多、剂量大时,就容易发生药物高尿酸血症,以下几种药最常见。
1.利尿剂。临床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利尿剂都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其中以呋塞米、依他尼酸、氢氯噻嗪等药物最为明显。这是由于利尿剂具有排钠的作用,当人们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利尿剂时,会使肾小管对尿酸钠的重吸收增加,从而增高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最终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经常服用珍菊降压片、寿比山、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含有利尿剂成分的降压药,也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2.抗结核药。抗结核治疗的吡嗪酰胺(PZA)和乙胺丁醇均可以导致高尿酸血症,其机制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5-羟吡嗪酸)与尿酸竞争有机酸排泄通道,减少尿酸排泄。
3.治血液病药物。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巯嘌呤片,在大剂量给药时,其代谢产物沉积在肾小管内而致高尿酸血症。
4.阿司匹林。除用于治发热、疼痛、风湿病外,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是双向的,即当小剂量使用时可引起尿酸潴留,大剂量使用时则会增加尿酸的排泄量。
5.肌苷片。该药为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药物。肌苷为次黄嘌呤核苷,是嘌呤代谢的中间产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最后由肾脏排出,若尿酸产生量超过排出量,长期积累即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6.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磺脲类降糖药可影响肾脏功能,减少尿酸的排泄量。双胍类降糖药可使人体内的乳酸积聚,使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胰岛素可使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
7.维生素C。主要用于防治坏血病、重金属慢性中毒、贫血、过敏性皮肤病等,对感冒、高血脂病、抗衰老等有一定作用。但经临床观察证实,长期而又超量服用维生素C(4~12克/日),尿中草酸盐含量可增加10倍,敏感患者可致高尿酸血症。
8.含有乙醇(酒精)的药物。此类药物可导致人体内的乳酸和酮体发生积聚,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使尿酸的排泄量减少,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9.左旋多巴。左旋多巴属于抗帕金森病药物,该药进入人体后可代谢成高香草酸和苦杏仁酸。这两种物质会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使尿酸的排泄量减少,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10.烟酸。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可用于血脂异常的辅助治疗。近年来研究发现,当人们大剂量使用烟酸时,可出现尿酸升高的现象。
因此,糖尿病、高血压或血脂异常等人群,尤其是已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药学监护干预,使其血尿酸水平基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尽量避免选用可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在关注血糖、血压和血脂的同时也需关注血尿酸,定期测定血尿酸浓度(每3个月1次)。其次,在降低尿酸的同时,适当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亦不容忽视。第三,一般情况下,因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升高不需要特殊处理,通过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促进尿酸排泄,必要时可以加用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常用剂量每日3~6克。经过上述处理血尿酸值仍持续上升时,应该停用有关药物并及时就医,以防不测。
延伸阅读:高尿酸血症如何治疗
所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尽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心衰或肾功能异常),血尿酸值>476μmol/L给予药物治疗;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535.5μmol/L给予药物治疗。具体治疗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1)健康饮食 已有痛风、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食物摄入,中等量减少乙类食物摄入,进食以甲类食物为主(如表)。
(2)多饮水,戒烟酒 每日饮水量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适量。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2.碱化尿液
使尿pH维持在6.2~6.9。
3.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药
如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皮质激素、胰岛素、环孢素、他克莫司、尼古丁、吡嗪酰胺、烟酸等。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有指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碱化尿液、多饮水。
4.降尿酸药
(1)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①苯溴马隆 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肌酐清除率45~60ml/min的成人每日50mg;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成人每日50~100mg。副作用:尿酸结石、肝肾结石。②丙磺舒、磺吡酮 只能用于肾功能正常者,肝损较多见。
(2)辅助降尿酸药 氯沙坦、非诺贝特。
5.积极治疗与血尿酸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吸烟,应作为高尿酸血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