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两季是蚊虫叮咬的高发季节,许多户外工作者或者是外出旅游的时候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虫咬性过敏性皮炎,这种皮炎会造成患者感觉患处的瘙痒难耐,疼痛,红肿,发炎等症状,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带来影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及其他的感染并发症。虫咬性过敏性皮炎如何治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目录
1过敏性皮炎病因
原发性刺激(40%):
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
过敏反应(50%):
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常见者。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刺激物种类诸多:
1.各种动物皮毛,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粉尘螨、蝶、蛾等。
2.化学性物质,绝大多数接触性皮炎均系化学刺激物引起、如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荨麻、除虫菊等。 皮损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种类、性质及其浓度,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以及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轻者局部皮肤充血,边缘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烂、渗出等。轻者自觉灼痒,重者感疼痛。
4.小时候因为感冒而吃抗生素比较多的人,经统计也发现大多患有过敏性皮炎。
2虫咬性过敏性皮炎如何治疗
西医常规治疗方案:一般2--3天解决问题。
一、抗组胺药物扑尔敏4mg口服3次/日。
西替利嗪10mg口服1次/晚。
二、激素治疗强的松15-20mg/日,渐减量。
三、合并感染时可给予抗菌素。
四、炉甘石洗剂。
五、局部冷湿敷。
中医治疗虫咬性皮炎
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野菊花、牛蒡子各12克,紫背天葵子、荆芥、防风各9克,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30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温开水送服。
3.外治法
取雄黄、枯矾各50克,共研成细末,用茶叶水调匀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类虫咬引起的皮肤炎症。
3过敏性皮炎诊断鉴别
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判断方法1:
急性湿疹敏感体质自我检测
是医师诊断的敏感体质,或有家族性的过敏病史
用到酸类保养品,如果酸,会有刺痛感
喝酒或长时间处在不通风的室内,皮肤就发红发热
会有冬季痒,外油内干肤质,出油量大皮肤却看起来没光泽
皮肤很薄,一晒就发红,没泛红时隐约透出青色血管
如果上述症状多于三个,基本上属于敏感体质。
一时敏感自我检测
只要一熬夜,隔天肌肤就泛红发痒
曝晒后,皮肤泛红久久不褪
压力太大或疲劳时就会出现敏感症状
皮肤在换季忽冷忽热、或湿度增加时,会脱皮或发痒
每次月经之前,皮肤会变得粗糙,出现红疹或脱皮
如果上述症状多于三个,基本上属于一时敏感肌肤。
判断方法2:
(1) 更换一种长时间使用的化妆品品牌时,皮肤会有一时无法适应的现象;
(2) 有过皮肤病的前科,肤质较为脆弱;
(3) 较一般人容易长青春痘或水疱;
(4) 即使是抖动被褥,窗帘布,都容易引起发痒的现象;
(5) 季节交替时,肤质变化明显不同于平常;
(6) 皮肤易因使用果酸类等制品,产生灼热刺痛感;
(7) 对汗水,眼药水,游泳池水等也过敏;
(8) 对按摩或温度变化等物理刺激,产生皮肤泛红等现象.
如果在以上八种症状中,您的皮肤有一种或数种情形发生,那么您多半就是敏感性肌肤者了。 除了以上自觉反应之外,敏感性皮肤多表现为如下共同的肌肤特性:角质偏薄,皮肤干燥,易发生急性刺激反映,对机械性的摩擦抵抗力差等。
判断方法3:
A:一般症状:
1、 流汗后会发痒,会发痛
2、肌肤总是很粗糙,常脱皮
3、常因压力或疲劳就长东西
4、一用新化妆品,皮肤就会出现问题
5、 过去一二年内曾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肌肤发炎,出疹,一晒到紫外线,肌肤就会发红,痛。
B:使用化妆品保养的症状:
1、 洗脸后肌肤会紧绷,发红。〈这是角质防御机能弱〉
2、抹了化妆水,肌肤常有刺痛感。〈这是角质防御机能弱,酒精过敏〉
3、抹了高保湿美容液,肌肤会痒,刺痛〈保湿剂过敏〉
4、防晒产品不适合你〈紫外线吸收剂过敏〉
5、按摩或敷面膜,就会觉得刺激〈物理刺激过敏〉
C:体质,环境的因素:
1、患有花芬症,会对金属等物品过敏
2、肌肤脆弱,平常就容易长湿疹
3、对尼龙,橡胶,化学纤维等物质过敏
4、 当季节变换时,肌肤状况会不安定
4过敏性皮炎如何预防
1)减少诱发加重因素及刺激因素如机械因素(搔抓、摩擦);物理化学因素(热水洗烫、高温、低湿度、刺激性药物);生物因素(动植物、微生物感染等);精神紧张或情绪低落或消化功能紊乱。
2) 远离致敏因素,这是预防过敏性皮炎最根本的办法。尽可能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吸入性过敏原(凡是能够经呼吸道吸入的物质都是潜在的过敏原),包括尘土、尘螨、棉絮、花粉(春夏和秋季),动物毛、真菌、昆虫和烟等。 食物过敏原(是指通过食入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包括鱼虾、 蟹、牛羊肉、鸡蛋、牛奶、花生、黄豆和坚果等。接触性过敏原(通过与皮肤或粘膜接触引发过敏的过敏原),包括衣物、染料、化妆品、首饰、外用药、漆胶、有机溶剂、染发剂和消毒剂等。为创造健康卫生环境,经常保持室内卫生、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不随便使用消毒剂等;春季尽量少让孩子接触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阳光;家里不要养宠物,尤其不能在室内养;少用地毯,勤吸尘;不用电热毯;避免刺激性强的化妆品等。
3)呵护皮肤,科学合理地洗澡,选择酸碱度(PH)中性,无刺激性的香皂;不可乱用的护肤产品,内衣要选择柔软的棉织品,不宜穿羊毛、化纤织物,这些织物较粗糙,且对皮肤有刺激性,容易引发皮炎、湿疹。
查看详情>>5过敏性皮炎的症状有哪些
过敏性皮炎是由许多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反应。常见的过敏性皮炎主要有二类:接触性皮炎和化妆品皮炎。不同致病因素所致的过敏反应不同。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是因皮肤或粘膜部位接触某种外来刺激物质后所导致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其原因可分两大类:原发性刺激,主要由强酸、强碱、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较强或浓度较大的化学物质引起。此类无个体选择性,且无潜伏期,任何人接触均可立即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此型主要是迟发性变态反应(第vI型变态反应)。是由于接触某种刺激因子(过敏原)作用于皮肤和粘膜后,仅有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发病,初次接触后并不立即发病,而往往经过4—20天的潜伏期(平均7—8天)使机体先致敏,如再次接触该物质后,可在12小时左右(一般不超过72小时)即可发生皮炎。此类过敏反应是接触性皮炎中最常见者。
由化妆品引起的皮肤炎症,称化妆品皮炎。有人经常使用某种化妆品,一旦停用或再次使用便会发生过敏反应;也有人在首次使用后面部即出现过敏反应,还有的是在使用后经过日光照晒而发生反应。
多数患者在使用化妆品后数小时即发生过敏现象,这在医学上称立即型(或速发型)过敏反应;经过数天才发生过敏反应的则称为迟发型反应。一般以立即型反应较多。化妆品皮炎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瘙痒,少许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肿胀,重者局部皮肤水肿,有弥漫性红斑,大小不等的水疤,甚至渗液糜烂。
查看详情>>